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柿小院 | “透过文学看京城——用越南语讲述北京别样史地风物”项目 | 第四站

文摘   2024-02-28 15:35   山东  

小院


丹柿


秋思


透过文学看京城




前言

      在北京东城区丰富胡同19号有一处小院,名为丹柿小院。解放后,老舍在这里度过了人生最后的十六年,也于此创作了无数文学瑰宝。2023年10月15日,《透过文学看京城——用越南语讲述北京别样史地风物》项目组成员Vĩnh Giai和Ngữ Giai随指导老师Gia踏入了这座幽静小院,一同感受它的历史与文化气息。




渐入佳境


壹🔹初入丹柿小院


      小院藏在巷子里,外观似乎未经大的改动,保留着曾经的三合院风格,只在门口处有一“老舍故居”的标识,我们一眼望去,只见庭院深深,内里蕴含着古朴典雅的意味。据说,老舍好静,同时也因写作需要,他托好友卢松庵与张良辰帮忙找房,最后老舍花费自己一百匹白布的稿费,定居了下来——从前,这里是北京东城迺兹府丰盛胡同10号。



老舍故居


幽静胡同


丹柿小院


品秋


贰🔹走进丹柿小院

      “种的时候只有拇指粗,不到十年,树干直径已超过海碗。春天柿花开时,招来蜜蜂数千只,全院一片嗡嗡声,重如轰炸机。秋天满树硕果,非常壮观。”

——老舍女儿舒济先生回忆


待我们走过一座迎门影壁后,更感觉仿佛穿越时光,沉浸在老北京的历史氛围中。内院老舍亲自种植的两颗柿树为整个空间增添了几分宁静与清新,由于我们去的时机正好,树下的盆栽花开得正旺,树上则挂满了橙红的柿子,秋日阳光洒在树梢,树叶在饱满的果实的映衬下泛着金黄,构成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



      “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不肯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呀。可是,你也爱花。这个矛盾就不易处理。” 

——老舍《猫》


曾经,丹柿小院里是有猫的。老舍对猫的爱溢于言表,为猫写下过《一天》《猫的早餐》《猫》等文字,也曾为这淘气的生灵糟蹋了他的花草而感到无奈。时过境迁,此处依旧一幅草木旺盛、繁花盛开的景象,我们却只能捕捉到猫在文字的记忆里留下的脚印了。


叁🔹参观北边正房

      走进北边正房三间,我们便看到一张陈旧的书桌,上面痕迹斑驳,周遭仿佛还残留着老舍当年伏案创作的身影。左右环视,室内摆设着少许当时的家具,同时还挂着他的妻子胡絜青的一些字画,向我们展示着老舍生活中的一面,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


丹柿小院一隅

肆🔹现代化展馆


      离开老舍的起居室后,我们来到右侧的现代化展馆。展馆里的内容以时间轴为基准,划分为几个时间段:童年时期(1899-1924)、国外执教时期(1924-1930)、回国教书时期(1930-1937)、抗战时期(1937-1946)、赴美交流时期(1946-1949)以及建国后的丹柿小院时期(1949-1966),并伴随一些电子图片、地图,甚至是后来仿建的实地场景等,对老舍的生平展开了详细的叙述,也让我们对这位文坛巨匠的各种事迹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左右滑动查看:展馆一览

伍🔹实物展馆

      至于起居室左侧的展馆,则更多是一些实物的展示区。在这个陈列馆里,展示了相关的各种珍贵手稿、书信、照片、老舍与妻子的结婚信物,甚至是一些有特殊意义的包与服装,这让我们能更生动地了解这位热爱生活、醉心文学、情调高雅的老者。

尾声

      此次参观丹柿小院,我们受益匪浅。在其中,我们仿佛能够穿越时空,近距离感受老北京的历史底蕴和老舍的生活情调与文化情怀。这处宁静而富有灵性的小院,除却是秋日里唯美的画面,同样也是人们追溯历史、缅怀文学巨匠的地方。


小组成员合影


图片 | 陈永佳、林语佳

文字 | 林语佳

排版 | 林语佳




BFSU越南语小窝
我们因越南语而在BFSU结缘,在这里,我们了解越南之文化;在这里,我们分享越南之风情;在这里,我们感受越南之魅力。欢迎关注我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