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未来的出版》(第四版)是资深出版人佘江涛观察、思索我国当下出版业态和出版文化,近年来所写文章的结集,也是他三十五年出版生涯的总结。前三版推出后带给众多出版从业人员出版理念和思想上的冲击,引起广泛的思考和讨论。第四版在此基础上做了修订,话题更为丰富,更贴近行业现状,更具前瞻性。全书在“出版社与工业设计”“出版创新与新生态”“走向未来的出版” 三个阶段以及贯穿其中的融合出版光谱的框架下,首先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提出出版工业设计的概念,进而对出版的价值观、世界观、制度化的系统方法论,以及实施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和硬核问题做了提纲挈领的分析。其次,聚焦出版行业的热点和痛点,对出版业中各个环节的创新与生态、危机与问题、趋势与未来等,都有简洁敏锐、鞭辟入里的思考,话题涉及出版管理、出版运营、出版规模、出版资源、融合出版、新媒体营销、实体书店、行业新生态等,对出版人的阅读、思考、写作等,也有振聋发聩之言。最后,就出版行业未来的发展,包括发展方向、平台化、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短视频渠道的冲击,以及出版人如何告别路径依赖走向未来等,结合相关的实践总结与观察,做了立足实践、面向未来的前瞻性分析。全书聚焦出版行业,话题丰富,直击要点,文风干冷硬,简练有力,满满的干货,将给出版从业人员带来思想上的启发乃至冲击。本书是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陆兴华教授的原创学术作品,是其城市哲学研究系列的第二本著作。这是一本从哲学的高度探讨全球城市化问题的专著,角度新颖。本书从哲学的高度探讨全球城市化问题,立足于数码研究、科幻研究、城市影像研究等,以斯蒂格勒、拉图尔的哲学思想为参照,追溯过去两千五百年人类对于城市的各种想象、文学叙述和图像表达。尤为可贵的是,作者结合中国城市化实践,深入探讨城市作为一种集体单位的当代景观和未来命运。作者认为,中国当代的城市化进程,为我们理解城市到底是什么,以及城市这一人类生存格式将往哪一方向进化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认知框架,因而使我们有可能回头全新地理解西方人所说的那种城市和城市化的“历史”,有助于我们将中国的当代城市化放进人类过去历史长河中总体的城市实践之中,在此基础上去探寻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城市化的未来。作者认为,中国城市化建设是中华复兴的当代实践,有着非常积极的贡献和使命。 在这部极具原创性的作品中,文化理论家、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重新审视了我们这个超工业时代中政治与美学的关系。斯蒂格勒认为,我们时代的特点是工业技术对象征的把持,其中美学既是经济战争的武器,又是该战争的剧场,这导致了一种“象征的贫困”,其中制约条件取代了人生经验。在当今的“控制社会”(借用德勒兹的表达)中,审美武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视听技术和数字技术已成为控制身体和灵魂的意识与无意识节奏,调节意识和生活节奏的手段。绝大多数人现在完全受制于市场营销的审美条件,因此与任何审美探究的体验都疏远了,审美参与的概念已经基本崩溃。斯蒂格勒因而呼吁艺术界发展对自身作用的政治理解。在这本书中,他特别关注电影,它在时间之战中占据了独特的地位。电影既是工业技术,又是艺术,可以在自己的地盘上对抗美学的制约条件。本书是斯蒂格勒《象征的贫困》的第一部,它将引起电影研究、媒体和文化研究、文学和哲学界读者的特别兴趣,并将巩固斯蒂格勒作为当代别具只眼的文化理论家之声誉。《缪斯之艺:泛美学研究》 聚焦于诗、画、乐三门主导性艺术在本书中,奥尔布赖特聚焦于诗、画、乐三门主导性艺术,从哲学的高度直击艺术的核心问题:艺术是“一”还是“多”,即艺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问题。西方艺术史上,关于艺术统一观和艺术分裂论的纷争由来已久。奥氏就艺术的本质、艺术的功能、艺术品的意义、艺术品与艺术史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加以具体考查,并答曰:艺术既是“一”,也是“多”。欧美学界研究诗画关系或诗乐关系的不乏其人,像奥氏这样能在诗、画、乐之间穿梭自如且批评视野如此宽广的并不多见。本书既有哲学层面的宏大思考,又有具体的逻辑论证和细致的文本解读,还配有多幅精美的插图,对比较文学、艺术史和跨艺术诗学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绚烂的女性版《百年孤独》
《明智的孩子》揭开家族三代的秘密
“让我们把所有的丑事都揪出来,就在今天,就在今天!”
从伦敦到纽约的人生狂欢,她们歌舞,轻佻,醺醉,摇摆,浪荡……
安吉拉·卡特生前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满载激情、机智、艺术和爱……卡特最后的遗产。”
此时,卡特仍写女人、女性气质、自我创造与自由,写蛇蝎女人与天真女人的人生嘉年华。自从出版以来,一直是Vintage Classic销量前10。这次,她以三代女性,不,甚至是五代女性,如《小偷家族》般出于爱而非血缘“自选家人”,编织女性家族史,创造超现实的世代传承,“隐喻过去一百年的英国社会”。
故事从朵拉、诺拉两位歌舞女郎参加父亲百岁寿宴开始,回忆她们舞台表演的传奇人生,剧情贯穿世纪,横跨大洲,却在一日之内。在卡特的笔下,歪门邪道、自由浪荡的女人们,以自己的方式来庆祝人生,唱歌,跳舞,浪荡……
好书加印
《大学 ,有什么用?——剑桥教授为大学教育一辩》
(英)斯蒂芬·科利尼 著
张德旭 译
大学是绝大多数人求取知识、完善人格的重要一站。当大学教育陷入困境,我们应该如何消除误解,重现大学教育的本质与价值?因此,我们需要翻开这本小书,重思这个于我们至关重要的问题:从思想的、教育的、科学的、文化的角度感受大学的价值和重要性。剑桥大学思想史教授斯蒂芬·科利尼坦诚之作《大学 ,有什么用?》,用一个核心问题,串联十个与之紧密相关的热点。面对社会主流对大学价值的诘问,斯蒂芬·科利尼勇为大学一辩,勇为人文教育一辩。在本书中,他直面当今大学教育的困境,探究人文学科的本质;为我们悉心梳理英国大学的历史、人文学科的品格,并对目前“政府、公众与大学”的关系做了犀利的分析,并指出“在大学公司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它和当下的我们息息相关。
德国19世纪政治评论家弗里德里希·威廉·舒尔茨,在他1843年出版的《生产的运动》这本书中,运用德国统计学和国势学的研究方法以及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以欧洲各国为主要对象,研究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的客观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回应了19世纪上半叶空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激进主张,提出了理解、克服社会分裂危机的途径。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中摘录了这本书,并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舒尔茨的《生产的运动》因此为我们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史提供了重要的坐标,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德国及欧洲19世纪上半叶的思想界状况也大有裨益。
点击图片,一键购买
编辑 | 戚宛珺
摄影 | 韩潇越 王冠蕤 戚宛珺
审核 | 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