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始建于1844年。在漫漫岁月长河中,她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幻、亲历了上海的兴盛繁荣、引领了医学的发展进步;她始终充满着蓬勃的朝气与活力,不断地在攀登医学高峰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奋勇向前。一代代仁济人不忘初心,甘于奉献,攻坚克难,创造了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的许多“第一”和“唯一”,为中国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2024年,仁济医院迎来180岁华诞,请听仁济人为您倾情讲述“仁术济世护苍生”的感人故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仁济医院除了开创心脏手术的多个全国第一,还致力于研发各种心脏血管手术器械、仪器,先后牵头或参与研制二尖瓣扩张器、人工心肺机、人工瓣膜等,为改进我国心脏手术创造条件,保障心脏手术安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上海II型人工心肺机(出厂型号为TX02型)。它的诞生,凝聚了众多仁济医护人员和科研工作者的智慧、汗水,以及对人民群众的爱与责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技术和经济上的严格封锁。仁济医院在开展心脏手术的探索时,最大的挑战就是来自缺乏相应仪器设备。众所周知,心脏外科手术时,患者的心脏和肺将暂时停止工作,需要通过使用血泵和氧合器代替正常心脏和肺的工作,来维持患者和生命体征。
为了突破技术封锁,1958年,以仁济医院叶椿秀医生为主要负责人的研发小组开始研究制造国产人工心肺机。从一次次实验记录中,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研究人员面对着怎样艰巨的挑战:由于物资匮乏,在最初开始研究血泵和氧合器的时候,大家甚至都不知国外文献中提到的“塑料管”为何物,只能根据图书馆里的旧资料努力发挥想象,再四处搜寻可以用到的材料。当时,大家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北京路和虬江支路的二手市场。在那里,他们找到了工业用的直流变速马达,请上海医疗器械厂设计制作成血泵的雏形,再一步步通过试验不断改进完善。而氧合器的研制更费周折,起初叶椿秀的设想是研制鼓泡式氧合器,就是在直筒内放置乒乓球和玻璃弹子用来祛泡。但实验结果显示,这种方法虽能氧合,但无法祛泡。后来,叶椿秀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螺旋式氧合器的照片,立即仿制,仍无法祛泡。又尝试了各种文献上记载的其他方法,还是一筹莫展。但研发小组并不轻言放弃,苦苦摸索,终于在一次偶然机会发现了瑞典医生比约克(Bjork)在1928年发表的利用转盘进行氧合的相关报道,于是萌发制作转盘式氧合器的意向,这次幸运之神终于眷顾了他们,他们获得了成功。
据统计,以仁济医院、上海医疗器械厂为主要单位的研究组在人工心肺机的研制中共做了114次动物实验,于1960年上半年完成了上海II型人工心肺机的制造,并在1961年4月成功应用于临床,为后续全国各地研究体外循环开拓了途径。1965年,研究小组在该型号的基础上,研制出性能更好的上海ⅡA型人工心肺机;1977年,又研制出上海Ⅲ型人工心肺机。该机改用4只滚柱式血泵,当主泵发生故障时,辅助泵即可代替工作,并增添了自动安全装置。这些由仁济医院医生设计研发的国产人工心肺机,极大地推动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心脏直视手术的飞速发展。
王预立 血管外科 住院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就医服务号
订阅号
抖音号
我知道你 在看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