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先美国一步,中国“空天飞机”成功着陆,美媒:美又开始焦虑了
文摘
科技
2024-09-08 11:02
上海
在9月7日,新华社发布了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我国自主研发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成功在预定的着陆场安全着陆,圆满完成了它的最新一次轨道飞行任务。这个消息看似平静,但实际上却引发了全球,尤其是美国媒体和军事学者的广泛关注。西方直接将这一神秘的航天器定义为“空天飞机”,并称中国的这一动作让美国感到焦虑。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这次任务中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于去年12月14日搭载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进入了近地轨道,整个在轨时间达到了268天。让人惊讶的是,中国的这次发射恰好抢在了美国发射X37B空天飞机之前。这意味着,中国不仅在航天技术上达到了新的高度,还在国际航天竞争中实现了实质性的领先。这并不是中国“空天飞机”的首次亮相。早在2020年9月4日,中国的这一型号航天器就进行了首次试飞,虽然那次任务仅持续了两天,但其意义深远。随后,2022年8月4日,这一航天器再次进入太空,并保持在轨运行达276天的记录,而这次飞行则更为长久、稳定。可以看出,中国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并具备了非常高的可靠性。新华社在报道中指出,该航天器能够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便捷、成本更低的往返方案。与传统的一次性火箭不同,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可以大幅度降低发射成本,并能够频繁往返太空。美国的X37B空天飞机早在2006年就开始测试,并多次执行长时间太空任务。然而,中国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能够紧随其后,甚至在某些方面实现领先,这意味着中国在未来的太空竞争中具备了更大的话语权。虽然官方对这次航天器任务的具体细节保持了低调,但有不少专家已经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推测。一些学者认为,这一航天器不仅具备太空运输的能力,还很可能可以为在轨卫星提供维修、燃料补给等服务。除此之外,还有观测显示,中国的这款航天器具备携带科学探测设备的能力,并能够进行长期的在轨科学实验。根据西方媒体的报道,曾有天文观测数据表明,这一航天器在轨期间释放了小型探测器,执行了一次未知任务。这意味着中国的这款空天飞机不仅仅是飞行器,还可能是一个实验平台,具备多种用途。尽管中国一再强调这一航天器是用于和平的太空探索,但西方,尤其是美国的部分军事专家却认为,这款航天器可能具有军事潜力。印度的一名高级军官就曾公开表示,这类具备摧毁卫星潜力的航天器可能会用于军事目的,印度对此感到担忧,并将密切关注中国的动向。有些美国媒体甚至认为,这款空天飞机可能具备软杀伤能力,可以通过干扰敌方卫星的通讯、定位系统,甚至可能具备硬杀伤能力,直接摧毁敌对国家的太空设备。然而,也有理性的声音如美国安全世界基金会的首席主任维多利亚·萨姆森表示,中国的这一航天器与美国的X37B非常类似,其主要目的是民用科研实验,而非军事用途。尽管如此,仍有不少美国的学者和军方高层对中国的太空发展保持警惕。美国太空司令部的司令史蒂芬·怀廷将军曾公开表示,他怀疑中国的任何太空活动都与国家安全有关。即便中国一再强调和平利用太空,美国仍可能会将中国的空天飞机解读为具有军事目的。不可否认,中国在太空探索上的进步让美国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尤其是此次中国航天器抢先于美国X37B发射,更让美国媒体充满焦虑,认为这是中国在太空领域超越美国的一次重大信号。虽然中国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被广泛认为是和平用途的科研项目,但面对美国的持续怀疑,中国也必须为可能的挑衅做好准备。毕竟,太空已经成为了未来国家安全和战略的重要战场之一,任何一方的技术领先都可能打破现有的全球战略平衡。
在未来,中国的空天飞机或将成为全球航天领域中的一大关键力量,而美国在这一竞争中的焦虑也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