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见一堆大臣在大雨中跪拜慈禧,当机决定辞官投入实业

文摘   2024-12-19 14:54   江苏  

常熟赵园:赵烈文的私家花园(2024.3)


按:2024年3月,江南已进入春天,我们组织了近代史学者雷颐教授的常熟、南通游学,在常熟讲翁同龢、赵烈文和晚清政局;在南通讲张謇与南通乃至整个中国的近代化建设。去这样两座小城市,去寻访那一代人的光荣和梦想,从那一代人身上吸取营养和教训,本身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


在我看来,张謇不仅会挣钱,还懂得如何花钱。从1895年的大生纱厂起步,张謇围绕棉纺织领域创办了大小企业三十多个,形成了中国第一个规模较大的实业集团。同时,他主张“父教育而母实业”,通过教育来为国育才。在张謇的带动和影响下,当时的南通共有师范、纺织、医学、农业等高等学校和职业专科学校近四百所。


南通寄托着张謇的梦想,从发展实业、发展教育、发展公益,他将南通称作自己“廿三年寸寸而成之小世界”以张謇的才干,能主政一省或一国也未尝可知。


身处衰世,他议论朝政,是希望政治清明。起草退位诏书,从主张立宪到拥护共和,他又顺应时代潮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张謇很有方向感,能看清楚时代大势。


本文的作者郭郭,来自于广州,第一次参与我们“大家谈游学”。通过她写的游记可以猜到,在游学期间记了不少听课笔记又或者交流过程中的某段话打动了她,使她印象深刻。如果有错过今年三月常熟、南通游学的朋友,可以关注明年二月与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马勇教授的寻访路线。


话不多说,且看游记。



常熟赵园:赵烈文的私家花园(2024.3)



文 | 郭郭

每次旅游归来,我都可以洋洋洒洒书写感受,记录旅游见闻。这一次明显感觉笔拙,不知从何谈起。那就从我的无知开始写吧。


01
半个江苏人,不识南通与常熟


我爸爸是南京人,我也算半个江苏人吧,可是我从来没有了解过南通、常熟。第一次看到”大家谈“游学团这个公众号文章,我被那个充满文化氛围的文字吸引了——

“在文人士大夫眼里,常熟是黄公望笔下的泼墨山水,是张旭狂草的潇洒不羁,是钱谦益诗里行间的清词妙句。”

“翁同龢乃是同治、光绪两朝帝师,他与康有为等维新派到底什么关系……”

“作为‘实业救国’的代表人物张謇,从1895年的大生纱厂起步,围绕棉纺织领域创办了大小企业三十多个,形成了中国第一个规模较大的实业集团。同时,他主张‘父教育而母实业’,通过教育来为国育才。”

有幸和中国社科院学者、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与当代中国史研究者雷颐先生同游,并有机会听他讲课,机会难得,看见朋友报名,我忙不迭地赶紧参与。


在张謇的“别墅”濠南别业的合影(2024.3)


第一次参加游学,突然发现这个是我心目中的最好的旅游方式——原来旅游已经有这么美好的形式,我竟然之前都不知道。这种由专家学者引领讲学的旅行方式已经流行几年了,同行的团友有的已经参加过十多次了,而我们新鲜小白还充满了好奇心。见到了工作人员、学者和其他团友,发现大家不施粉黛亦风姿卓越,果然爱学习的人气质就是不一样。


02
有眼不识真英雄“张謇”


我的无知还体现在之前没有听说过“张謇”这个人物,此行到了南通才详详细细了解到他的生平、慧眼、抱负和丰功伟绩,真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令人仰慕钦佩。

在我的认知中,历史上,特别是晚清民国以来的风云人物,一般都是精于某一个领域而已,而关注实业民生国运,跨领域、全方位发展,造福百姓后人的智者,在我新的认知新高度里,唯张謇而已!

雷颐、张慎欣二位老师带我们去看了大生纱厂现状,现为全国重点文保(2024.3)

胡适这样评价张謇:“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他独力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终于因为他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他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


常熟的翁同龢纪念馆(2024.3)

 我最佩服张謇的地方有三点:

(一)识时务者当机立断

1、看破官场

他经过多年艰辛考取功名,当官未几,据雷颐老师说的例子是,他看见一堆大臣在大雨中跪拜慈禧,意识到官场的形式莫过于此,当机决定辞官投入实业。

2、提醒翁同龢避祸

光绪的老师翁同龢被贬后,一时还不知道时局的紧张性,是张謇提醒他尽快离开北京避祸。

3、三识袁世凯

他与袁世凯早年有接触,算是旧相识。了解袁世凯人品后,曾与之写“决裂书”;为了君主立宪事业,他向袁世凯道歉,希望他以国家利益为先,并积极配合他做好相关事业;看到袁世凯狼子野心,再次拂袖而去。


南通狼山上的名人墓(2024.3)

(二)实业环环相扣,民生绵延不断

对于实业家来说,我们能够理解的人性是先以个人的利益为先,打下根基,附属再考虑民生国运。但是张謇的事业蓝图却是海阔天空,一开始就致力于构建一个实业、教育、慈善发展的生态发展圈,体现他的国际视野和卓越见识。

借光雷颐老师的佛面,我们有幸得到张謇曾孙张慎欣先生亲自引领我们参观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张慎欣先生年约五十多,儒雅帅气。我观察到他非常细心和讲究,他带了随行摄影师,好像他自己就是专业摄影师,所以对拍摄有很多细致的要求,他会让摄影师把镜头稍微抬高一点。对于过来与他合影的人,他会指定他们应该站的位置。

雷颐、张慎欣二位老师给团队讲解大生纱厂(2024.3)

不知道这份细心是不是祖上遗传,张謇在构建实业、民生、国运生态圈的蓝图上可谓是体察入微,令人叹为观止。看到他对教育的重视,甚至不忘慈善事业的缝隙,让我深受感动。有人说,可惜了中国只有一个张謇,如果多几个张謇,可能中国会有一番新气象。

“大生”之名来源于《易经》“天地之大德曰生”,意即天地间最大的恩德就是让生者生,这是张謇的社会理想。张謇高举“实业救国”大旗,以大生纱厂为依托,二十多年中不断办企业,先后创办数十个,且门类众多,涵盖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水利、盐垦、金融、通信、文化、慈善、公益、城建等,可谓应有尽有,构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大生资本集团。

南通海门的张謇纪念馆,之所以是江XX题写馆名,是因为江的祖父曾在张謇企业任职经理(2024.3)

张謇有个特点,就是每开办一个企业,就会开办一个学校。因为他认为“一国之强,基于教育”,他的名言是“父教育而母实业”。我惊讶地发现现代许多大学的前身都得到张謇的投资帮助,我特别向博物馆管理员确认了,原来我爷爷曾经任职的东南大学(当年是国立中央大学,包括现在的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也是张謇资助过的学校。我虽然有眼不识真英雄,可是我的祖上也曾经沐浴过他的光泽,我感觉惊讶和惊喜。

张謇的博大胸襟没有遗漏社会上的残疾、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他认为“以国家之强,本于自治;自治之本,在实业、教育。而弥缝其不及者,唯赖慈善。”他建立了育婴堂、养老院、残废院、济良所、贫民工场……我感慨有些能人涂炭生灵,有些能人恩泽流芳百世,高山仰止。

南通濠南别业的张謇雕像

(三)伟大的心灵与美好的情感相得益彰

参观罢南通博物苑,张謇故里等地,官方并没有对他的感情有过多说明。我在参观关于张謇支持南通女子师范学校沈寿主持的绣工内容时,发现沈寿面容姣好,忧郁的眼神又带着一丝迷梦喜意,嘴角处有一抹令人觉察不到的俏皮。对于这张穿越百年的老照片,我只是概括为“清秀漂亮”;再者我有一丝疑惑,就是她临死之前口述刺绣技法的这本书《雪宧绣谱》,竟然是张謇这个日理万机的大忙人亲自逐字逐句记录的?然而我也就点到即止存疑而已。

在回酒店的路上,手机里弹出张謇与沈寿的情感故事悱恻缠绵,令人动容。沈寿前半生因为慈禧献寿礼而得到一个“寿”字,实际上却是折了自己和孩子的寿换来的。张謇对她“发乎情止乎礼”,用情至深。张謇是一名伟大的人,有一段与他匹配的美好感情也是相得益彰的事情!

南通博物苑


03
燕子寻春柳,常熟/常念/常来/常看

检讨完自己的无知,说点高兴的事吧——出游前,我问蜜友蝴蝶,既然去江苏,我们着装也应景一下吧?我随手选了两款旗袍,与蝴蝶同时下单,赶在出发前收到货,洗熨好,可以粉墨登场了!

多亏同游的复旦大学才女特别擅长人物摄影,我们一对蜜友才有机会留下这么多合影。

出游前搭配服装是一件颇有情趣的事情,锦上添花,何乐而不为?


最后一天,蝴蝶的师兄、诗人陆子驱车从南京赶来常熟,陪我们同游常熟,共同度过喝茶、读书、赏花、购物的一天。从他朋友圈盗得诗一首,作为此行卷尾曲,只觉得余音绕梁,久久不散——

《柳丝》

柳丝
在春风里
轻轻
轻轻地
摇曳
像是
饮过
春天的酒
微醺了
两只燕子
飞过她
身旁
好奇地
看了她
一眼


 点击下方图片,与我们探索世界 



 往期游学视频 


点击上方公众号,获取更多活动信息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近期游学汇总

大家谈culture
「大家谈文化」主营业务为名师主导的文史、地理、建筑、文化等主题游学,由一批作家、地理学者、历史学者、古建筑专家等带队主讲。同时为个人和机构定制研学、游学路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