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一百年前,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就预见了以个体为绝对优先原则的自由主义的“副作用”:虚空的乡愁,与无法克服的孤独症。
夏目漱石在《心》中刻画了一个看似拥有完美的人生,却主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的先生。这位先生在遗书中写道:
“之所以忍耐今天的寂寞,是为了明天不忍受更大的寂寞。生活在充满自由、独立、自我的现代的我们,作为代价恐怕人人都必须品尝这种寂寞。”
《心》同名改编电影
在成为作家之前,夏目漱石曾听从兄长的建议,放弃文学,选择能掌握一门“有用的手艺”的建筑。
虽说放弃了理想,但夏目漱石自我安慰道:“我知道,建筑师不会有衣食之忧。此外,我喜爱艺术,心想也许可以在建筑中发现实体美和艺术美。”
于是,他的梦想从写出伟大的文学作品,变成了“建造一个金字塔那样壮观的建筑”。但在哲学专业学习的一位友人,打破了夏目漱石的幻想。
这位友人告诉夏目漱石,以日本目前的状况,是绝无可能建造出能那种名垂青史的宏伟建筑的。同时,友人肯定了夏目漱石的文学素养,认为如果夏目漱石成为一名作家,则有可能写出的名垂青史的著作。
思之又思,夏目漱石最终下定了决心,重新开始学习文学,并在三十岁开始写作之后迅速获得了声誉。
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赢得读者的方式不是巧言令色,给予莫须有的慰藉。恰恰相反,他向读者投掷的是现实表象之下的阴影,是那些被掩藏起来的丑恶,如他在《心》中所写:
“我准备将人世的暗影毫不顾忌地往你头上掷去。不得害怕。一定要定睛逼视阴暗物,从中抓取对你有参考价值的东西。”
“散会”
“丢脸要趁早”
“早干嘛去了”
“情绪不稳定”
独白 T 恤 新品上市
让思想和态度长久保鲜
思想冷库冰箱贴
↓ 点击获取 ↓
我们刚逃过大雨
漫游伞 新品上架
偏爱包 我偏爱例外
↓ 新品直达 ↓
单向历 2024
“如果今天是星期八”
↓ 点击直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