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11月1日慈禧太后发动祺祥政变,失败者肃顺为何遭到满洲人群体反对?

2024-11-01 19:23   北京  

历史上的今天,1861年11月1日慈禧太后回到北京,联合恭亲王奕䜣、军机大臣文祥发动政变,免除肃顺等8名顾命大臣的职务。因时在夏历辛酉年,故称辛酉政变。因原八位顾命大臣拟定年号祺祥,此次政变因改变其祺祥年号而称“祺祥政变”。当时驻京外国公使记载为北京政变。

回顾一下政变原因:

公元1861年8月20日,咸丰皇帝在热河避暑山庄病危,关于避暑山庄,可以看我们满族文化网文章《美国伯恩思大使在黄金周前后去慕田峪和承德、北京城墙,我给他讲讲历史》。咸丰皇帝连夜召见军机大臣商讨继承人和后续大政的问题。

咸丰最后做出几个安排:

  1. 册立载淳为太子

  2. 任命御前大臣载垣、端华、景寿等人和军机大臣穆荫、匡源等共8位大臣为顾命八大臣,襄赞一切政务,同时规定:八大臣草拟的诏书,必须于首尾分别盖“御赏”和“同道堂”印,否则无效。

  3. 授予皇后慈安“御赏”印章,授予载淳“同道堂”印章,载淳年幼,印章由慈禧掌管。这两枚印章作为颁布诏书的符印。

咸丰设计的这个权力架构,是想要八大臣和两宫太后形成了三角制衡的关系,不至于一方大权独揽。

电影《垂帘听政》截图 ,“顾命八大臣”载垣、端华、景寿、肃顺(左起第2)、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

看一下顾命八大臣的基本情况:

顾命八大臣的正式名称是赞襄政务王大臣,即辅助年幼皇帝执政的王公大臣。

‌怡亲王载垣‌:载垣是怡亲王胤祥的五世孙,今天正好是农历十月初一的寒衣节,是怡贤亲王允祥的生日,今天我们满族文化网的第二篇文章就写他。载垣曾担任御前大臣、钦差大臣等职务,咸丰帝临终时任命他为顾命大臣。

‌郑亲王端华‌:端华是郑亲王济尔哈朗的七世孙,曾担任总理行营事务大臣、步军统领等职务。我们满族文化网的文章《致力于晚清新政改革的满洲五虎之一端方,最后死于辛亥革命》,这端方家族就是在郑亲王府里做事。

‌御前大臣景寿‌:景寿出身于满洲八大族之一的富察家族,曾担任领侍卫内大臣等职务。

肃顺:郑献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郑慎亲王乌尔恭阿第六子,咸丰帝原配孝德显皇后的舅舅。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

‌穆荫‌:穆荫时任军机大臣、兵部尚书等职务。

‌匡源‌:匡源时任军机大臣、吏部侍郎等职务。

‌杜翰‌:杜翰是咸丰皇帝老师杜受田之子,时任军机大臣、工部侍郎等职务。

‌焦佑瀛‌:焦佑瀛时任军机处学习行走大臣、太常寺少卿等职务。

这“顾命八大臣”中,肃顺并不是这一集团阶层的地位最高者,他的地位远不如载垣、端华两位亲王,载垣是十三阿哥胤祥怡亲王的五世孙,端华则是舒尔哈齐之子郑献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这两位都是货真价实的铁帽子王,景寿出身于富察家族,是清廷驸马。肃顺在八大臣的顺序里也是排第四的。那么记载史何以会以“肃顺”命名这个集团呢?显然,这是后代史论者的称谓,沿用于晚清辛酉政变的历史现场,即咸丰皇帝的红人肃顺是八大臣中能力最强、最坚决反对辛酉政变操纵者慈禧和恭亲王的人。

但这个集团存在严重的不足,虽有两位亲王,但因为清中期后皇权加重,远支的铁帽子王已经没什么权利,这集团里没有近支宗室,在皇权至上的社会,近支宗室才更接近权利的顶层。元老级的朝臣一般都要担任内阁大学士,但这个集团里没有内阁大学士,没有朝里的老臣。

设计这个集团最要命的是,这集团主要人物肃顺,只认汉臣敌视、蔑视一切满洲人,喜欢跟汉人亲热并结异姓兄弟。他专门养一群儒学大家,即所谓的〝肃门六君子〞,如郭嵩焘、高心夔、王闿运、龙汝霖、李榕、黄锡焘等,都是当时著名一时的儒家学者,一悉汉人。

如肃顺上台,满洲人必遭殃。这集团把恭亲王以及满洲重要人物文祥、胜保排斥在外,日后的洋务运动,恭亲王和文祥都是领军人物。还有当时率领八旗军队浴血奋战的增格林沁都被排斥在外。这样的集团,必然遭满洲人群体的反对。

官场上的老臣和八旗内部的主流在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之前,就表示出不满。如当朝的老臣体仁阁大学士周祖培、武英殿大学士贾祯等就表示反对八大臣,周祖培授意自己的门生、山东道监察御史董元醇于八月初五上了一道奏折,希望两宫太后垂帘、近支亲王辅政,实际上就是要赶走肃顺等人。这件事说明奕訢已经获得朝中元老的一致支持。

八月十四日,钦差大臣、督办皖豫征捻事宜的瓜尔佳·胜保不顾前方战事吃紧,带着一干人马赶往热河,表面理由是给咸丰帝奔丧,向两宫太后请安,实际上是向肃顺等人示威。

肃顺虽是郑王府之后裔,但传闻其母是回女,据《清代野史》里说:“其父诱买回女之事,闻之江宁郑受之部郎,转闻之肃邸中者。”道光十二年(1832年)肃顺成年出府后,居于西四牌楼劈柴胡同(后改名辟才胡同),家底较薄。

顾命八大臣为首的肃顺,他的主旨就是〝抑满扬汉〞,对满洲人,他是“魔鬼”,对汉臣,他则是“恩人。”

肃顺大肆打压,多方贬损满洲人,肃顺多次劝咸丰,不可用满臣,说〝他们除了溜鸟和抽大烟,什么都不会。〞要求降低旗人的薪水。甚至主张彻底改革八旗制度,认为旗人不能为〝国家出力〞,全部取消八旗兵饷,让他们自食其力。

他对汉臣则是另一面孔。主张重用汉臣,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郭嵩焘等人,都是肃顺推荐的,对这些人的提升,肃顺是他们的“恩人。”

满人托他办事,贿络了也他也不管,汉人托他办事,他却坚决不收也给人办好。

咸丰本来基于满汉大防,“非我族类必有异心”,要用曾国藩,又不敢给地方实权,甚至还派满人官文担任湖广总督,来监视曾国藩的一举一动。

等到两江总督有空缺。咸丰有意让胡林翼担任两江总督,让曾国藩接替胡林翼的位置,任湖北巡抚。肃顺是咸丰面前的红人,就如乾隆面前的和珅。肃顺对咸丰讲,湖广总督官文自己所说,都是抢曾国藩的军功,打太平天国,主要是靠曾国藩。而曾国藩已经七年都只是担任有名无实的各类〝侍郎〞,这样官职相当虚职,名义比较高,实际上在地方上没任何实权。肃顺认为调动胡林翼会对整个战局有不利影响。因为胡己熟悉湖北事务。应该把两江总督的职务给曾国藩,让他有一块自己的地盘。

肃顺避免胡林翼有想法,于是去信解释。胡林翼和曾国藩本是好友。于是胡把这封信转给曾国藩。曾国藩大为感动。曾国藩自此可以大展身手,不用担心像官文那样压制自己军功,他的发展由此超过胡林翼,成为晚清中兴大臣之首。这些应该说是肃顺的功劳。

肃顺被诛后,曾国藩第一个站出来,谓〝此冤案,自毁长城也〞。

因为收复新疆,被很多文章歌颂的左宗棠,也要感恩于肃顺。因为汉臣主要靠科举,左宗棠因没考中进士,只能长期做湖南巡抚的幕府。

左宗棠官居4品兵部郎中衔,樊燮是永州总兵,官至二品,与湖广总督官文的亲戚。左宗棠踢骂樊燮,属以下犯上。樊燮和官文联手告了一状,谓左宗棠为〝劣幕〞,咸丰命官文把左宗棠执至武汉,若有不法〝就地正法〞。

很多汉臣偏向左宗棠,但说不上话,就通过关系,找肃顺的幕僚高心夔、王罔运、龙汝霖等人说情。肃顺马上敦促郭嵩焘组织人向咸丰写信陈情。肃顺则在咸丰面前为左宗棠开脱。肃顺对咸丰说,湖南的事实质都是左宗棠在做,〝国家不能一日无湖南,湖南不能一日无左宗棠〞云云。并大力赞扬左宗棠能力非常强,大清离不开他。

就是这次,咸丰不仅免除了左宗棠的死罪,左宗棠从此受到咸丰赏识,官运享达,短短几年就成封疆大臣。

本来各地的封疆大吏总督、巡抚这些重要的位置,都是满臣居多,就是因为肃顺当政,咸丰又非常信服他,所以换成汉臣居多。地方八大总督,外加漕运和河道两个总督。十个总督中,只有一个是满人,即两广总督瑞麟。全国共15个省的巡抚,也只有一个满人,那就是安徽巡抚英翰。

肃顺主导针对满臣的三大案,即科考弊案、户部宝钞案以及耆英案,全部顶格处理,小罪亦重判,给满洲权贵重大打击。

科考案中涉案的柏葰,一级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相当于宰相。依历史惯例,皇帝会在最后一刻赦免他,不会执行死刑。但肃顺力主杀了他。

耆英(1787-1858),穆尔哈齐后裔

关于《南京条约》的签订者耆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弟弟穆尔哈齐的后裔,他跟恭亲王一样,是比较早了解西方文化,我们满族文化网在发的文章《在美国的满洲人,可以用满语参加大选》,就讲到他。筹建满洲国四巨头之一的熙洽也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弟弟穆尔哈齐的后裔。

耆英案本来不大。他作为钦差大臣去广州同英法会谈,但英法不跟他谈,当时也没电话电报,耆英就自己回北京了。肃顺坚持说他耽误〝军机〞,临阵逃脱。因为耆英是三朝元老,又是镶白旗统领。因为肃顺坚持杀耆英,对满臣震动很大。

象柏葰和耆英这样的满洲重臣,依以往惯例,顶多是斩监侯,一般都至于死,而且日后还有复出的可能。但肃顺痛下杀手,连曾国藩都认为〝太严苛〞。

所谓户部宝钞案,指咸丰年间进行的一次币制政革,贪官和不法商人参与其中。咸丰大怒,要求肃顺决定一查到底。此案涉及到恭亲王府和多个宗室。

肃顺连恭亲王的面子都不给。最终有4人被斩,一个斩监候,数百商家和一些宗室被查。以至南北监狱都人满为患。肃顺这一次,把恭亲王和多个宗室得罪很深。

有观点认为,肃顺是通过打击满臣,提高汉臣待遇,达到他掌握政权,排除可以制衡他的满臣力量。

正因为肃顺遭到满洲大臣和低层一般旗人的一致反对。而满洲人观点没有儒家排斥女人干政的思想,完全可以接受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乾隆的五阿哥永琪后裔金启孮,是北京满学专家,他从小生活在京郊的火器营,他了解一般旗人心理,认为慈禧太后就是大家长,遇到事情,也会大骂一顿。但过后还是对一般旗人生活非常关心,并给予照顾。一般旗人是支持慈禧太后上台,反对肃顺当政的。

很多文章也表达出慈禧太后杀肃顺,是获得官场和八旗内部一致赞同的。上边是截取《文史天地》2012年第11期里的游宇明文章。

1861年11月1日,两宫太后回到北京,马上在朝中颁布了八大臣的罪状。11月2日,对毫不知情的载垣和端华刚刚入京就被逮捕,同时,肃顺在护送咸丰帝梓宫回京的路上,在密云被逮捕,这三人被捕后,景寿马上反水投靠了恭亲王奕訢。

11月6日,做出最后决定,载垣和端华因为是亲王,被判自尽,肃顺没有王位被斩首,景寿因为有奕訢的说情,保留爵位,剩下四人被革职。

作者富察春兵

满族文化网原创文章出品。

内亚满洲历史与文化
满族文化网3再次推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