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古老的非遗技艺与现代生活碰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保护的熔炉,又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中国,作为世界非遗大国,拥有43项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位居全球之首。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中国世界级非遗文化悦读系列》正是这样一套旨在深挖中国非遗文化精髓,向世界展现东方魅力的丛书。
点击图片,一键购买
📚原创对话,双语呈现,让非遗“活”起来
不同于传统的知识灌输,这套丛书以原创汉英对照的对话脚本形式,通过小龙与大卫的生动交流,将江苏领衔申报的10项世界级非遗项目娓娓道来。从细腻的传统技艺到悠扬的民族音乐,从经典的戏剧表演到热闹的传统节日,每一项非遗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深刻感受中国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
📚 视觉盛宴,融媒体元素加持
翻开书页,精美的原创手绘插图跃然纸上,为每一个非遗故事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气息。更令人惊喜的是,书中还巧妙融入了二维码,轻轻一扫,即可观看非遗相关的音频短视频,让知识的传递更加立体、直观。这种多模态的内容呈现方式,无疑为读者提供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
内页展示
📚 权威主编,专业团队,匠心打造
《中国世界级非遗文化悦读系列》由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魏向清教授与刘润泽副教授领衔主编,他们不仅是术语与翻译跨学科研究的佼佼者,更是非遗文化传播的积极推动者。在他们的精心策划与团队的不懈努力下,这套丛书不仅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更在译介理据与传播模式上实现了创新突破,为中国非遗文化的国际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
📚 面向全球,共筑文化自信
无论是来华留学生、孔子学院的师生,还是国内外非遗爱好者及文化传播机构,《中国世界级非遗文化悦读系列》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教材和学习资料。它不仅能够满足读者对中国非遗文化的渴求,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让中国非遗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昆曲》
刘韶方 尹婵杰 主编
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戏曲之一,被誉为“百戏之祖”。昆曲原名“昆(山)腔”,又称“昆剧”,发源于江苏昆山,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行腔婉丽,曲词典雅,表演细腻,歌舞合一,唱做并重。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小龙和大卫到昆剧院了解昆曲表演艺术。他们观看了一出折子戏《游园·惊梦》,听昆剧院李老师讲解了昆曲的历史,学习了昆曲表演中的家门、角色和基本功“四功五法”,了解了昆曲的记谱方式和唱腔等基础知识。两人又跟着李老师参观了舞台,熟悉了昆曲的服装道具。
通过观看昆曲折子戏,听昆曲老师耐心讲解,小龙和大卫对昆曲的历史渊源、唱腔和表演特色以及音乐特点有了基本认识。他们还了解了昆曲服装道具使用的规范和程式。昆曲独特的艺术和美学品位让他们进一步体会了中国戏曲的魅力,也让他们意识到正是昆曲严格的规范和程式,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其他戏曲的形成和发展。
《端午节》
魏向清 恽如强 主编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源自上古先民观测天象、形成历法的过程。每逢端午节,人们都会祭祀祈福,希望躲避战乱和疾病,调和阴阳,获得平安与健康。端午文化影响广泛,日本和韩国也有过端午的传统,但其习俗有所变化,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2009年,端午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端午假期,中国大学生小龙和留学生大卫结伴去湖南汨罗、湖北秭归和黄石游玩,并回到江苏苏州寻找端午的足迹,亲自去体验典型的端午文化。这三省四地是中国端午申遗的代表性地区。在这四个地方,他们不仅体验了饮食、沐浴和娱乐等多方面的端午民俗活动,还参观了博物馆,了解了典型的北方端午民俗,对中国端午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通过端午假期的游览和体验,小龙和大卫对中国端午节有了全新认识。端午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 它记录着中国人多彩的社会生活和民间习俗,积淀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各地的端午习俗虽因地域不同而略有差异,但都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美好愿望。端午期间人们用来祛病防疫的各种传统习俗蕴含着中国古人的生活智慧,值得代代相传。
《古琴艺术》
黄鑫宇 刘润泽 主编
古琴是中国传统乐器,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拨弦乐器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传统古琴取材于桐木与蚕丝,指法多变,音色独特,意境幽远。抚琴被古代文人雅士视为寄情咏怀、修身养性的方式。隋唐时期,古琴艺术及其文化思想传入东亚各国,影响深远。2003年,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小龙和大卫相约拜访一位老琴师。他们向老琴师请教古琴的历史文化知识,还应邀参观了老琴师的琴馆。在琴馆,小龙和大卫了解了古琴的形制和音律,认识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古琴乐谱和乐曲,也在琴音茶香中体会了古琴丰富的文化内涵。
小龙和大卫拜访老琴师,不仅接触到古琴演奏的技法,还在老琴师的引导下学习了千年的古琴文化和其中蕴含的人文思想。古琴的历史,见证着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变化,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对天人合一美学境界的坚守。如今,古琴保留着文人音乐的底蕴,正焕发新的生命力。古琴是古老的,它的艺术特质从未改变,音和、声静而意远;古琴又是年轻的,它的传承发展多元而有活力。
《京剧》
单旭光 耿云冬 主编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代表,迄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在海内外影响广泛,知名度高。京剧表演体现在唱、念、做、打四方面,演员角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2010年,京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小龙邀请大卫一起陪爷爷去听戏。京剧神秘的脸谱、精美的服装和优美的唱腔深深吸引了大卫,使他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帮助大卫和小龙深入了解京剧,龙爷爷请一位京剧老师给他们讲解京剧。经过几天的学习,大卫和小龙对京剧的角色、服装、道具以及表演流派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在300多个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中,京剧是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京剧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粹”,积淀了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与文化传统。京剧的魅力体现在一系列程式设计和创意中,包括脸谱、服饰、音乐、唱腔、道具和舞台表演。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代表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世界文化艺术的宝贵财富。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魏向清 冯雪红 主编
南京云锦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其织品色彩绚丽、美若云霞,故而得名。云锦采用独特的传统手工织造技艺,用料考究,工艺复杂,费时费力,素有“寸锦寸金”之说。云锦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2009年,南京云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小龙和大卫一起去南京云锦博物馆参观著名的云锦织造工艺。在博物馆里,随着讲解员的介绍,他们弄清了云锦的历史渊源,参观了云锦的大花楼木织机,了解了云锦织造的基本工序,领会了云锦纹样和色彩所代表的丰富文化内涵,感受了云锦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参观云锦博物馆,小龙和大卫对云锦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云锦是目前中国织锦中唯一仍采用传统手工提花木织机织造的丝织品,其特有的过管挖花、逐花异色工艺代表了中国古代丝织技艺的最高水平。云锦中的妆花工艺独特,色彩绚丽,灿若云霞,享誉世界。
《中国传统
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
郭启新 崔红叶 主编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形成于秦汉时期,以模数制为法式,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主要连接方法。2000多年来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在中国传承延绵,还远播日本和朝鲜等国家,产生重要影响。2009年,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小龙和大卫都对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有浓厚兴趣。他们不仅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还跟随中国古建筑专家林教授进行了实地考察。他们参观了北京故宫、应县木塔、大同悬空寺这三处中国经典木结构建筑,了解了木结构及其构件的形制、制作、功用和意义,对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即木作,是中国建筑传统“八大作”的重要构成,体现了中国人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生活理念,是中华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其工艺的各个环节渗透着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反映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传统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
桑蚕丝织技艺·缂丝》
郭启新 赵传银 主编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制丝的国家,养蚕制丝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包括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等工艺流程,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与技术发展的重要体现。丝织品的流通开启了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往来通道,即“丝绸之路”。2009年,包括杭罗、宋锦和缂丝等在内的中国桑蚕丝织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小龙的父亲龙教授是丝织研究专家。阳春三月,小龙邀请大卫随父亲一起去湖州游玩,并了解桑蚕文化习俗。接连成片的池塘和桑林引起了小龙和大卫的兴趣,他们与龙教授就此展开了有关桑蚕文化及技艺的讨论。接着,小龙和大卫参观了桑蚕养殖基地,实地了解采桑技术、养蚕流程以及缫丝过程。之后,小龙和大卫随龙教授到中国丝绸博物馆观看了缂丝展览。
中国是农业大国,创造出灿烂的农耕文明。桑蚕丝织技艺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很早就形成了从种桑养蚕到丝织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丝绸织造是古代中国人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成果,其工艺渗透着中国人的聪明智慧,产品及其应用表达了中国人的生活理念和审美情趣。丝绸是中国人民对人类文明的一项伟大贡献。
《中国传统
桑蚕丝织技艺·宋锦》
刘润泽 董晓娜 主编
宋锦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其织造技艺是传统桑蚕丝织技艺的重要代表。宋锦主要产自苏州,故又称苏州宋锦。宋锦纹样古朴雅致,活色技术独特,具有典型的宋代织锦风格,被誉为“锦绣之冠”。宋锦织造技艺成于南宋,盛于明清。2009年包括宋锦、缂丝等在内的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小龙的父亲龙教授是丝织研究专家。他参加宋锦研讨会后,给小龙带回了一件礼物—宋锦围巾。由此,父子俩展开了有关宋锦及其历史文化的对话。之后,小龙和大卫一起专程去苏州丝绸博物馆参观,学习宋锦织造技艺的基础知识。
小龙和大卫参观了苏州丝绸博物馆,收获颇丰。他们不仅学习了宋锦织造工序,还深入了解了宋锦的历史文化。宋锦在继承蜀锦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色。在设计上,宋锦兼具艺术审美与实用价值,在传统三大名锦中独树一帜。
《中国雕版印刷技艺》
刘韶方 单旭光 主编
雕版印刷术是中国古代重要发明之一,是世界现代印刷术最古老的源头。雕版印刷融合了造纸、制墨、雕刻、摹拓等多种中国传统技术和工艺,将文字和图像反向雕刻在木板上,制成印版,然后在印版上刷墨、铺纸,再将图文转印到纸张上。2009年,雕版印刷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为全面认识中国古老的雕版印刷技艺,小龙和大卫专门去请教雕版印刷史专家张教授,初步了解了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历程。随后,他们前往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实地考察了雕版印刷的主要工艺流程和所用材料。最后,在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小龙和大卫还亲自体验了木刻年画的刷印过程。
雕版印刷术是中华文明浓墨重彩的一笔。它起于隋唐,兴于宋元,盛于明清。其产生的基础是中国大一统的国家制度和汉字的特殊性。文官科举制度的建立、民间对历书等实用书籍的需求,以及宗教传播等因素,促进了雕版印刷的兴盛。雕版印刷技艺在亚欧地区广泛传播,影响深远,对现代印刷业以及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剪纸》
柳菁 单旭光 主编
剪纸是中国民间的一种传统美术形式,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剪纸起源于约3000年前夏商周时代的“剪胜”技艺,最初剪刻的材料是金银箔片、布帛、丝绸、皮革等,汉代之后才过渡到纸张,称为“剪纸”。剪纸因民间祭祖祈神活动而产生,后成为人们表达美好愿望的民间艺术。剪纸创作的成本低廉,形式多样,操作简单,用途广泛。2009年,中国剪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小龙从小喜欢剪纸,经常利用假期到剪纸工坊参加各种活动。暑假期间,小龙又报名去剪纸工坊学习体验,并成为一名志愿者,为前来参观的小学生讲解和示范剪纸技法。回到学校,小龙和大卫讨论中国剪纸纹样与作品中的丰富文化内涵。在剪纸集市上,小龙和大卫了解了中国剪纸的装饰用途和不同地区的剪纸艺术特色。
中国剪纸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形式。它的主题包罗万象,以小见大,体现了中国人丰富的精神追求;它的寓意吉祥美好,代表了中国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它的技法独具匠心,彰显出中国人的心灵手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剪纸艺术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也在不断创新中,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编辑 | 金少帅
图片 | 来自网络
审核 | 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