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沧桑:他们惺惺相惜,却最终分道扬镳

文摘   2025-01-01 15:36   北京  

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化名人,完全可以用群星闪耀来形容,如鲁迅、胡适、陈独秀。不过,放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来看,他们只能算“非典型”——站在东西交汇的时间节点,扛起启蒙与救亡的大旗,成为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者。

然而,中国文化中最典型、最普遍的知识分子其实只有一类——儒家知识分子。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非“最后的大儒”梁漱溟莫属。

近代以来的政治家,如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他们虽也风云一时,但也只能算政治家中的“非典型”,中国历史文化意义上最典型的政治家——强势而能敏锐洞察底层意识者,非毛泽东莫属。

那么,当20世纪最典型的知识分子、以“硬骨头”著称的梁漱溟,与最典型的政治强人毛泽东“相遇”,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其结果又意味着什么?对这一问题,剖析最深刻的,当属钱理群的《岁月沧桑》一书。

▍他们曾有“共同理想”

众所周知,梁漱溟和毛曾是密友。两人同岁,又是北大同门。早年,毛泽东岳父杨昌济在结识梁漱溟后,因为其爱好阳明心学,特意将其介绍给毛泽东,然而两人交际不多。

1938年,梁漱溟来到延安,受到毛泽东热情接待,两人先后两次彻夜长谈,第一次是探讨抗战中的中国前途命运,第二次是探讨农村问题。两人的友谊和理念冲突,也就此种下。

1949年后,梁漱溟对毛泽东创造的奇迹深感惊叹:“一个全国统一稳定的政权竟从阶级斗争中而建立,而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曾估计它一定要陷于战斗混战而没有结果的,居然有了结果,而且结果显赫,分明不虚。”

让以“狂狷而求真”自居的梁漱溟触动的,绝不仅仅是同毛的个人友谊,而是某些共同理想:

 他们有共同的民族救亡理想:追求“全国大局的稳定统一、国权树立”,让中国获得“建国、发展、走上坡路”的机会。在梁看来,这是中国的“大问题”

 他们有共同的革命理念:关心最能代表大多数的农民问题,和“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在梁看来,这是中国的“真问题”;

 梁高度评价党的战斗力和历史意义:是一个有着坚定信仰、严密纪律、高度统一的政党,既有组织,又引入了团体生活,还是一个高效的“武力主体”,解决了中国的“大问题”和“真问题”。

其背后,则是中国儒家传统知识分子在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力图改变自身、适应时代,又渴望将革命秩序与传统文化秩序重新融合,所做出的历史性努力。


▍他们惺惺相惜,却最终分道扬镳

在1953年和1974年,梁漱溟先后两次公开顶撞毛泽东,考虑到其时代背景——研究者甚至认为这是建国以来“仅此一例”,可见梁的铮铮风骨。

◎ 政治理想,让梁漱溟“以卵击石”,他直言农民革命背后,是国家发展总路线中的“城乡剪刀差剥削”,甚至痛呼“工人在九天之上,农民在九地之下”,这深深刺痛了毛——“他比党更能代表农民,难道还不滑稽吗?”

◎ 儒家情怀,让梁漱溟幻想以革命“开万世太平”,建立安居乐业、“消除斗争”的大同社会。然而,毛认为中国人之所以散漫,是因为喜欢调和,不习惯斗争,而不断斗争才是革命的本质。

◎ 梁漱溟推崇“党的战斗力”,希望知识分子能在革命中扮演“有用角色”。到晚年他才看懂,“党的战斗力”来自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哲学:通过不断地和外部敌人、内部敌人的持续斗争,让组织更纯洁、更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叙事中,知识分子无法避免的“成为敌人”,从“争取和团结”,到后来的“斗争和改造”。

然而,更令人惊厄的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梁敢于当面挑战毛的权威,甚至迎来了“梁漱溟反动透顶”的评价,却并没有遭遇政治厄运,背后原因,如果不读《岁月沧桑》,就很难上升到“20世纪中国最典型的知识分子与最典型的政治强人”的层面去理解根本原因。恐怕只能停留在揣测与猜想,事实上,网络上的很多文章,甚至市面上的很多书,就是揣测与猜想。


当儒家的政治理想,撞上20世纪的革命叙事

在梁漱溟眼里,知识分子的理想和使命在于文化,无论是作为封建主义的传统文化,作为资本主义的西方文化,还是作为修正主义的苏联左翼文化。然而在那十年中,他痛心的目睹了各种文化的毁灭。

他终于明白,在最底层的逻辑、信念甚至审美上,革命的逻辑,同知识分子的理想有根本差异,无论二者曾有多少共同理想也无法弥合裂痕。

这也决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无论对革命的态度是反对、中立还是支持,只要态度是真诚的而非“世故”的,结局都大同小异,其中的真正原因却很少有人看懂。

 点击下方图片,与我们探索世界 


 往期游学视频 


点击上方公众号,获取更多活动信息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近期游学汇总

大家谈culture
「大家谈文化」主营业务为名师主导的文史、地理、建筑、文化等主题游学,由一批作家、地理学者、历史学者、古建筑专家等带队主讲。同时为个人和机构定制研学、游学路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