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滑坡防治类标准是如何艰难实现率先运用按稳定性公式反算法的?

文摘   2024-10-25 21:15   重庆  

2007、2008、2009年我的三篇文章“滑坡支挡结构荷载取值问题研究”“边坡支护结构荷载取值问题研究”“从平面滑动思考滑坡支挡结构荷载计算”分别在刊物发表,自那时起,我就一直主张边坡和滑坡抗滑支护结构岩土荷载计算采用按稳定性公式反算法。

此后形成的边坡治理新思维中,按稳定性公式反算法是核心内容之一。2011年开始编制、2014年形成报批稿的重庆边坡规范,运用了边坡治理新思维,与国标《边坡规范》2013版相比,减少了200多个自相矛盾之处和20多个重要缺项,消除了10个条文给工程带来的严重安全隐患,由于遭到国标《边坡规范》2013版部分在渝起草人和部分在渝审查人的极力反对,未能发布实施,导致边坡工程思路混乱的局面至少在重庆延长了10年。国标《边坡规范》2013版部分在渝起草人和部分在渝审查人也因此制造了一桩科技冤案。

这种氛围对我们在不久后修编重庆滑坡防治类标准中运用按稳定性公式反算法极为不利。这里的修编重庆滑坡防治类标准指的是修编重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2004版,也就是编制后来发布的重庆地质灾害防治设计标准2019版但是,我既然受托担任主编,自然不能明知按稳定性公式反算法大大优于剩余滑动力法(或剩余滑动力与主动土压力比选的做法),而弃之不用。因此,此后形成的送审稿对滑坡、危岩、滑移型塌岸的抗滑支挡结构岩土荷载计算运用了按稳定性公式反算法。不出所料,审查会上那些以前反对发布重庆边坡规范的审查专家又表示反对,要求与我国流行做法一致。这些专家不愿意了解甚至也没有能力理解流行做法有何问题、按稳定性公式反算法为何更好,却有不允许在标准中运用按稳定性公式反算法的权利。不学无术之辈阻挠科技进步的现象可休矣!

这种局面让我很焦虑。一方面,用按稳定性公式反算法替代流行方法必须坚持;另一方面,重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修编项目不是我所在单位以我为主责人申请的,自然也不是下给我所在单位的,我只是受主编单位委托,担任重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修编工作的主编,相当于单纯的技术负责人,没完成任务无法向主编单位交代。

怎么办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想到了办法,具体如下:

(1)将推力乘以推力调整系数。推力调整系数计算式为:

     (1)

      (2)

式中:k—推力调整系数;

θ—支挡处滑面倾角(°);滑面倾向与滑动方向相同时取正值,滑面倾向与滑动方向相反时取负值;

β—滑坡推力倾角(°);推力方向指向斜下方时取正值,指向斜上方时取负值;

α—支挡力倾角(°);支挡力方向指向斜下方时取正值,指向斜上方时取负值。

上式是根据按稳定性公式反算法算得的所需支挡力在方向与剩余推力方向不一致时所满足的力平衡关系得到的。

对于剩余滑动力,推力调整系数简化为:

        (3)

 

        (4)

对于剩余水平推力,推力调整系数简化为:

             (5)        

这种做法不仅能把根据传递系数法(之抗滑力调整法)得到的平行滑面的剩余推力转变为用按稳定性公式反算法算得的荷载,而且能把根据别的条分法得到的水平方向剩余推力转变为用按稳定性公式反算法算得的荷载。

(2)在“有支挡力时的滑坡稳定性计算”名下规定:“对采用格构锚固进行治理且锚杆分布于多个条块上的滑坡,计算所需锚杆支挡力时,应以通过有支挡力时的滑坡稳定性验算(即以稳定安全系数替换稳定系数采用滑坡稳定性计算公式反算)确定。”这一条规定堵住了所需支护力不能经由剩余推力转换而来这种情况的漏洞。

由此,按稳定性公式反算法闯关成功,后来发布的重庆地质灾害防治设计标准2019版在全国率先运用按稳定性公式反算法。该标准对于按稳定性公式反算法的运用是比较彻底的,支挡结构前方滑体在稳定时的抗力计算运用按稳定性公式反算法替代剩余抗滑力与被动土压力比选的做法。不仅如此,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形成的挖方斜坡的放坡也贯彻了边坡治理新思维中抗失稳和抗拉裂双控的思想。

在重庆,虽然接受包括按稳定性公式反算在内的边坡治理新思维的岩土人越来越多,但不理解者也大有人在。愿比我年轻的重庆岩土人扛住促进我国岩土工程科技进步的重任,在未来的重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标准修编工作中,不让按稳定性公式反算法有像巴黎公社那样的结局。

玉述岩土
关于岩土研究的文章发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