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录于《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化》2024年第4期,目次55
摘要:农广校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不仅提供知识和技能培训,农广校还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农村管理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创业人才。通过针对性的培训和教育,这些人才能够更好地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
关键词:职业教育;乡村人才;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农村人才是强农兴农的根本[1]。中国农业正加快由传统向现代升级,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农民队伍,意义重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要是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振兴。
1
大理州农广校农村人才培养的现状
据大理州统计局关于大理白族自治州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初中毕业生38131人,普通高中招生22700人,各类中高等职业教育招生4081人[3]。数据显示每年有近一万多初中毕业生无法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而进入社会,同时每年还有大量的返乡人员回农村创业。
1.1 招生现状
大理州农广校自1986年成立以来,全州十二县市农业局开办了农广校。37年来,全州农广校累计培养了大中专学历教育学员5236人,其中中专学历教育学员3053人,近5年来招收中专学员153人,毕业学员40人,各级农广校培训农民4万多人次,有6384人次参加了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的培训,目前有108名中职学员在校学习。
1.2 原因分析
大理州农广校中职教育人数下降的原因:一是很多人认为高素质农民是家庭经营的基石、农民合作社的骨干、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中坚力量,也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因此把高素质农民培育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抓,错误理解了做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就是落实了农村人才的培养;二是由于大理州农业基础薄弱,农业增收的后劲不足,农业的投入不断增加,导致从事农业的意愿不强;三是大理州各级农广校在经过历次的机构改革过程中有的学校被合并,目前仅有5个学校是独立的,对承担农村人才的培养工作可谓是担子重、压力大,各级政府应加强农广校体系建设;四是各级农广校在办学过程中,创新进取动力不足,创新意识不强,仍然停留在以课堂教学为主,导致学员参与学习的意愿不强。
正确理解高素质农民培育与农村人才培养的关系
2.1 简单用农村技能人才培养代替农村人才培养不可取
现在很多地方把与高素质农民培育与农村人才培养合二为一,二者有交集,但不能简单替代,人才的要素性、市场性更强。 高素质农民培育是面向广大农民,培育的普惠性、社会性更强,通过普及性培训,提高全体农民的技能素养、素质素养,确保有人种地、有人兴村。农村人才培养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建设的需要,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持。
2.2 农业农村人才培养是面向关键少数人
通过对乡村创业兴业、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带头人等急需紧缺人才进行集中培养,目的是迅速补齐人才短板,引导人才向乡村配置。人才培养是农民教育的重要任务,农民教育是农村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手段,是做好人才培养的基础,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能混淆,不能替代。随着全面乡村振兴工作的进一步实施,大量返乡农村青年创业热潮方兴未艾,迫切需要帮助他们熟悉农业产业特点、补齐农业知识短板,提高他们的创业成功率,带动更多人才回流农村。
加快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大理州各级农广校要严格执行2019年8月19日施行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中提出的要求“各级党委应当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造就更多乡土人才”[4]。农民教育作为整体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的长期性、基础性工作,迎来新使命、新挑战、新任务。农民是农业的主体、农村的主人、“三农”的根本。高素质农民“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代表中国农业的未来。
3.1 准确把握培养目标思路
在培训中要准确把握高素质农民培养目标思路,以满足农民需求为核心,以提升培育质量效能为关键,根据乡村振兴各类型人才的需要,加快培养与产业需求相对接、与农村发展相适应,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把农民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以助力农民成长、成功、成才为最大成绩。
3.2 坚持做好农民中职教育工作
深入实施“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以中央校《关于开展农民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为契机,抓牢巍山县农广校作为全国农民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县的试点工作,在工作中要依托本地优势产业发展特色中职教育,围绕本地核心产业开发多方面教学资源,要从师资、场地、内容、形式等方面入手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与模式。
抓实农民培训的工作,增强核心竞争力
在农村人才培养、农民教育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培训工作,增强大理州农广校体系的核心竞争力,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4.1 因地制宜深度融合
推进中职教育与高素质农民培训相衔接,让高素质农民培训成为中职教育的一部分,中职教育成为培训的有效延伸和强化,应将两者融为一体,成为培养高素质农民工作的两个阶段。
4.2 深化认识创新发展
要深化农民教育教学内涵建设,发挥中职教育在乡村人才振兴的基础保障、前瞻引领作用,建立健全实用管用、方便农民、引领提升的教育教学措施,更好符合一线从业者学习特点和职业发展规律,坚持系统观念,统分结合推行各项改革措施,整体性集成式提升中职办学效能。农广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熟悉农业、了解农民、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专业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3 创新教学方式
在教学设计创新性、教学实施规范性、教学服务精准性上要形成“一县一方案、一班一计划、一年一调整”的教学计划,制定执行机制,实现计划实施从静态式向动态灵活式转变,强化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力度,通过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农民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开展多元化培训,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4.4 充分利用本地优势
吸收本地土专家、田秀才,让他们成为爱乡亲农的师资队伍,同时积极推进现场教学点的建设,与本地企业、农民合作社合作建立田间学校,不断在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中形成一批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典型,成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和“领头雁”。农广校应与农业产业紧密结合,推动教育培训、科技推广、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和创业机会。
结语
大理州农村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培养高素质农民人才队伍,是人才培养工作者共同的使命和责任,要集众智、汇众力,努力开创高素质农民人才培养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论“三农”工作》2022年6月
[2]中共中央《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2019年8月
[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4]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大理白族自治州统计局.大理白族自治州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23-02-20)[2024-03-10].http://www.dali.gov.cn/
作者单位: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大理州分校大理州农民教育培训中心
http://www.nygcjs.cn/cn/article/doi/10.16815/j.cnki.11-5446/s.2024.11.055
2025年出版12期,刊号:CN11-5436/S。
邮发代号:82-133
订阅方式:编辑部直接订阅
订阅地址: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41号
邮编:100125
订阅电话:010-59195603
订阅及投稿邮箱:nyxxh201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