“2024实践哲学年会——现代化:国家·社会·人”在清华大学召开(篇四·10月27日下午议程)

学术   2024-11-22 11:01   北京  



2024年10月27日下午,实践哲学年会继续举行分论坛讨论、主会场主题报告以及闭幕式活动。


第一会场


10月27日下午,第一会场举办“实践哲学的经典与历史(之四)”,由四川大学哲学系余玥教授主持。



中山大学哲学系江璐副教授报告的题目是《逻辑和辩证法的实践性——从广义论证角度来看》,辩证法(dialetics)和逻辑学(logic)在亚里士多德那里,都属于有关推理的学问,而斯多亚派将辩证法直接用来指证明性的推理,而他们那里的逻辑包含了有关于语言(逻格斯logos)的三艺(trivium=语法、修辞、辩证法)。因此,辩证法和逻辑在我们今天的视角下,都属于逻辑,特别是当我们运用鞠实儿的“广义论证理论”来勾勒逻辑的话。广义论证理论的另一个理论优势是强调逻辑的实践性,西方传统逻辑是从哲学家们的论辩实践发展出来的,西方传统的逻辑教学同样具有实践性。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李科政副教授以“论康德的普遍法则公式及其运用——当代争论中的批判性重构”为题,讨论了康德的普遍法则公式及其运用。通过将其解释为一个定言的理性推理的原则,来反对自19世纪以来流行的“准则之可普遍化检验”的解读,并且结合“自然模型论”把普遍法则公式与自然法则的应用区分开来。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魏博讲师以“劳动的逻辑与法权状态的开端”为题,分析了《耶拿体系手稿III》(1805/1806)的内容,指出耶拿晚期黑格尔的法哲学构想已经从古代共同体转向了现代社会,这得益于黑格尔对政治经济学的劳动思想的吸收。除此之外黑格尔还描述了前社会的劳动,它与法权状态的关系是一种不同晚期黑格尔作品的解释框架。



清华大学哲学系洪凯源博士后以“阿多诺的历史哲学”为题,提出阿多诺想要建立新的历史哲学,这种历史哲学同时是对普遍历史的构建与否定——一方面承认历史的普遍结构,但进行了唯物主义颠倒,将个人作为普遍结构的出发点;另一方面质疑普遍结构的必然性,来保证其中自由的可能性。



清华大学哲学系蒋益博士后以“从《德国宪制》重思黑格尔耶拿早期的实践哲学建构思路”为题,认为《德国宪制》体现了黑格尔理论建构的现实关怀,是其耶拿早期实践哲学思想的组成部分,可以将其与《自然法论文》和《伦理体系》作为文本群,视为黑格尔耶拿早期实践哲学体系建构的整体。



第二会场


10月27日下午,第二会场举行“学生专场(之一)”,由中国社会科学网李秀伟老师主持。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张镭宇博士生以“重思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透视与批判——基于《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题,强调《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与黑格尔辩证法产生本质分野的一个重要节点。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展开透视与批判,在蕴含并超越费尔巴哈哲学立场的基础上,开辟出以“对象性活动”概念为内核的重铸人与社会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崭新视界,生发出能够真正化解抽象同一性与二元对立性的存在论立场,从而开启出孕育内在统一的“新世界观”与“新唯物主义逻辑”的哲学革命。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代文勃博士生以“复杂性历史科学与俄国式现代化——实践哲学论域下的‘卡夫丁峡谷’问题再探”为题,强调马克思对“卡夫丁峡谷”问题的回答的要旨在于化其为实践哲学论域下的问题,且蕴含着复杂性历史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有条件地肯定了俄国式现代化的可能性,给出了“两步走”的思路。我们不仅不能将“不通过”等于或泛化为“跨越”,而且应当将对二者的区分理解为马克思与民粹派在这一问题上的本质分歧。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卫莹莹博士生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国家理论的方法论——试探‘六册计划’及其‘国家册’的逻辑结构”为题,主张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阐述了“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方法论,这一方法论构成了其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基础。在“五篇结构”和“六册计划”中,这一方法论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国家篇”和“国家册”的构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清华大学哲学系刘纪龙博士生以“市民社会的‘道德困境’及其出路——从斯密、黑格尔到马克思”为题,阐释了为超越市民社会的“道德困境”,斯密诉诸市民美德的培育,黑格尔则依靠伦理机制的陶冶。而马克思借助共同体与价值形式理论、领有规律转化理论对问题进行了重构:货币关系引发的情操败坏被重解为“个体与类存在的分离”与社会关系的物象化颠倒;财德悖离被重构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经济现实”与反映了以自身劳动为基础的小资产阶级所有制的“道德观念”之间的矛盾,实现了对斯密和黑格尔的超越。



第三会场


10 月 27 日下午,第三会场举行“学生专场(之二)”,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暨哲学系马天俊教授主持。



北京大学哲学系刘嘉娴博士生以“康德的纯粹理性何以是实践的?——以对道德情感的争论为契机”为题,强调康德是道德动机层面的理智主义者和道德意识层面的情感主义者。在此基础上,作为有限理性存在者,人类能够感知和意识到纯粹理性的直接实践性。



南开大学哲学院周智臻博士生以“‘政治教化’的危机与人类学的挑战——从费尔巴哈、小鲍威尔到马克思”为题,强调费尔巴哈人类学对人被教化为自由的、理性的个体的可能性的否定,颠覆了政治教化传统。其后继者埃德加·鲍威尔进一步否定了人民、自由的共同体等政治理念。就此来看,青年马克思的思考更多受他们影响,而非布鲁诺·鲍威尔。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包凌峥博士生以“朝向离基的实践”为题,回顾了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的批评以及阿克塞洛斯调和两者的尝试,指出马克思后期范畴学说中有强烈的历史意识,由此,可以从他本人的社会实践层面出发重新定位“实践”概念,为其与后期海德格尔的“离基”概念的接合提供可能。



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周洲博士生以“论实践理论中实践概念的基本意涵”为题,系统梳理了实践理论中的实践概念。她认为该概念可以根据身体、物质、话语、时空四种构成性要素的结合来理解。实践理论中的实践概念是本体论层面的,因此超越了传统理论中二元对立思维方式。



第四会场


10月27日下午,第四会场举行“学生专场(之三)”,由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程广云教授主持。


清华大学哲学系李闫涛博士生以“激情及其教化事业——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国家与个人”为题,强调在历史哲学中,黑格尔视世界史为激情与理性的结合,但常被误解为“理性的狡计”。李闫涛认为,此解读割裂了个体与国家关系,忽视了激情的历史意义。他提出,个体激情在国家语境中具有指向个人欲求的目的性,能够推动国家制度发展并促进个体教化,实现国家与个体的真正统一。



北京大学哲学系檀健哲博士生以“青年卢卡奇与‘实践’范式的重生——《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新康德主义批判与黑格尔辩证法”为题,提出新康德主义是卢卡奇早期思想的重要背景。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批判新康德主义调和哲学与科学关系的方案,认为其放弃了“总体性”世界观。卢卡奇通过恢复辩证法方法,强调主体—客体辩证结构,革命需思维和存在通过社会主体中介互相转化,这一结构成为日后“实践哲学”的内在基础。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张相彤博士生以“试析葛兰西基于常识的人类学”为题,强调葛兰西的“常识”概念的革命取向所引发的人类学家的争论中存在误读。张相彤认为,葛兰西建立了实践哲学转向的常识人类学,解决了常识矛盾性。同时,葛兰西通过论述常识哲学中的人类主体和社会解放,实现了从政治革命到全面人类革命的过渡,但遗漏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科学性维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的建构带来了新的挑战。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刘梓臣博士生以“‘皮凯蒂悖论’:政治—社会秩序与意识形态”为题,主张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在《资本与意识形态》中聚焦不平等问题,他认为各时期国家或社会需要发展意识形态以合理化这种不平等。皮凯蒂采用新历史分析法,引入杜梅齐尔“三功能”理论,探究西欧封建社会中为不平等辩护的意识形态及其崩溃,这一过程如何催生新意识形态和社会形态。刘梓臣提出,皮凯蒂试图将三元社会理论普遍化至亚洲社会,其虽与唯物史观对立,但作为新历史哲学观念仍值得关注。



中山大学哲学系刘畅博士生以“实践学式的‘有意行动优先’进路”为题,强调在当代行动哲学中,意图优先进路(IFA)难以解释行动与意图的整合,有意行动优先进路(IAFA)方案则试图克服此困境但未指出IFA的预设。刘畅提出一种理解人类行动的实践学式IAFA方案,对IFA提出三重批判:概念上实践优先于理由,存在上实践意义优先于物理意义,方法上整体性把握优先于拆解性分析。此视角强调观察者作为行动者,基于“实践共通性”直接认定行动,为IFA视角提供批判性补充,有助于更整全地理解人类行动。



主会场主题报告


10月27日下午,在分会场讨论结束后,来自国内四所高校的四位专家学者作大会主题报告。


大会主题报告第一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安启念教授以“列宁的革命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题,从列宁的革命实践、哲学思想的特点、世界影响以及世界命运四个方面,深入介绍了相关主题。列宁立足俄国国情,提出“先夺权、后创造条件”,为其他落后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哲学上,列宁坚持唯物主义,强调掌握客观规律的重要性,对20世纪社会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发展与理性启蒙,产生了深远影响。进入新世纪,现实生活发生重大变化,要求我们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他的哲学思想。



大会主题报告第二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段忠桥教授以“‘实践唯物主义’再评价”为题,指出在我国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一种以“实践唯物主义”取代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取向,而且时至今日还有人在坚持。由于该取向本身就有问题,它非但没产生什么被普遍认可的积极成果,还产生了诸多的负面效应,致使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陷入困境。



大会主题报告第三场,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哲学系韩立新教授以“‘思想的统治’的建立及其瓦解”为题,指出黑格尔将绝对精神内在于世界之中,并视为高于现实世界的存在。这种思想统治的哲学带来宗教的想象世界对现实世界的压制和对个人自由及启蒙精神的压制。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了青年黑格尔派反抗思想统治的斗争,其核心任务在于将人们从观念的存在物的枷锁中解放出来。韩立新教授分析了费尔巴哈和施蒂纳等人对绝对精神的瓦解努力,并指出了他们的局限所在,而马克思不仅反抗了宗教的想象世界,更反抗了现实世界中思想的异化和物化。



大会主题报告第四场,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暨哲学系徐长福教授以“中国类哲学的古今形态——墨子与高清海的思想对勘”为题,指出高清海先生的“类哲学”学说内涵丰富,区分了人类社会的三种形态(群体主体、个人主体、类主体),涵盖了生命哲学、主体历史哲学、民族观三个向度。通过对勘高先生的类哲学和墨子的类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定位高先生的理论贡献。高先生的类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体现了中国融入全球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理论自觉。



闭幕式


在闭幕式上,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哲学系韩立新教授首先对所有参与和支持此次会议的学者们表示感谢。他提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在致辞环节,中山大学实践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暨哲学系徐长福教授对所有参与会议的学者表达了感谢。他认为陈寅恪先生倡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会议的口号“求必要之同,存充分之异”,以及马克思的“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理念,这三种精神相互融合,构成了此次聚会的核心动力。徐长福教授强调,精神比任何外在的条件都更为重要,只有精神存在,学术才有依附之地。最后,徐长福教授对2025实践哲学年会将在四川大学举行表示期待。



四川大学哲学系副主任、哲学研究所所长余玥教授在致辞中,对徐长福教授、中山大学以及整个学界的信任表示了感谢。他提到了即将在成都举办的2025实践哲学年会的计划,并向所有与会者发出了诚挚的邀请。余玥教授还透露,下一届会议的主题将定为“实践与美”,并将继续涵盖多个专题的学术讨论。


至此,2024实践哲学年会圆满落幕。




撰稿 | 潘宇昂、刘纪龙、穆明亮、胡尘虹、

张佳敏、邱瑞昆、顾笑颜、方晴岚

摄影 | 张梓航、刘天语、田雨荷、张佳敏、方晴岚

排版 | 刘天语

审核 | 韩立新、徐长福、洪凯源、王兴赛

THU马恩文献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