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负责人张忠谋嘲讽:“有钱就牛?中国14亿人,连个小芯片都造不出来,天才都还躲在娘胎里吗?
文摘
科技
2024-10-08 07:02
上海
近期,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的一番言论引发了热议,他公开嘲讽道:“中国14亿人,连个小芯片都造不出来,天才都还躲在娘胎里吗?”此话一出,顿时在国内外掀起了轩然大波。与此同时,美国媒体也趁机讽刺,称“2万多名北大清华的毕业生都在硅谷为美国服务,中国的人才都在帮美国发展”。这些话语字字扎心,却也暴露了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中国的芯片制造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芯片,作为现代科技的核心元件,无论是手机、电脑、汽车,甚至是军事装备,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谁掌握了芯片技术,谁就掌握了科技的命脉。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在芯片制造方面受制于人。虽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和消费国,但高端芯片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在全球芯片供应链中,中国扮演着的是“下游”制造和组装的角色,核心技术则由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主导。这也是为什么张忠谋的“狂言”如此刺耳:中国不仅缺乏自主研发的芯片能力,更面临着技术封锁和打压的现实困境。中国的芯片行业早已步履蹒跚,而美国对华为的制裁更是让问题雪上加霜。作为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华为的崛起曾一度让中国人对本国科技实力充满信心。然而,2019年美国政府对华为实施了一系列芯片禁运措施,导致华为无法获得美国公司供应的先进芯片。华为的手机业务瞬间遭遇重创,甚至面临彻底“断供”的风险。华为被“卡脖子”事件震动了中国社会,许多人开始反思:为什么中国无法自主制造出高端芯片?为什么在全球科技竞争中,中国的企业如此脆弱?张忠谋的嘲讽,尽管言辞尖锐,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揭示了中国芯片行业的现实困境。造芯片,并不是靠“有钱”就能实现的,它需要的不仅是巨额资金的支持,更是尖端技术的突破和大量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半导体领域,中国长期依赖进口,缺乏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尽管中国近年来加大了对芯片产业的投资和政策支持,但要真正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持续的努力。人才流失问题突出。正如美国媒体所言,大量顶尖的中国科技人才选择在美国的硅谷工作。这种“人才外流”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中国芯片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积累。面对张忠谋的“讽刺”和美国媒体的“起哄”,中国网友纷纷怒斥“数典忘祖”和“卖国言论”,但冷静下来后,也不得不正视中国芯片产业的短板和问题。然而,张忠谋的言论并非没有回击,中国科技人的反应是坚决的:“芯片是人造的,又不是神造的,难道中国人就造不出来吗?”实际上,近年来,中国在芯片自主研发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突破。在美国的打压下,华为没有被困难击垮,反而激发了它的斗志。2020年,华为推出了自主研发的麒麟9000S芯片,搭载于其Mate 60系列手机上,这一举动标志着中国在高端芯片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投入到芯片制造的行列中。比亚迪、阿里巴巴、紫光展锐等企业都在加大对芯片技术的研发投入,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造芯运动”。芯片领域的竞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关乎国家命运的科技竞赛。张忠谋的嘲讽和美国媒体的调侃,或许让我们感到刺痛,但它也提醒我们,中国芯片产业的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芯片制造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需要时间、技术和人才的不断积累。尽管目前中国在芯片领域还存在一些短板,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凭借中国科技人的决心和努力,“中国芯”终将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