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江涛谈阅读、思考与写作

文化   2024-10-20 10:01   江苏  

编者按:

在数字化时代,出版人的角色和阅读的意义是否发生了变化?我们应该如何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精神境界?如何克服写作时的心理障碍?

《走向未来的出版》(第四版)是资深出版人佘江涛观察、思索我国当下出版业态和出版文化,近年来所写文章的结集,也是他三十五年出版生涯的总结。前三版推出后带给众多出版从业人员出版理念和思想上的冲击,引起广泛的思考和讨论。第四版在此基础上做了修订,话题更为丰富,更贴近行业现状,更具前瞻性。


佘江涛,出版人。专著有《走向未来的出版》(第一、第二、第三版)及《读听思写》《印记:佘江涛音乐笔记》,译著有《纳粹德国:一部新的历史》《强迫症的历史:德国人的犹太恐惧症与大屠杀》《现代宏观经济学:起源、发展和现状》《政治哲学导论》《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性的预言家》,策划出版“凤凰文库”“凤凰·留声机”丛书等。个人微信公众号“佘江涛的江和涛”。

全书在“出版社与工业设计”“出版创新与新生态”“走向未来的出版” 三个阶段以及贯穿其中的融合出版光谱的框架下,首先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提出出版工业设计的概念,进而对出版的价值观、世界观、制度化的系统方法论,以及实施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和硬核问题做了提纲挈领的分析。

其次,聚焦出版行业的热点和痛点,对出版业中各个环节的创新与生态、危机与问题、趋势与未来等,都有简洁敏锐、鞭辟入里的思考,话题涉及出版管理、出版运营、出版规模、出版资源、融合出版、新媒体营销、实体书店、行业新生态等,对出版人的阅读、思考、写作等,也有振聋发聩之言。

最后,就出版行业未来的发展,包括发展方向、平台化、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短视频渠道的冲击,以及出版人如何告别路径依赖走向未来等,结合相关的实践总结与观察,做了立足实践、面向未来的前瞻性分析。

全书聚焦出版行业,话题丰富,直击要点,文风干冷硬,简练有力,满满的干货,将给出版从业人员带来思想上的启发乃至冲击。

出版人和他的阅读

出版的思想与实践紧密相关。实践无则思想止。出版不是理论,而是纯粹的实践,有关出版的思想是其产物,也是其工具。

出版人不是书评家,不是作家,不是出版点评人,这些往往被业外人士所混淆。他是具有明确的出版价值观、专业定位、出版理念、硬核能力、系统方法,甚至建立了出版生态的职业工作者。

一个没有自身价值观、专业定位、出版理念、硬核能力、系统方法,最终没有可以赖以发展的出版生态的出版从业者是出版的失败者。

阅读、思考、写作、说话应该是四位一体的,目的是建立健全、强大、丰富、整一的人格,并服务于生活和工作。

出版是传播精神的。一个拥有内在自我的人,特别是内在精神丰富的人才能从事出版;能够随时安静、专注的人才能从事出版。阅读有助于一个人实现这一目标。但出版人阅读的具体目的与众不同。

第一,阅读相关领域的新老经典,使自己的文化修养、思维能力一直能够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第二,阅读相关领域的新老精品,形成知识生态圈,并提升对图书的判断能力、策划能力、营销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以适应内容生产的具体需要。

第三,读透自己和团队编辑的图书,形成对自身从事的出版门类的深度感受和体验,提高出版能力,增强在出版专业上的话语权,掌握出版的权力。这就是许多人即使读了许多书,也不能从事出版或从事不好出版的原因所在。除了学而不思、杂乱无章之外,主要就是其阅读和出版实践缺乏近深的关联,结果是于心无用,于工作无用。

由于时间是稀缺资源,必须合理分配以上三种阅读:1) 阅读经典,占比20%,少而精;2) 阅读精品,占比20%,也是少而精;3) 阅读好自己和团队编辑的图书,占比60%,并努力把自己的图书变成可读之书,把它们营销出去。

打造和修剪好自己的花园是第一位的。我读得最透的书都是自己编辑和团队编辑的书。如果没有60%自己和团队的书可读,其实就证明了自身和团队的出版已经失败了,没有形成垂直、专业的生态圈。


读、思、写:人一生的劳动

读书、思考、写作是人类古老的文化行为,孔子对读书和思考的关系做了警句式的总结。在不同的时空,对不同的人而言,三者的意义不同。表面上看,它们是个人行为,具有个人意义,但实际上它们是个人行为和集体行为、个人意义和社会意义交织的产物,最佳状态是两个行为、两个意义的平衡。但这些行为和意义的起点首先是个人的。

人格、感知力、认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需要一台八缸发动机才能发动起来,它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才可能制造出来;它还需要思考,尤其需要写作创造出更清晰的逻辑、形象、抽象三个思维的方向,向更垂直的而非仅仅平面的方向进展,以历时的进展获得长久的共时。写作的真正意义不是通过营销将内容塞给不相关的人,而是照亮自己的内心,照亮自己的道路,让相关的人心灯互映。读是发动机,思和写是方向盘,一个都不能少。

没有思考和写作,阅读大多没有得到整理、淬炼、升华,小部分可能进入了无意识,小部分残留在意识中,大部分挥发掉了。把阅读效率和效益最大化的路径,就是让思考和写作作为伴侣,使得后两者也成为一种习惯。人生可以放弃许多,但阅读力、脑力、笔力不能放弃,因为它们涉及人的内在性。

在同样的缸径下,八缸一定比三、四、五、六缸排量大、功率大。在同样排量下,八缸一定比三、四、五、六缸速度快、功率大。人非机器,人之间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但人需要强大、丰富、整一、稳定的人格去面对自我和世界,尤其是面对今天高速、高压的世界。

心理障碍根据DSM5的分类有19种。每一种障碍根据严重程度我认为有三个等级:情绪的、人格的和精神的。三个等级中,情绪的极端是失控,人格的极端是分裂,精神的极端是崩溃。

人格在三个等级中处于核心地位。人格的四个层面——本能、本性、社会性、精神性——在不同的人那里呈现出内外深浅的差异,且一旦分化开来就很难把握。精神障碍由四个层面自身的冲突,或者四个层面之间的冲突引发。人格内部的阴影和外部的面具是精神障碍四个层面之间冲突的突出动因,尤其是无意识的阴影。

强大、丰富、整一、稳定的人格不会使得情绪经常失控,人格趋于分裂,精神瞬间崩溃。读、思、写的目的就是建立控制自我的人格,让人看见自己、建立自己、守住自己、稳固自己。

人需要感知,否则心身会退化,人格、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无从生长。艺术教育在感知力的培养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人需要一棵丰满的知识树去实现知识的生长、融合和迁移,去稳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去扩展知识树的体量。在知识泛滥成灾、碎片化的时代,没有结构、系统和深度的知识无所用途。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约束知识的无序泛滥,需要知识的有序生长,以形成强大的认知力而非知识的杂货铺。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能解决的是:提高我们对内部和外部世界体验、认识和探究的效率;加速知识树和知识图谱的形成,将碎片的知识系统化;加速思维的进一步结构化,而非停留在线性水平上。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只解决人格、感知、认知、想象力和创造力中感知、认知两个部分中的一部分问题,功利主义的人就对它们顶礼膜拜了!他们并不在乎人格,也并不在乎想象力和创造力,忘记了比感知、认知和感知、认知速度更重要的事情。

人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逻辑、形象、抽象三种思维能力,去面对线性结构和混沌结构的未来。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是奇技淫巧、雕虫小技、文化形态的复古,而是在生态文明、文化精神、政治思想引领下的,结构性的理念和系统方法的创新。最需要想象、创新迭代的是战略和人,而不仅仅是产品、时尚、营销、销售。

读、思、写不能解决人内在性四个方面的所有问题,但能解决其中大部分的问题,它们是人一生的劳动。一个人要约束知识、财富、劳作,留给道德、信仰、劳动更多的空间。劳动为心,劳作谋生。自我要多在灵魂中充盈,而非在劳作中损耗。


写作的心理障碍

这是一个写作过度的时代、文本泛滥的时代,大量写作是复制、粘贴、拼凑的产物。电脑写作本来是一件好事,让人便于修改文本,调整框架,结果却是助力人懒惰的思维之熵,使思想崩陷。抄袭引用、陈词滥调、同语反复、循环论证之文汗牛充栋,纷至沓来,许多文本写作者本人都不知思想的原点是什么,逻辑是什么,方向是什么,架构是什么。文本进入了自我生殖和繁衍的状态,导致很多写作者和读者得了写作恐惧症和阅读厌烦症。心理障碍根据DSM5的分类一共有十九种,应该再加上这两种。

一旦我们不复制、粘贴、拼凑,我们就可能开始了真正的写作。写作的心理障碍首先是没有能力组织语言,缺乏语言的技能。许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辈子都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他们的语言总是像一座被爆破了一半的碉堡。毕竟不是文学写作,对组织语言的要求是十分有限的,一般经过写作训练的人可以克服这一技术障碍。

最大、最顽固的写作心理障碍来自精神:脑力枯竭,笔力塌陷。句子和句子、段落和段落的意义无法生长、展开、延伸,整个文章没有逻辑、失去方向。在这个意义上,写作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精神问题。解决写作精神问题的办法就是将实践、阅读、思考、写作贯通。实践和阅读为思考输送能量,思考力最终转化为写作力。

写作心理障碍的根源问题解决不了,另一方面又不断被强迫写作,就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情绪失控、人格分裂 ,直至精神崩溃。

对我个人来说,写作当下的功用是排遣工作压力,以免胡思乱想落入无法解决或一时难以解决的困境,沉迷其中而不可自拔。写作是情绪的安慰剂,是精神的救生圈。但思想会逐渐枯竭,每周一文成了压力,成了心理障碍:骑虎难下,同时欲罢不能。写作最终要解决精神资源的问题。

技能是有重量的,必须拥有它;技能是有难度的,必须克服它。之后,当你运用自如地表达内心世界的时候,技能似乎就消失了。精神变得重要起来,它能融解技能,让人感受不到技能的重量和难度。对这一点,杰出的音乐演奏家感受最深。

本文节选自《走向未来的出版》(第四版),有删改


点击图片,一键购买

编辑 | 金少帅
图片 | 韩潇越
审核 | 祁林

你可能还会喜欢:

走出“低能量”书单
探秘非遗瑰宝,共赴文化之旅
普利策奖剧作巨献,解锁人性与社会深度密码


南京大学出版社
打造碎片化时代深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