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仁济故事|仁济人轶事:从英国轮船上开始的传奇

健康   2024-11-08 17:24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始建于1844年。在漫漫岁月长河中,她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幻、亲历了上海的兴盛繁荣、引领了医学的发展进步;她始终充满着蓬勃的朝气与活力,不断地在攀登医学高峰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奋勇向前。一代代仁济人不忘初心,甘于奉献,攻坚克难,创造了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的许多“第一”和“唯一”,为中国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2024年,仁济医院迎来180岁华诞,请听仁济人为您倾情讲述“仁术济世护苍生”的感人故事。




兰锡纯的姓名,始终与“中国外科学和心脏外科学奠基人”连在一起。他曾被称誉为“中国心脏外科第一刀”。早在当年他远涉重洋求学途中,就开始了一段传奇故事。

  那是1938年8月12日,英国蓝烟筒公司一艘客轮由上海驶往伦敦。途经新加坡、科伦坡进入印度洋后,船上一位高级工程师突患腹痛,船医保守治疗无效而束手无策。船长急中生智,从乘客名单上搜寻到兰锡纯这位中国医生,不禁眼前一亮,赶紧来到兰锡纯的铺位求助。

  兰锡纯当时在上海仁济医院和雷士德医学研究院任职。在获得雷士德基金的资助后,此时正乘坐这艘轮船赴英国利物浦大学医学院进修外科。兰锡纯诊断这位工程师是急性阑尾炎穿孔并发腹膜炎,必须立即动手术。在一位来自槟榔屿的女护士协助下,兰锡纯用船上仅有的一把手术刀、几只血管钳和两根圆针,成功地给这位患者施行了手术。在手术过程中,舷窗外挤满了围观的旅客,大家亲眼目睹此情此景,无不为之称赞叫绝。一位英国妇女抵达伦敦后当即写了《中国医生救治英国轮船上工程师》的通讯,在伦敦报纸刊出,上海《大美晚报》随即转载。这不仅成就了当时的一段佳话,更成为兰锡纯一生传奇故事的开始。

  在利物浦大学医学院进修期满后,兰锡纯婉言谢绝导师的挽留,毅然回国,先后担任上海仁济医院、宏仁医院外科主任和圣约翰大学医院临床外科教授,并参与上海第二医学院的筹建。从这时起,他致力于发展中国心血管外科,并组织心脏血管手术器械的研制。由他主刀的心脏二尖瓣手术,更是成为中国医学界的一个传奇。

  二尖瓣狭窄是常见心脏病,因其手术难度高、并发症风险大曾一度被称作“外科领域手术禁区”。1948年美国成功施行了首例二尖瓣分离手术,引起医学界轰动。而在6年后的1954年2月20日,在广泛参阅国外医学文献并做了大量动物实验和操作练习后,兰锡纯也开始向禁区突破。在内科、放射科和麻醉科医师的配合下,他为病人成功施行了中国首例二尖瓣闭式分离术。术后第五天,病人就能起床走动,随即康复出院。“外科领域手术禁区”在中国被一举突破。这也是中国第一例心脏手术,当时的《人民画报》刊载了兰锡纯做此手术的大幅照片。1955年1月,在莫斯科举行的外科学学术会议上,兰教授被特邀汇报关于“二尖瓣分离术”的相关成果,美、德、日等许多国家的医学工作者纷纷写信向他索求论文,并要求将患者送上海来请兰锡纯做心脏手术。

严谨是兰锡纯一生的追求。在学习每一个不同的新手术时,他都遇到过许多大大小小的困难,于是就花大量时间找文献,经过细心研究,再做动物实验,等技术操作完全熟练、胸有成竹后再动刀。在撰写论文、编写教材时,他从列提纲、写正文到插图照片、标点符号,都反复推敲、再三校对。有一次为了核实教材中关于农村缺医少药的资料,他专程到松江和嘉定的医院翻阅历年的病历卡,做详细统计。

在兰锡纯担任仁济医院外科主任期间,曾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制度,以保证科室临床业务质量达到优秀。尤其是病人的住院率、治愈率、床位利用率、切口感染率等,把关十分严格,绝不允许出现纰漏。1978年,年逾古稀的兰锡纯出任上海第二医学院院长后的第一件事,也是抓教学质量。在他看来,对临床教学的负责,与治病救人没有本质区别。



朗读者


董诗亮 审计处 科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就医服务号

订阅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我知道你  在看  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关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官方微信账号,即时获悉医院最新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