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始建于1844年。在漫漫岁月长河中,她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幻、亲历了上海的兴盛繁荣、引领了医学的发展进步;她始终充满着蓬勃的朝气与活力,不断地在攀登医学高峰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奋勇向前。一代代仁济人不忘初心,甘于奉献,攻坚克难,创造了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的许多“第一”和“唯一”,为中国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2024年,仁济医院迎来180岁华诞,请听仁济人为您倾情讲述“仁术济世护苍生”的感人故事。
抗战期间,在救治伤员的工作中除了牛惠霖牛惠生兄弟的杰出贡献,还有一位医师值得我们铭记,他就是中国骨科创始人之一的叶衍庆教授。
叶衍庆,1906年生于江苏苏州,一级教授,九三学社社员。1931年,叶衍庆从齐鲁大学医学院毕业来仁济医院工作。当住院医师四年后,于1935年赴英国利物浦大学留学。在留学的两年中,叶衍庆深入钻研了骨科的理论知识和手术技术,这段经历为他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1937年,叶衍庆获得骨科硕士学位,并被选为英国皇家骨科学会会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开始。随着战争的持续,受伤军民越来越多,国内急需医学人才。报国之心极为迫切的叶衍庆毅然离开英国,返回祖国,回到仁济医院担任外科主任医师,同时在雷士德医学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同年,因为战事不断升级,伤员增多,仁济医院开设了骨科病房,这是上海最早设立的骨科专业病房,叶衍庆任骨科主任。
叶衍庆时刻关注着战争的进展情况。“八·一三”事变爆发不久,仁济医院就设立了伤兵医院,叶衍庆与牛惠生、孟继懋、胡兰生、朱履中、任廷桂一起成立了上海红十字会骨科中心小组,用以研讨疑难病例和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在有限的医疗卫生设备条件下夜以继日的抢救伤员,这也是我国第一个骨科学术组织。由于战火不断,骨科外伤病人越来越多,在当时仁济医院的手术统计中,截肢手术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各种手术。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给伤员造成永久性的肢残,叶衍庆将国外学到的股骨颈囊内骨折三刃钉内固定术等新手术应用于临床,并在国内加以推广;经他治愈的伤员有千人之多,这也极大促进了我国骨科学的发展。
1942年,叶衍庆先后兼任上海女子医学院和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骨科教授。解放后,叶衍庆担任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主任,兼任上海仁济、宏仁、广慈医院的骨科主任或顾问,为创立上海的骨科医学中心创造条件。
叶衍庆首创了许多治疗方法。我国首创的断肢再植就是由叶衍庆提出设想,用再植替代截肢。1950年,他首先在我国使用髓核摘除术治疗腰痛,并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骨干骨折,取得了更好的骨折愈合效果。这些成果仅仅是叶衍庆临床成就的一部分,但已经足以看出他对于我国骨科学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
周仁杰 南院重症医学科 护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就医服务号
订阅号
抖音号
我知道你 在看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