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始建于1844年。在漫漫岁月长河中,她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幻、亲历了上海的兴盛繁荣、引领了医学的发展进步;她始终充满着蓬勃的朝气与活力,不断地在攀登医学高峰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奋勇向前。一代代仁济人不忘初心,甘于奉献,攻坚克难,创造了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的许多“第一”和“唯一”,为中国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2024年,仁济医院迎来180岁华诞,请听仁济人为您倾情讲述“仁术济世护苍生”的感人故事。
为进一步巩固血防工作中的仁济经验和成果,上海第二医学院于1964年5月成立血吸虫病研究室,隶属医学院统一领导,并由仁济医院黄铭新教授任研究室主任,潘孺荪、杨宜为副主任。这个研究室即是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的前身。
研究室成立后,针对各期血吸虫病临床治疗和实验室研究展开大量工作。首先提出敌百虫肛栓与呋喃丙胺合用治疗血吸虫病。在敌百虫治疗血吸虫病方面进研究。在血防-846的普治,尤其是从根本上解决血防-846导致的肝中毒问题及锑剂治疗血吸虫病产生的副作用,并于20世纪70年代研制血防-702。1964年11月28日,国家科委领导前往仁济医院检查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黄铭新就上海血防工作的进展及存在问题作详细汇报。同年,黄铭新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科学会议上负责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血吸虫病临床研究方面的成果。1984年,在该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为中国消化病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已成为国内消化内科主要的医疗、科研和教学基地之一。
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内部机构设置有临床研究室、内窥镜室、病理研究室、免疫研究室、生化研究室和基础研究室,是国内涵盖亚专业最多的消化病临床和学术基地之一,学科主攻方向是胃肠病和慢性肝病的研究。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消化所就从几根硬式胃镜、几台B超仪、一些最简陋的实验设备白手起家,先后开展了消化内镜、消化超声、消化病理等一系列检查项目,大大提高了消化疾病诊治的正确率和成功率。而消化所的全部研究均由临床问题为导向,以患者的急难愁盼为起点,在明确机制和标志物或者防治靶点的基础上,回归临床应用。胃肠病研究包括幽门螺杆菌及其相关疾病;胃癌和大肠癌及其癌前疾病的发生机制、诊断和防治,小肠疾病包括血管畸形出血的诊治,动力性和功能性胃肠疾病诊治,炎症性肠病诊治等。肝病研究主要是肝硬化和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和防治,非病毒性肝炎特别是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性肝炎和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诊治等。而胃肠镜和胆系及胰腺的内镜及其介入诊断与治疗手段,均不同程度地促进和支持胃肠和肝病的诊治与研究。
胃癌和大肠癌是最常见消化系恶性肿瘤,其癌前疾病分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和大肠腺瘤,在东亚人群中发病率高于其他人种,可能和饮食习惯、饮食结构有密切关系。对于癌前疾病癌变因素和机制、高危人群的发现与治疗和癌变预防是消化所研究的重点。学科带头人江绍基和主要负责人萧树东早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最常见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理以及胃癌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其间,江绍基带领他的团队针对胃炎、胃癌等疾病作大量、广泛、细致而又深入的研究,取得相当的成就。1984年,消化所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合作成功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p)这一胃癌发生的最主要致病微生物,此系国内首次报道,随后在幽门螺杆菌流行病学、基因多态性与致病性关系、致病机制、耐药机制及对策和疫苗等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消化所还率先发现叶酸可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大肠腺瘤这两种被公认是胃癌、大肠癌癌前病变的疾病,从而为消化道肿瘤防治提出了新的诊疗思路和高效安全的方案,并在临床工作中向全国积极推广。上述研究成果不仅发表论文于多个国际著名学术期刊,更为国内数十家医院推广应用,还被写入多个指南和共识,并被写入全国高等院校医学统编教材。还先后获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绍基教授成为首批中国工程院士,萧树东教授成为世界胃肠病学组织大师和亚太消化病学会主席、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仁济医院终身教授等,房静远成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并获全国首届优博论文奖。以上工作也为消化学科以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在CELL、SCIENCE等顶级期刊发表原创性论文及2018年再次以第一完成人和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打下基础。
除了胃肠疾病外,消化所在慢性肝病的研究中也获得了许多重要突破。我国是乙肝大国,而乙肝存在着较高的癌变风险。为了及早对在国际上首次建立并验证判断“有无明显纤维化”的非创诊断预测模型,以无创检查手段让众多乙肝患者在免除肝活检之苦的同时能及时了解是否具有癌变危险,填补国内外空白。然后,又从病因入手开展乙肝肝纤维化的防治,率先在国内建立了抗病毒药物对组织学肝纤维化改善、阻止疾病进展的循证医学证据,并提出优化治疗策略,此项成果不仅纳入中国“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还获得了一项新药证书。另外,消化所还在国内外首次证实氧化苦参碱的抗病毒和抗肝纤维化作用,该成果纳入《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并促进一项新药证书的获得。
在肝病患者中,有一类非常特殊的人群:他们通常处于青壮年,各项肝炎病毒检测呈阴性,也没有中毒史、饮酒史、长期服用药物史,但是却有程度不一的肝脏损害,黄疸、腹水、消瘦时刻折磨着他们。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各地医院对于这样的病人往往束手无策。仁济医院消化科作为国内顶尖的消化病专科之一,也接诊了大量此类患者,他们中的不少人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前来求诊。为了找到这些患者的病因,消化所在国内较早开展了非病毒性肝病的研究。很快,他们就发现长期折磨这些患者的罪魁祸首是自身免疫性肝病。这是一组由异常自身免疫介导的肝胆损伤,根据其临床表现、生化、免疫学、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特点,可分为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抗体的检测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非常关键,消化所自2006年起开展肝脏相关自身免疫抗体系列的检测,每年检测例数逐年递增,不断优化检测方法,做到检测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患者慕名而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在这里找到了病因,得到了针对性治疗,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大为改善。消化所总结了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科研成果,出版了国内该领域首部专著《自身免疫性肝病基础与临床》,该书一经问世就得到了学界高度重视,相关成果在国内外被多次引用和推广。
此外,鉴于我国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日益增高,消化所和消化科作为上海市脂肪性肝病诊治中心全方位地开展脂肪性肝病研究。主编专著《脂肪性肝病》,起草并参与主编《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定期举办脂肪性肝病的研讨会,将该疾病最新的研究进展和诊治特色向全国各级医疗单位推广应用,走在全国甚至国际前列。
周澄蓓 消化科 住院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就医服务号
订阅号
抖音号
我知道你 在看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