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来年,我看过的书籍中,有多个岩土工程名家的三部岩土工程著作,其中,一部是合著,两部是独著,作者都是院士和与院士齐名的学者专家。
三部著作中,两部是讲滑坡和边坡的;一部是单个人的若干岩土工程论文的集合,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方面的论述多一些。作者中,有的侧重于理论研究,有的侧重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处理。
这三部著作好的地方自然是有的,但有一个共同的不足之处:不太重视逻辑。
某部著作经过了再版,其相当大的部分可以说仍然是当前我国边坡工程思路混乱的重现:抗滑基本稳定和欠稳定的边坡以及部分抗滑不稳定的边坡无需进行抗滑支护;抗滑稳定的边坡需进行抗滑治理;抗滑稳定的边坡判断为(越过基本稳定和欠稳定两级后的)抗滑不稳定的边坡。当前我国边坡工程思路混乱的具体情况及其分析,见《边坡规范修改建议》一书。
某部著作在介绍我国滑坡稳定性计算和所需支护力计算曾经用过的各种方法之时或之后不加任何评论,给人的感觉是这些五花八门、有些已经淘汰数十年的计算方法都是正确的,都可以继续使用,连不同倾角滑面上的滑动力直接相加(是代数和,不是矢量和)和不同倾角滑面上的抗滑力直接相加的做法也是正确的,也可以继续使用。关于我国滑坡稳定性计算和所需支护力计算曾经用过的方法及其分析,见公众号《玉述岩土》“1950年代至1970年代中期中西条分法研究对比”和“我国滑坡推力计算演变史有点沉重”二文。
某部个人论文集经过了再版,但不同文章之间甚至同一篇文章不同段落之间仍然自相矛盾、互相打架,让人不明白他的观点到底是什么。比如:
一面遵从和应用不涉初始水力坡度的达西定律,一面阐述初始水力坡度的存在并正面介绍他人对初始水力坡度的解释而不提出异议;
一面坚守并反对他人改变孔隙水压力由水体压强表达的有效应力原理,一面正面介绍Mitchell和Skempton提出的含粒间吸力与粒间斥力的有效应力表达式;
一面对水力坡度有正确的理解,一面将水力坡度理解为孔隙水压力的斜率或孔隙水压力沿流程的变化率,并反对他人对水力坡度的正确理解,认为这种正确理解会导致达西定律的改造和渗透系数的重新定义;
一面将基坑突涌的力平衡条件建立在承压含水层隔水顶板底面处,一面给出使竖向有效应力最小值不在隔水顶板底面处的承压含水层隔水顶板内部竖向有效应力计算公式;
一面坚守并反对他人改变孔隙水压力由水体压强表达的有效应力原理,一面推测强结合水不传递水压力,导致孔隙水压力由水体压强表达的有效应力原理对粒间公共结合水为强结合水的土体不适用,一面不置可否地认为强结合水是否传递水压力值得深入探讨;
一面推测强结合水不传递水压力,导致孔隙水压力由水体压强表达的有效应力原理对粒间公共结合水为强结合水的土体不适用,一面认为他人的液性指数小于0的黏性土(或称饱和含水率在塑限含水率以下的土),其有效自重应力等于(总)自重应力的主张,与孔隙水压力由水体压强表达的有效应力原理相悖;
一面讲解土中水和水中土(颗粒)的区别,一面强调结合水能传递水压力,导致黏性土中的颗粒总是处于悬浮状态。
如果将这三部著作翻译成外文出版,国外岩土人会不会以为这些名家的著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岩土人的学术水平呢?
名家与名作是两回事,名作与经典也是两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