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缘|北外越南语专业校友访谈(五):张镍学长

文摘   2024-01-25 15:25   北京  

越·缘


北外越南语专业成立于1965年,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后,一批批的优秀学子们从北外毕业,在不同的岗位上抛洒青春,追逐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在越南研究中心成立五周年之际,我们推出校友访谈系列。希望通过一个个校友的鲜活例子,为还时不时感到迷茫的学弟学妹们带来启发。


第五期·张镍学长




访谈实录

本期访谈,由2020级越南语专业的高献瑞、王若暄同学担任访谈人,以下是访谈实录。


      在今天的采访中,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张镍学长。他本科从北京外国语大学越南语专业毕业后,凭借越南语专业优势,加入了中国石化集团,一步步成长为联化全球油品交易负责人,更在此后迅速崭露头角,成功开创了自己的事业版图,如今已发展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在这次采访中,我们将深入了解他的想法看法与大学生活,以及这段经历如何帮助他塑造了今天的成功。我们也将了解他从业、创业旅程中的起起伏伏,以及他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们的宝贵建议。他的故事,不仅是关于成功的启示,更是对梦想、坚持和挑战的最好诠释。


您学习越南语的契机是什么?您觉得大学期间学习越南语对您当前的职业生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张镍学长:

      我高中学的是理科,当时北外的小语种招生是到一些重点学校定点招考,考上后就等于保送北外了,所以当时我决定报考北外小语种,最后也非常幸运被越南语专业录取了。

      学习越南语对我的职业生涯影响很大。因为我学习越南语才有机会被中石化派去越南,去了越南才有机会接触到了石油与能源行业,并充分了解越南能源行业的市场情况,这对我在中石化工作取得成绩有很大帮助,因此也得到了更多的机会。

您在本科期间有过留学越南的经历吗?在第一段外派越南的工作中,越南这个国家有带给您什么新的感受吗,与学生时代视角下的越南有什么不同?

张镍学长:

      我本科期间是没有去过越南的。在我的记忆中,我们那个时候去越南的机会非常少,全班几乎都没有去过越南。因此在大学期间,我对越南所有的印象都停留在课本里面和我们看到的新闻报道里面。2001年我刚去越南的时候,第一站到达的是河内,当时给我的感觉是河内比较落后,但这只是第一印象。随着在越南深入地待了一年两年之后,我就慢慢爱上越南,爱上这个国家和河内这座城市了,它有它美丽的一面、现代的一面,比如还剑湖、西湖、河内的郊区等等,我个人觉得这是需要时间去体会的。

您的工作地点从越南到新加坡,您是如何转变并成功地扎根于不同的工作环境和文化中的?

张镍学长: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与当地人沟通,和当地人做朋友。去越南我通过同事和雇员的介绍认识了一些越南朋友,和他们的相处过程中我也学会了骑摩托车,大家一起溜车、在路边摊喝啤酒、聊天。

      到了新加坡是另外一种文化,华人比较重商,崇拜物质上的成功。我也非常尊重他们的文化,和他们成为朋友。

您从公司的员工到自主创业的舵手,在不同的环境下,您是如何保持持续学习和成长的状态?

张镍学长:

     首先,我做出选择后就一定要坚持,无论这个选择我喜欢与否。第二,我觉得努力学习只是一个口号,那如何落实到实际呢?我需要事必躬亲,每件事你和你的员工都要一起去做,这样更能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也在学习。当甩手掌柜是做不好老板,办不好事情的。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您是如何使自己始终有动力接受机遇与挑战的,有想过躺平吗?

张镍学长:

      我的职业生涯一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1年到2005年,这四年我在越南帮中石化做市场开发的工作,最终做到了中国石化在整个越南所有的石油市场占90%的市场份额,作为一个学语言的人来说已经比较成功了。但当时我就问自己,我一辈子就要给别人当翻译吗?是不是可以去尝试其他的东西?那当我有这个念头和想法的时候,我就争取到了转行交易的机会,进入到我人生的第二个阶段,2006年到2015年这十年。在这十年里,公司把我派到新加坡负责石油交易,坐到了处长的职位。2015年,在新加坡的十年任期快结束了,彼时我面临着两种选择:调回北京总部任职还是继续迎接新的挑战。我喜欢做让自己有成就感的这个事情,所以就选择了开办自己的公司,自己当老板那。第三个阶段是从2016年到现在。

      这整个过程中,肯定会有想躺平的时候,每天都会有,晚上累的时候躺在床上,想着:“哎,算了,明天把公司关了,不干了,钱也够我们用。”这是一定有的,但是第二天早上坐下来去细想,当我在国企的时候,我就想证明自己:我不只是一个翻译,我还能完成许多其他的工作,那走到今天我要证明什么?我要证明中国人可以打造一个成熟的、先进的国际化的交易平台,那这就是我现在要继续去做的。躺平的念头每天都有,说没有那一定是谎话,但只要你的工作充满了挑战,你就会一直拥有动力。

近几年互联网、人工智能都发展的很快,请问贵公司在这两方面有何具体实践?

张镍学长:

      人工智能是一个趋势,马斯克说这个趋势将带领人类走向毁灭,我不好评论。既然人工智能已经出现,我作为在这个市场上打拼的人,我要试着去接受,理解并运用人工智能。我未来三来计划请专家帮我的公司打造机器人交易,人类有可能出错,但只要设定好程序机器人就不会出错。人类发明技术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人类的生活,人工只能是否能够造福全人类我无法评价,这种大的变化需要50年到100年来检验。

您提到您的孩子在新加坡出生,平日里您是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的?

张镍学长:

      我只能说是努力的去平衡工作和家庭,比如我会将工作日和周末分开,在工作时间我可以每天工作到很晚,但周六周日这两天我尽量跟家人们待在一起,这是我能做到的。谈到生活、谈到工作,我觉得每个人都希望去平衡好,但受各自的条件所限吧。

您对小语种学生有什么建议?

张镍学长:

       建议我谈不上,我认为取决于大家学小语种的目的。像cô Gia选择小语种是想从事小语种教育、研究越南文化;对我而言,选择小语种是希望获得好的工作机会。如果你想做研究类,那就尽最大努力学好语言做好文化研究;如果是把小语种作为跳板寻找其他机会,那么学完语言后还要学习其他的领域。人工智能这么发达,翻译在将来很有可能被取代,但是文化是人工智能研究不了的,需要通过掌握小语种去研究。

对于想要在国际舞台上发展职业的年轻人,您有什么宝贵的建议或者经验分享?

张镍学长:

      第一,要努力的去跟别人沟通。国际舞台肯定不是你一个人,国际舞台是几千万个人,首先要做的第一点就是要学会跟别人沟通。就像我在越南就要跟越南当地人做朋友,去新加坡就要跟新加坡当地人沟通,做好沟通之后,再努力的去尝试其他工作。有很多过来人都说要三思而后行,但我的看法是:不要犹豫,先去做。只要你面前有机会,哪怕是一个极其渺小的机会,你都要牢牢抓住然后付诸实践,之后你才能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或者是喜欢什么。

随着AI的兴起,出现了“外语无用论”的说法,因此一部分人不愿意去学习外语。您是  大学毕业后才接触到石油行业,您觉得大学期间就需要去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吗?还是从事工作之后再学习也来得及?

张镍学长:

      用我自己的例子,我在大学期间没有学过其他领域的知识。很多事情没办法提前预知有用与否,如果不努力,哪怕学习的是最尖端的生物科技也没有用。既然选择了小语种就努力把小语种学好吃透、把这个国家文化研究透,然后再一点点发掘其他的技能。如果在大学期间因为觉得小语种没用而不去学习,我站在同事或者老板的角度会觉得摆在面前的机会都不珍惜,那学习其他的你会珍惜吗?



///

      张镍学长以越南语专业知识为基石,从中石化起步,逐步成长为联化全球油品交易负责人。他的职业轨迹是对于小语种学习价值的有力证明,展示了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无限机遇。

      此外,张镍学长对生活和工作的理念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正是他的持之以恒、事必躬亲、善于沟通为他赢得了事业的一次次飞跃,在异国他乡抓住机会获得了如今的成就。

      再次感谢张镍学长分享他的人生故事,他的经验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引导和方向,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学习机会。希望他的故事能够激发更多年轻人勇敢迈出自己的职业征程,勇于拓展领域,不惧挑战,追逐属于自己的光芒。也祝张镍学长在新加坡工作顺利、生活顺心!


采访人:高献瑞,王若暄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越南研究中心



BFSU越南语小窝
我们因越南语而在BFSU结缘,在这里,我们了解越南之文化;在这里,我们分享越南之风情;在这里,我们感受越南之魅力。欢迎关注我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