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不当的小小教训

文摘   2024-10-30 11:56   重庆  

传递系数法有滑动力调整法和抗滑力调整法之分,前者是通过用抗滑稳定系数去乘滑动力来求解稳定系数的方法,后者是通过用抗滑稳定系数去除抗滑力来求解稳定系数的方法。1970年代,前者叫KT型公式,后者叫R/K型公式。2000年代初,有的专家将前者称为显式解法,将后者称为隐式解法。2009年2月,我在《岩土工程界》发表“边坡与滑坡稳定系数定义的分析”一文,指出用滑动力调整法和强度调整法来命名更为恰当(强度调整法与抗滑力调整法意思相当,但为了与滑动力调整法这个名称更好地对应,我在2020年初出版的《边坡规范修改建议》一书中将强度调整法改称为抗滑力调整法)。   

字数少,宣传力度大,加上进入国标《边坡规范》2013版,显式解法和隐式解法这两个称谓迅速在全国岩土工程界传播开来,以至于在文章中不使用这两个称谓都难以让人识别说的是何种方法

可是,显式解法和隐式解法这两个称谓是不准确的,用滑动力调整法的下式求得的稳定系数就是隐式解:

    (1)

  (2)

上式只有在不存在负值剩余滑动力或允许负值剩余滑动力往下传递的情况下才能变成如下显式解公式:

  (3)

在没有认识到滑动力调整法是根本错误的条分法因而允许应用该法的情况下,命名不当会带来混乱。

例如:国标《滑坡防治设计规范》(GB38509-2020)有这样一条规定:“对于滑面倾角变化较大的滑坡或滑面部分有软弱夹层的滑坡,当采用传递系数法进行稳定性评价和推力计算时,应采用隐式解,不宜采用显式解,可按GB50330-2013和GB50021规定计算。”

该条规定在其他方面的合理性姑且不论(公众号《玉述岩土》“国标滑坡防治规范给滑动力调整法应用留尾巴的现象及其影响”一文对此有详细分析),这里单说隐式解和显式解这两个名称。

假如岩土人理解了该规范对隐式解法的倾向性,对折线形滑面,无论滑面倾角变化大小如何,都用隐式解法进行稳定性评价和推力计算,但是,在进行稳定性评价时,有的用(1)式这种隐式解公式,有的用下式这种隐式解公式:

  (4)

那么,在条块划分相同的情况下,将有两个不同的稳定系数值。如果一个大于稳定安全系数,一个小于稳定安全系数,对是否稳定的评价结果就会相反。

在进行推力计算时,有的用(1)式这种隐式解公式中的第一式有的用(4)这种隐式解公式中的第一式,那么,在条块划分相同的情况下,将有两个不同的滑坡推力值,对直线形滑面,如果稳定安全系数取1.35,那么,按前者计算的结果将是后者的1.35倍。公路铁路部门的规范中滑坡推力就是(1)式这种隐式解公式中的第一式计算的。

由于(1)式真真切切是隐式解公式,不经试算无法根据(1)式求出稳定系数,显然不能说用(1)式进行稳定性评价和滑坡推力计算的岩土人没有采用隐式解法,你总不能用你的错误理解来指摘做对了的别人做错了吧。


玉述岩土
关于岩土研究的文章发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