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子湖即长湖。据《湖北江陵县乡土志》记载,自丫角庙 西行逆豉湖、玉湖、象湖,与草市河、城河相通,达江陵城下; 自丫角庙东南行经项家口,过三湖、红马湖,经铁匠沟、易家 口、高家口入白露湖。自要口分出的北汉则北折经王东港至鲫鱼口 (今积玉口) 入荆门界,注入与长湖相连的借粮湖,上通沙洋镇。其在荆门州 境称“白石港”,又称“小荆河”,即今荆门境内之西荆河。乾 隆《荆门州志》卷6《山川》“白石港"条称:“州东南一百四 十里阳村,发源沙洋,由鄢家口、邮递桥、经邓甲洲出么口。”
此言白石港源出沙洋,则其初必与沙洋之汉江分水有关,它很可 能就是古杨水故道的一部分。其水南流,实际上是西荆河的源头 之一,而非其分流。
因此,西荆河之正流应当是自周家矶经高家场、张么嘴、要 口,西至丫角庙,进而与江陵城相通的河道,这可能也是其“荆河”之称的来历。这条河道西南通江陵城,进而得与长江 相连;东北经田关、夜汉口,西北经白石港至沙洋,均可与汉水 相通,因而是江汉间水路交通的便途。《湖北江陵县乡土志》云:“此水北通襄河,凡商贾之往来于荆、潜、天门等处者,概 由此运行,故花布、盐、糖及一切杂货等类,由此经过者颇多。”
西荆河的分水支流主要有龚家渠(下分为熊口水和腰河口水)与浩口河两支。浩口河自张么嘴分出,南流至浩口,与自 西来之杨家河汇,流迳下尾粮河,入江陵境后,经土地口东南流 经张金河、长夏河入白露湖。龚家渠则在周家矶稍东处分出,亦 为南流,在刘申口附近又分为两支:一支东南流迳深口、熊口 (今江陵北熊口),入江陵境,称“熊口水”;一支西南流过马家 场、红碧則入江陵境,过龙湾市、小河口,称“腰河口水”。
二水均南人白露湖,西荆河诸支流入江陵者亦统称为“襄水”、“汉水”。康熙 《荆州府志》卷4《山川》江陵县下“汉水”条称:“由诉口分 入,合杨水、湖水而东南流注于江。十里九湾,郢、沔之间潴为 泽薮,皆汉之漾也。”道光《楚北水利堤防纪要》卷1《江陵县 水利堤防记》亦云:“襄水自潜江泽口入长湖,逆灌草市;顺流 从直路河、府场河入监利、沔阳境,出青滩、沌口。”
西荆河水 既入江陵、监利诸湖,乃成为“四湖水系”的来水,经由大马长川、长夏河、柴林河入洪湖,或经新滩口入江。故前引光绪十 四年裕禄、奎斌《会査万城堤土费暨吴家改口情形疏》中述及 西荆河源流说:“西荆河由田关而入江陵、监利诸湖,经沔南 之柴林河、小港汇洪湖之水,以达于汉阳之新滩口而注之江。”
咸、同以前,夜汉口(泽口)分水本以西荆河为主流,而 以东荆河为支流。据光绪十四年六月湖北藩司的调査报告,“吴 家改口未决以前,水由大泽口倒漾而入,宣泄襄河之水不过十之三分,由田关而入桑湖、碟子湖者约一分七、八,由杨林关而入 中府河者约一分二、三”。
也就是说,在吴家改口之前,泽口 分水出西荆河者比出东荆河者为多。但吴家改口以后,改口分流 之水大增,大溜直冲杨林关而下,主流遂改由东荆河而出,田关 以下之西荆河则逐渐淤浅。光绪五年,田关附近居民 又在田关兴筑土挡,更使进入西荆河的水流受到阻挡,水势乃更 向东荆河偏入。由于西荆河来水渐少,由周家矶稍东处南下的 龚家渠及其下游分支河流熊口水与腰口水乃渐形淤浅并终致绝 流。
光绪五年成书的《潜江县志续》卷10《河防志》称龚家渠 已“尽成高壤”,熊口水与腰口水只余河形而已;至光绪末年成 书的《潜江县志稿》“山水”部分在述及西荆河源流时,只是说 “自田关西折一支为西荆河,十五里至周家矶,三十里至要口, 八里至三汉河,分南北汉:南四十里至丫角庙交江陵境,北交荆 门境。又自周家矶南流为浩口,十五里为土地口,达江陵、监 利,皆可行船”,根本未提到龚家渠及熊口、腰口水,说明这条 分支已淤塞不通。
西荆河在堵塞之前,如长湖水位高,一部分水量经西荆河流入东荆河,可部分减轻长湖南岸农田的威胁;但若遇汉江、东荆河大水,洪水从田关河口可倒灌入西荆河,对江陵、潜江亦会构成巨大威胁。民国20年6月8日,汉江大水。东荆河右岸多处溃口,西荆河北岸谢家剅、南岸曾晓湾等处亦有溃口,仅潜江县就淹死了2800多人。年底,贺龙以水作兵,率领部将西荆河口堵塞。从此,东荆河不再向西荆河倒罐,西荆河成为了内荆河水系。
原两沙运河的上段(或称此段上西荆河),经扩挖改造,在牛马嘴附近注入田关河,全长41km(其中荆门境内27km,潜江境内14km),仍起排水作用,但航道功能已经不复存在。西荆河口堵塞以后,原本有一部分可由田关排入东荆河水量的便全部流向了下游的三湖、运粮湖一带,加重了这一地区的内涝灾害。1960年破堤建闸,将田关至刘岭的原西荆河进行了改造(裁弯取直,扩挖),全长30km,称为田关河。原西荆河遂废。
竟陵浪人,生于雁叫街,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浪迹天涯。
转发是最大的支持,恭请转给更多人看到!
竟陵浪人,生于雁叫街,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浪迹天涯。
转发是最大的支持,恭请转给更多人看到!
延伸阅读 从“顾全大局”到“以邻为壑”|明清天门泗港及大、小泽口的开塞之争
从“顾全大局”到“以邻为壑”|明清天门泗港及大、小泽口的开塞之争
欢迎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欢迎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点在看,时来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