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校园里再次充满青春活力,莘莘学子们在这里追逐梦想、汲取知识。然而,学校作为人员高度密集的场所,也给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肺结核便是其中之一。每年开学季,结核病的发病率都会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师生的健康,影响正常教学秩序。所以,在这个特殊时期,防“核”工作刻不容缓。下面,我们将从认识肺结核、了解其在学校流行的原因,以及掌握具体防控措施这几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如何在开学季远离肺结核。
一、深入了解肺结核
1. 肺结核的本质: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发的慢性传染病。这种细菌十分“狡猾”,几乎能侵犯人体除毛发和牙齿之外的所有部位,而肺部是其最常“攻击”的目标。当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虽然大部分人自身的免疫系统能够控制住病菌,但仍有5% - 10%的人会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当病菌通过呼吸道累及肺部并发病时,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肺结核”。
2. 肺结核的症状表现
- 急性症状
- 持续咳嗽:如果咳嗽持续超过三周,并且伴有咳痰症状,这极有可能是肺结核发出的早期“警报”。咳嗽往往从最初的干咳,逐渐转变为有痰咳嗽,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 咳痰与血痰:当咳出的痰液中带有血丝,或者痰液颜色发生改变,这是病情加重的危险信号。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必须尽快前往医院,接受专业的检查与治疗。
- 发热与盗汗:肺结核患者常常会出现低热症状,尤其是在夜间,盗汗情况较为严重。这些症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还会降低生活质量,一旦察觉,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 慢性症状
- 体重下降与食欲不振:在没有明显原因的情况下,出现体重持续下降以及食欲减退的现象,这很可能是肺结核在作祟。体内的结核菌不断消耗身体的能量和营养资源,导致体重逐渐减轻,进而影响到整体的健康状态。
- 胸痛与呼吸困难:起初可能只是胸部有轻微的不适感,随着病情发展,这种不适会演变成疼痛,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这表明病情已经有所进展,此时需要尽快进行胸部X光检查,并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
二、剖析肺结核在学校流行的原因
1. 人员密集且接触频繁:学校里学生众多,教室、宿舍等场所人员高度集中。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相互之间接触频繁,一旦有肺结核患者身处其中,结核菌就如同“隐藏的杀手”,极易通过飞沫等途径在学生之间传播蔓延。
2. 学生抵抗力相对较弱: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同时,面对繁重的学业,很多学生存在学习压力大、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以及体育锻炼少等问题,这些不良因素都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给结核菌的入侵创造了机会。
3. 对疾病认知不足:部分学生家长和学校老师对肺结核病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够全面。而且,有些患病学生的症状并不典型,难以被及时察觉,这就导致无法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使得病情在不知不觉中扩散。
4. 学生活动范围广:随着年龄增长,学生的社会活动逐渐增多,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广。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接触到结核菌的机会相应增加,感染的风险也就随之提高。
三、开学季防控肺结核的关键要点
1. 严格把控入学体检关
- 体检项目与对象:入学体检是发现肺结核患者的重要“关卡”。学校应将结核病筛查列为新生入学体检以及在校学生、教职工每年常规体检的必查项目。对于幼儿园、小学及非寄宿制初中新生,要进行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和肺结核可疑症状的问诊,若发现有相关情况,需进一步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筛查。而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寄宿制初中、特殊教育学校的入学新生,则要进行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和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筛查。
- 筛查手段多样
- 接触史与症状筛查:通过询问学生是否曾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以及是否存在咳嗽咳痰≥2周、痰中带血或咯血、胸闷、胸痛、低热、盗汗、乏力和体重减轻等结核可疑症状,初步判断感染风险。
- 感染检测:采用传统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重组结核分枝杆菌融合蛋白皮肤试验(新型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或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精准检测学生是否存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或潜伏感染。
- 影像学检查:利用胸部X光片检查(或DR),直观查看肺部是否存在活动性肺结核病变。一旦筛查结果出现异常,学生需及时前往结核病定点医院进行明确诊断。若被确诊为肺结核,应及时向学校报告,积极配合治疗,待医生评估开具复课证明后,方可重返校园。
2. 做好晨午检及因病查因关:晨午检和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及登记工作,是学校防控结核病的重要防线。通过每日细致的晨午检,以及对因病缺勤学生的病因追查和详细登记,可以及时发现校内的可疑肺结核患者。一旦发现异常,能够迅速采取防控措施,有效避免结核病在校园内的传播与蔓延。
3. 强调主动报告病情关: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教职员工,当因身体不适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并被诊断为肺结核时,务必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身份、所在学校名称以及班级信息。千万不要因为担心休学或停工而隐瞒病情,因为这种隐瞒行为可能会让学校错过最佳的防控时机,进而引发学校聚集性结核疫情。主动报告病情,是实现“早发现、早治疗”的关键,也是每一位师生应尽的责任。
4. 重视学校环境卫生关: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尤其是确保室内空气流通,是防控结核病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如今,学校的教室、宿舍、图书馆等场所大多安装了空调,在享受舒适环境的同时,也要注意通风问题。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同学们都不应长时间待在密闭的空调房内,因为空气不流通会增加结核菌传播的风险。在温暖季节,应全天开窗通风;寒冷季节,可在课前和课间休息、学生离开教室时打开门窗通风,每节课后都要开窗通风,中午及大课间要保证通风30分钟以上。学生宿舍、图书馆、计算机房等其他教学生活用房,每天也要开窗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70分钟以上。
5. 加强健康教育关:学校应积极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将结核病防治知识纳入学生卫生课或健康教育课内容。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向广大师生普及基本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引导大家树立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例如,时刻保持环境卫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增强自身免疫力等。当师生们对结核病有了足够的认识,就能够从自身做起,主动参与到结核病防控工作中来,从根本上降低学校结核病疫情的发生几率。
即使学校不幸出现了肺结核病人,大家也不必惊慌失措。只要按照以下步骤应对:让患病同学尽快接受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对病人所在的教室或宿舍立即进行消毒处理;保持教室或宿舍的开窗通风;与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的同学尽快到医院检查,并且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继续留意自身是否有咳嗽、咳痰等症状,若这些症状持续超过2周,应及时就医,一旦确诊为肺结核,需立即进行治疗。
结核病虽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和危害性,但它是可防可治的。只要我们在开学季以及日常生活中,切实做好以上五个关键方面的防控工作,就能够为校园筑起一道坚固的防“核”屏障,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让校园成为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和工作场所。让我们携手共进,积极参与到结核病防控行动中来,共同守护美好的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