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的姓名、电话、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甚至照片,都被公开在网上,你还会有安全感吗?当无数陌生人对你进行全天候电话轰炸时,你是否会感到害怕?
2024年4月,杭州市临安区检察院检察官审查案卷材料
“开盒”是网络黑话,指通过黑客技术等,盗取特定或不特定人群的身份信息、家庭住址、电话、学校、工作单位、银行卡等信息,并将信息公开发布在网上。被“开盒”人由此可能受到陌生人的侮辱、谩骂,乃至威胁人身、财产安全。因在网上“开盒”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10月28日,公安机关将周某、唐某等人移送至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小雨(化名)是一名女网红,2023年12月,她收到“粉丝”发来的私信,得知自己的个人信息被发布在某聊天软件上,还被附带评论了一些变态的内容。“粉丝”告诉小雨,她被“开盒”了。
从那天以后,她经常收到骚扰信息和电话,还有人在她直播间里发评论进行威胁,扬言要到她的住处找她或者把她的真实地址发到网上。“这些骚扰信息已经让我和家人无法正常生活了,为此,我们搬了家,还准备把房子卖掉。”因为这件事,小雨的精神状态落到了谷底。
“小雨”并不是唯一的被害人,和她一样的还有多名女性网红,因为被“开盒”,她们生活在不安与恐惧之中。直到2024年3月,周某、唐某等人被杭州市公安局临安区分局的民警抓获归案,“开盒”的秘密才水落石出。
在人前,25岁的周某从事舞台美术和皮影制作,在人后,他是某聊天软件上三个社交频道的管理员。2023年10月,他通过各种手段扒出各类网红、热点新闻人物的个人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发布在频道中,以此吸引更多人关注频道。“随着关注度越来越高,也会有些人私信我,让我帮忙查特定人员的个人信息。”周某交代说,帮忙查询一次,他收费20元至200元不等。
由于该案属于新型网络犯罪,案情复杂,取证难度大,接到公安机关邀请后,临安区检察院立即组成办案团队依法介入。在了解前期初查情况后,该院与公安机关召开联席会议,提出侦查应围绕三个核心问题进行,即犯罪团伙的组织架构、被害人数、“开盒”信息类型及数量。
因犯罪团伙利用境外聊天软件作案,无法调取后台数据,只能通过登录犯罪嫌疑人账号的方式获取,办案组要求证据的固定需严格按照“电子数据+取证过程同步录音录像”的方式进行,确保侦查取证的合法性。
经侦查查明,周某、唐某等人共计“开盒”1800余名明星、网红、新闻热点人物,以及“定向开盒”的普通群众,传播公民个人信息数万条。4月3日,公安机关以犯罪嫌疑人周某、唐某等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提请临安区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
办案检察官第一时间全面审查证据,发现周某、唐某等人虽已到案,但该案是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犯罪,时间跨度长、涉及人员多、案情复杂,而且部分同案人员仍逍遥法外。为此,该院向公安机关制发继续侦查提纲。
办案检察官胡秋玲表示:“虽然犯罪嫌疑人在审查逮捕阶段自愿认罪认罚,但考虑到案情重大复杂,尚有同案犯未归案,事实尚未全部查清,赃款尚未退出,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仍具有社会危险性。”
4月10日,临安区检察院以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批准逮捕周某、唐某。检察官在对刑事犯罪进行审查时,发现该案存在侵害不特定多数人个人信息权益的情形,及时向公益诉讼检察部门移送相关线索。近日,该院对周某、唐某侵害公民个人信息权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立案。
注:文中涉案人物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