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社一周书讯(2024.10.07-2024.10.13)

文化   2024-10-07 16:00   江苏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一周书讯

2024.10.07-10.13










为全国革命纪念馆行业建设引航指路
《中国革命纪念馆概论

》出版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高度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任务。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为革命纪念馆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与物质支持,革命纪念馆事业发展迎来了历史性机遇期。《中国革命纪念馆概论》从理论概述、实际工作环节以及管理体制建设等方面,对中国革命纪念馆的发展与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兼具理论性与实际指导意义。

本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博物馆、纪念馆工作的相关指示和有关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和工作机制为主线,紧密贴合中国革命纪念馆实际发展情况,系统和全面地从思想理论、历史进程、实务方法等方面,翔实论述新时代中国革命纪念馆面貌,旨在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革命纪念馆发展实际的学科理论体系与工作机制,进一步掌握中国革命纪念馆发展现状,促进中国革命纪念馆行业发展不断成熟,为充分发挥“红色基因库”功能提供全面、规范指导,为全国革命纪念馆行业建设引航指路。




一本书读懂澳大利亚版《古拉格》

《致命的海滩:澳大利亚流犯流放史(1787—1868)》重磅面世


在澳大利亚明亮的风景背后,潜藏着大约十六万流犯,他们“哐当哐当”地拖着脚镣,在半明半暗中走动……


1787年,国王乔治三世统治的第二十八个年头,英国政府派遣了一支舰队,前去殖民澳大利亚。对大多数英国人来说,这是另一个星球——一个流放的世界。无数男人、女人和儿童被逐出英国,进入一种令人发指的刑罚制度。这段血淋淋的流放史在《致命的海滩》这部史诗般的巨著中徐徐展开。


流放制度留下的官方文件堆山叠海,但很长时间以来,有关流放制度的叙述中基本上都缺乏一个元素,就是流犯本人的声音。罗伯特·休斯则试着由下而上地观察这个制度,通过流犯的证据——信件、证言、请愿书、回忆录等——来了解他们自身的体验。在本书中,流犯终于有机会开口了,讲述他们的苦难与幸存,他们的向往与抵抗,他们对流放的恐惧,以及他们如何与这片一度不可想象的土地握手言和……




兼顾历史的真实、文学的想象虚构
《疯女人舞会》探索“疯癫与文明”


这部小说出版于2019年,是《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历史小说,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畅销全球。曾荣获勒诺多中学生奖、最佳处女作奖、《图书》杂志年度好书奖等多个法国文学大奖。2021年亚马逊将其改编为同名电影。小说和电影都引起了巨大轰动。


本书讲述了1885年发生在巴黎赫赫有名的精神病院——萨尔佩特里尔医院的故事。这里有着最权威的精神科医生、“神经病学之父”夏科先生,以及追随他的大批医生、实习医生、护士,常年收治精神失常及患有癔症的疯女人们。


1885年,夏科医生在一次医学公开课中,试图通过催眠诱发病人的癔症发作,故事就此拉开序幕。住在这里的疯女人包括:少女欧也妮,因自称能看见已故的爷爷、相信亡灵的存在而被父亲送到此处,以避免她让家族蒙羞;少女露易丝,她的父母在一场火灾中双亡,被寄养在姨妈家时惨遭姨夫强暴,姨妈却视其为荡妇,狠心地将她扔到这里……


在这令人绝望的疯人院中,每年春天的斋中舞会是女人们唯一的期盼,因为在这一晚,她们可以盛装打扮、翩翩起舞。在1885年的舞会上,会上演怎样一场惊心动魄的故事?




探索“有意味”的形式所蕴藏的美与韵律
《视觉艺术的现象学》

探索艺术的本质


本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并非是目前在艺术史、艺术理论和艺术哲学等相关领域中占据主流地位的还原主义(社会语境论)论调和文本分析方法,而是一种由克劳瑟教授提出和发展的、融现象学与分析哲学于一身的分析现象学方法。这一方法的关键在于审视视觉艺术是如何将独特的审美表达,与那些对我们的感知活动而言具有基础性的认知属性相互联结的。


同时,本书对这一方法的运用,揭示了各异的艺术媒介是如何通过各不相同的方式呈现这些认知和审美属性的。基于对所有主要的视觉艺术形式(绘画、雕塑、建筑和摄影等)的创作和接受的考查,本书也试图彰显包括抽象艺术、观念艺术和数字艺术等非常复杂的艺术风格所蕴含的深意及其具有灵韵的审美特质。




法兰西学术院院士保罗·莫朗早期代表作

《温柔的存储》道尽爱之美好


法国著名作家、法兰西学术院院士保罗·莫朗的早期代表作之一,由三个小故事构成,分别是《克拉丽丝》《德尔菲娜》《奥萝尔》。法国著名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为此撰写了长篇序言,将莫朗与司汤达、波德莱尔等作家放到一起进行讨论,高度评价了莫朗的创作,肯定了其风格特色。

三个故事皆以“一战”时的伦敦为背景,以叙述者和三个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为主题,将叙事的语言风格与人物及情感的投入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爱情中的纯洁与美好的赞美,以及对爱情逝去的惘然若失的追忆



 好书加印 



《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

(法) 让·鲍德里亚  著  

夏莹 译


鲍德里亚于1972年完成出版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是他从后马克思语境中叛逆出来走向反马克思主义的逻辑通道。这本书是早期鲍德里亚学术理论分量最重的论著之一,也是他“死亡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中,他直接依从德波的理论逻辑,从已经出现唯心主义片面超越的“景观社会存在”更极端地跳跃到空无的符号王国,并以符号生产和抽象的差异性社会关系,彻底取代了马克思所强调的前提性的社会物质生产结构,从而完全告别了马克思,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直接反对者。全书共分11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符号的功能与阶级的逻辑、需求的意识形态起源、直面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设计与环境或政治经济学如何成为操控力量等。




《难逃单调:当人遭遇经济浪潮》

(加) F. S. 迈克尔斯 著  

黄煜文 译


加拿大新锐作者F.S.迈克尔斯获奖之作,清晰晓畅,振聋发聩!一本小册子,10场关于“当人遭遇经济浪潮”的演讲,她冷静审视:用经济尺度来衡量一切时,我们会失去什么?她围绕工作、人与人的关联感、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医疗产业、教育行业、创意(艺术)领域6大面向畅谈“人与经济浪潮”的纠葛与博弈。


她融合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知识,犀利地剖析了当下社会困境,探讨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以经济语言取代一切,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和价值观;最后借用关于食物、建筑和人际沟通的三个事例来尝试找寻替代方案——参与当代社会游戏的另一种“平行之道”。


效绩主导的竞争型社会,正影响着我们每个人。而此时,我们需要更人性、更复杂的故事,以挣脱作为社会螺丝钉的命运。


点击图片,一键购买


编辑 | 戚宛珺

摄影 | 韩潇越 王冠蕤

审核 | 祁林


你可能还会喜欢:

“歇斯底里研究所”是什么样子
笑话与创新行动
为全国革命纪念馆行业建设引航指路

南京大学出版社
打造碎片化时代深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