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中国戏剧在英国的流传与接受——以19世纪为中心
2024年10月19日,中山大学中文系徐巧越博士在逸夫楼205教室带来了一场题为“中国戏剧在英国的流传与接受——以19世纪为中心”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北外亚洲学院越南研究中心主办,吸引了众多师生前来聆听。
徐老师在讲座开篇揭示了她为何将研究重点放在19世纪以及选择英国作为研究对象。并带领我们回顾了19世纪以前中英文化交流的背景,自大航海时代以来,英国试图与中国建立联系,但由于种种原因,进展一波三折。尽管如此,中国的茶叶、瓷器、话本等商品仍然通过贸易进入了欧洲市场,引起了欧洲学者和贵族的兴趣。
随后,徐老师详细讲述了19世纪中国戏剧文献在英国的传播路径。她提到,尽管面临清政府的种种限制,但如罗伯特·马礼逊、托马斯·曼宁和小斯当东等英国早期汉学家,通过不懈努力,收藏了大量中国戏剧文献,这些文献后来都流入了学术机构和博物馆,使得中国戏剧文献在英国得以广泛流传和妥善保存。徐老师还回答了一个关键问题:为何19世纪的英国人偏爱采购戏曲书籍?由于驻华英侨普遍会遇到聘用中文教师受限、购书困难、缺乏适宜的入门教材等外部制约,故而,戏曲成为他们学习中文的理想材料和接触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此中也有内部影响:在中国古代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戏曲,因为在被介绍到西方之初,在文体概念上与古希腊悲剧对接,从而被欧洲人视为一种具有崇高美感的文艺形式;并且,戏曲文本不仅包含了雅俗两种文体形式,也有大量生动、日常的对话,非常适合作为学习汉语的入门材料。鸦片战争以后,在培训晚清海关洋员的过程中,大量话本和戏曲文本的内容被编入教学参考书,给洋员学习汉语提供了丰富的语料,为当时的西方人打开了认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一扇大门。
最后,徐老师以19世纪中国民间艺人在英国的演剧活动作为切入点,来观察中国百戏杂剧艺术在英国的传播。她重点讲了1851年万国博览会的“希生事件”,与英女王接见广州茶商陈太一家,这两件事促成了英国社会对中国人与中国演剧的聚焦效应。此外,她还提到了1884年伦敦国际卫生博览会上的八角戏表演,以及在此背后所关涉的中英政治、外交细节。通过这些事件,我们了解到中国戏剧是如何在英国得以传播和逐渐受到欢迎的。
讲座结束后,徐老师耐心解答了师生们提出的各类问题,现场互动频繁,气氛热烈。文献的流播是由书籍和人共同推动的一个动态过程,它不仅涉及到实际的文献传播,还涉及到背后的文化、政治和经济因素,影响着思想史、社会史和文化史的进程。通过了解19世纪中国戏剧在英国的流传与接受,我们得以窥见东西方之间复杂而多维的交流与互动。此次讲座不仅让我们对中国戏剧在英国的流传与接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我们思考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
撰稿:王李璐
排版:施雨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