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肥胖重磅炸弹——GLP-1药物(上)

文摘   科学   2023-05-25 09:08   北京  

→ 联系文末二维码可获得全文PDF

导言

肥胖是由环境、饮食、运动和遗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现代亚健康生活习惯的普遍,高热量饮食和运动缺乏的流行,肥胖人群在全世界范围内急速增长。大量研究已经证实,肥胖是罹患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慢性肾病的危险因素,身体质量指数(BMI)在30-34.9 kg/m2的人群,总死亡风险相对提高了40%以上,而BMI超过40 kg/m2的人群,总死亡风险则相对提高了100%[1]

不管是出于健康管理还是形体控制的考量,抗肥胖药物都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司美格鲁肽为代表的GLP-1减肥药物凭借其显著的抗肥胖效果成为近期互联网的热门话题,颇有孕育下一代重磅炸弹的势头。
《抗肥胖领域的重磅炸弹——GLP-1药物》分为上下两部分:
本期为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抗肥胖领域的市场状况、上市药物情况。
下期为第二部分将介绍抗肥胖领域的代表性上市药物,及主要玩家抗肥胖在研药物情况
01 全球及中国市场状况

全球市场

从全球范围的流行病学上看,2017年NEJM发表的研究显示,在2015年共有1.077亿儿童和6.037亿的成年人患有肥胖症[1]。全球范围的抗肥胖药物市场规模及其变化预测如下图所示。

图1 2017-2026E全球抗肥胖药物市场规模及变化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药渡咨询团队整理

全球减肥药物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20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30亿美元,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7%。随着2021年6月司美格鲁肽在美国获批抗肥胖适应症,预期未来将有更多减肥药物上市,市场将持续增长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6亿美元,2021-2026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将达到20.4%

中国市场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我国城乡各年龄组居民超重/肥胖率持续上升,有超过二分之一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6-17岁与6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9%和10.4%,肥胖问题已成为中国公共卫生的主要问题之一[2]我国肥胖人群数量及其变化预测如下图所示。

图2 2019-2026年中国肥胖人群数量及变化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药渡咨询团队整理

由上图可知,近年来中国肥胖人口迅速增长,2021已经达到2.3亿人的规模,约占全国人口的16.3%。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至2026年我国肥胖人群数量将达到2.8亿人的规模,预计将占当年全国总人口数的20.1%。与肥胖人群流行病学相呼应的,我国抗肥胖药物市场规模情况及其变化预测如下图所示。

图3 2017-2026E中国抗肥胖药物市场规模及变化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药渡咨询团队整理

根据报告显示,中国肥胖药物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2.5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人民币3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86.1%。同时受中国肥胖人群增加、体重管理意识增强,新型减肥药物上市等多重因素驱动,预计至2026年我国抗肥胖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101亿元。

02 抗肥胖药物发展历程

      抗肥胖症药物的研发一直面临着巨大挑战,回顾历史,早期抗肥胖药物上市后引发了很多安全性问题,抗肥胖药物发展历史如下表所示。

1 抗肥胖药物发展历程


注:OD为一日一次,BID为一日两次,TID为一日三次

数据来源:Nature Drug Review Discovery[3],药渡咨询团队整理

20世纪30年代,2, 4-二硝基酚曾风靡减肥领域,由于引起白内障、粒细胞缺乏症、致命高热等严重的不良反应,上市不久后便退市。1947年,甲基安非他命(冰毒)在美国获批用于肥胖治疗,然而该药很快被证明具有成瘾性。尽管如此,在20世纪50年代,拟交感神经药物如芬特明、安菲拉酮依然被广泛使用。20世纪40-60年代,联合使用安非他命、洋地黄、利尿剂、泻药和甲状腺激素、巴比妥酸类药物的“彩虹丸”流行于市场,许多患者在使用后出现心脏毒性或猝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20世纪70年代以来,苯丙醇胺被用作食抑制剂等用途,由于苯丙醇胺可导致颅内出血和中风,因此FDA在2005年将其从非处方药中移除。1992年减肥药芬芬(芬氟拉明和右芬氟拉明的联用制剂)流行于美国,但其可引发肺动脉高压和瓣膜病等严重副作用,芬氟拉明及右芬氟拉明遂于1997年撤市。

2008年,FDA和EMA以可能引发抑郁和自杀为由拒绝了利莫那班用于抗肥胖治疗,此后赛诺菲终止了对利莫那班及其他CB1受体拮抗剂的开发与研究。西布曲明最早用于治疗抑郁症,在临床使用中发现其可减轻体重,1999年FDA批准该药用于抗肥胖治疗,该药2000年在我国上市。然而,2010年雅培因西布曲明存在潜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而将其撤回,我国也于2010年底宣布停止生产和使用西布曲明。

奥利司他是由罗氏研发的强效胃肠道脂肪酶抑制剂,上市后于2007年获批非处方药,是唯一FDA批准的非处方减肥药。其能够减慢胃肠道中食物脂肪的水解过程,从而减少饮食中25-30%的脂肪水解和吸收,该药的副作用以脂肪泻为最常见,另外肝毒性和急性肾毒性的案例也被相继报道。

抗肥胖药物作为一种与代谢调控相关的药物,一般通过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起效,同时抗肥胖药物往往需要维持长期使用,因此安全性是该领域药物开发的难点与挑战,也是抗肥胖药物上市后能否持续扩大销售的重中之重。

03 全球及中国获批药物

全球获批药物

对于抗肥胖药物而言,具有临床意义的减重指达到幅度5%的减重。5%的数字看似不大,却是许多肥胖人群在锻炼和饮食控制加成下,服用减肥药仍无法达成的目标。目前全球获批上市的抗肥胖药物如下图所示。

表2 全球主要获批抗肥胖药物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药渡咨询团队整理

奥利司他最早于1998年在欧盟获批上市,1999年美国FDA批准上市,是唯一同时获得FDA和EMA批准的用于慢性体重管理的药物,并于2007年获FDA批准为非处方药销售。奥利司他可以抑制人体对脂肪的吸收,然而其减肥效果并不十分显著。同时奥利司他作为一种强效胰脂肪酶抑制剂,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多。

芬特明/托吡酯缓释剂是2012年批准的复方药物,属于四级管制药物,芬特明与安非他命原理相似,可以通过提高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产生饱足感。复方中的另一成分托吡酯原本是抗癫痫药物,在复方中增加能量消耗,起抑制食欲和减少营养摄入的作用。一项2022年发表于Lancet的回顾分析指出,芬特明/托吡酯缓释剂是目前减肥效果最显著的上市药物[4],然而其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较多,且需每周增加剂量,长期服用有潜在风险。

2014年上市的纳曲酮/安非他酮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复方药物,纳曲酮为阿片受体抑制剂,安非他酮为较弱的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剂,该复方药物可促进代谢并抑制食欲,然而有诱发服用者的自杀倾向的可能。

GLP-1 受体激动剂原本是二型糖尿病的治疗药物,二型糖尿病属于代谢类疾病,往往与肥胖、缺乏运动等因素相关,因此临床试验的受试者往往同时是肥胖患者。多个GLP-1药物在二型糖尿病的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减重效果。根据2009年发表于Lancet的一项临床试验[5],在保持锻炼与饮食控制下,对BMI30-40的受试者分组每天分别注射1.2、1.8、2.4与3.0 mg的利拉鲁肽,20周时各组受试者平均减重各为4.8、5.5、6.3与7.2 kg,而安慰剂组仅减重2.8 kg,奥利司他组则减重4.1 kg。基于显著的抗肥胖效果,2014年FDA批准利拉鲁肽用于肥胖者患者减轻或控制体重,这是第一个GLP-1类抗肥胖药物。

近期大热的司美格鲁肽的抗肥胖适应症于2021年6月获FDA批准,在临床III期试验中,保持锻炼与饮食控制的背景下,受试者在68周的实验周期中平均减重14.9%,而安慰剂组的平均减重幅度为2.4%。超80%的受试者减重幅度超过5%,30.9%的受试者减重幅度超过了20%[6]

GLP-1类药物抗肥胖疗效显著,整体安全性较好,相对于目前上市的其他同类药物竞争优势明显。其存在一类常见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在抗肥胖的临床III期试验中,分别有44.2%、24.8%、23.4%和31.5%的受试者出现恶心、呕吐、便秘与腹泻的不良反应。同时GLP-1类药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保持长期给药。III期临床试验中,司美格鲁肽给药一年后停药一年,患者出现体重反弹的现象。

中国获批药物

目前NMPA批准上市的抗肥胖药物仅有奥利司他一款,获批厂家及批准文号如下表所示。

表3 国内奥利司他获批厂商

数据来源:NMPA官网,药渡咨询团队整理

由上表可知,当前国内获批奥利司他的企业众多,竞争激烈。获批产品涵盖原料药、片剂和胶囊,相关企业包括海正药业、新时代药业、华东制药、罗氏制药等。

GLP-1受体激动剂中,利拉鲁肽注射液和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目前仅在中国批准二型糖尿病的适应症。利拉鲁肽2011年在中国获批用于糖尿病治疗,但其肥胖适应症至今未获批准,利拉鲁肽原研药2017年进入医保,2023年3月国内第一个利拉鲁肽生物类似药获批。司美格鲁肽注射液2021年在中国获批用于糖尿病治疗,目前其口服剂型在国内正处于申报上市阶段,另外国内有多个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作者:苏福宝

下期将详细介绍奥利司他、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上市药物,并对主要在研品种玩家情况进行分析。敬请期待!!

药渡咨询

吴夏博士:13911468148

完整pdf将在下期刊出后提供下载

   药渡——中国生物医药领域深度咨询引领者
◢ 务客户覆盖医药行业全产业链,针对不同客户,提供专业技术分析及商业解决方案
◢ 务领域覆盖全球新药热门领域
◢ 深度咨询服务产品包括:

药渡咨询
提供最前沿医药讯息,对药物研发热门领域进行深度分析评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