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无人机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科技   2024-11-05 12:36   北京  


本文收录于《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化》2024年第4期,目次29


摘要: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主要是在传统的玉米间混大豆、玉米间套甘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应用宽窄行田间布置方式,发挥边行优势,促进玉米大豆带状间作套种,年际间交替轮作,形成一种适应机械化作业、作物间和谐生长发育的一季双收种植模式。但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应用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各类病虫害,对玉米和大豆生长发育带来较大影响。因此,该文主要针对植保无人机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措施展开了探究,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植保无人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病虫害防治;应用

科尔沁地区大力发展“大农业”,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实现科技和质量兴农,不断扩大玉米大豆复合种植面积,提高种植产量,并积极创新农业集约化、科学化模式,以智慧农业为目标,解决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种植品质低、劳动生产率和科技含量低等问题。以往,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农民每日最多能够喷洒30亩地,而应用植保无人机之后,30分钟即可完成30亩地的喷洒工作,与人工喷洒相比作业效率提高了40倍,充分体现出植保无人机效率高的特点。植保无人机应用过程中,利用智能操控方式,合理控制喷洒工作,确保农药喷洒精准度,减少漂移风险,并在低空喷药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植保无人机的应用更加满足各个地区施药差异性需求,其容量大,农药承重达到10 kg,操作简单,农药喷洒效率高,进一步提高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水平,实现增产增效的目的。

  1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全过程的病虫害防治


1.1   种植前期病虫害预防

植保无人机具有摄像功能,动态化监控种植区域内的玉米和大豆生长情况,提前预防病虫害,减少对玉米和大豆种植产量、品质的影响。植保无人机的应用,动态化监测玉米和大豆生长情况,准确预测病虫害发病时间,保证药剂投入的及时性、有效性,增加玉米和大豆产量。如:玉米生长发育中应用植保无人机监测,发现玉米植株、心叶出现矮化和未开等现象,需要种植人员合理应用防治对策,减少病虫害发生概率[1]。      

1.2   病虫害发病期防治

植保无人机的运用,可以准确判定玉米和大豆病虫害详细发病位置,检查作物生长情况,明确病虫害发病阶段。当病虫害发生对玉米、大豆生长未产生较大影响时,种植人员合理运用植保无人机针对发病位置均匀喷洒农药。该种方法无法彻底治理病虫害,但是能够减少病虫害对玉米、大豆的不良影响,清除病株。例如:科尔沁地区在病虫害发病期进行防治的过程中,选择风力三级以内,温度在12~30℃,相对湿度大于40%的气象条件施药,并选择可溶液剂、水乳剂、微乳剂作为植保无人机专用剂型,在大田作物病虫害防治中,控制施药液量每亩1~3 L,最佳飞行速度为每秒3~4 m,高度控制在离作物冠层1~4 m。同时,病虫害防治中,选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保持其起降作业和人员间距大于10 m,单旋翼植保无人机起降作业和人员间距在15 m以上,保证施药安全。

1.3   病虫害发病后期防治

植保无人机运用完成农药喷洒工作,关注田间玉米和大豆生长情况,明确药剂喷洒对病虫害防治是否有效,采集和整合病虫害防治中产生的信息数据,整理成档案,制定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策略[2]。例如:2023年8月,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地病虫害发病后期防治中,投入4台植保无人机,装载叶面肥,喷施在大豆苗上,促进其秧苗健壮生长、多结荚。每架植保无人机喷洒肥料的工作效率相当于60个劳动力,每台植保无人机装载40 L叶面肥,同时使用16台植保无人机,每天作业大约在2万亩。无人机喷药过程中,实现药液高度雾化,更加均匀喷洒叶面上,有效预防蚜虫、负泥虫等病害。

2

保障措施


2.1   完善安全生产制度

结合植保无人机施药工作,要求工作人员佩戴手套和口罩等,做好防护工作,并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在施药过程中遵循顺风施药原则,将上风位置当作施药点,保证农药喷洒的精准度。当风向发生变化时,应当以风向变化为参考,针对性调整植保无人机飞行方向和路线,保证其飞行的安全稳定性,同时在明确喷药时间时,选择早晚喷药,控制植保无人机飞行高度,保持高度在1.8~2.5 m,提高农药喷洒效果。

在植保无人机应用中,合理控制喷药速度,防止由于作业速度较快,出现雾滴漂移现象。无人机飞行速度较慢的情况下,降低喷幅,使雾滴均匀性下降,影响无人机喷洒效果。因此,合理控制无人机速度,保持每秒3~6 m,按照行业喷幅标准,控制行距,避免漏喷,提高农药喷洒效果。完成农药作业之后,及时清洗喷药设备,防止污染水资源[3]。

植保无人机作业区域,应当预留行走路径,便于人员操作,保持路径远离人群,根据实际操作,及时发现无人机浸水、坠落等现象,做好维修和养护处理工作,通过测试安全之后再次飞行。另外,结合无人机性能、油量、电量,合理选择飞行距离,在出现油量和电量不足的情况下,及时补充,防止出现坠机事故。

2.2   做好地形勘察工作

植保无人机应用之前,要详细观察区域地形和地貌,做好勘察工作,综合判断无人机应用的可行性,确定无人机应用范围,了解种植区域内的玉米和大豆种植情况,在地形图内标记建筑物、障碍物。

统计数据之后,将其上传到植保无人机配套APP中,保证其能够完成路线规划,根据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区域内,做好施药工作,减少无人机安全事故的发生。植保无人机应用中,保证其结合各项信息数据,制定安全航线,制定飞行方案,精准开展施药工作,同时结合玉米和大豆病虫害的实际情况,确定无人机运行时间和作业对象,制定合理的植保无人机起降点,提高植保无人机作业的科学性。

2.3   合理选择药剂

植保无人机主要运用低容量喷雾作业,精准控制用药量,提高用药、喷药效果。结合种植区域内玉米和大豆病虫害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和配置药剂,保证用药的准确性,提高无人机飞行效果。植保无人机作业喷雾较小,避免选择粉剂类,防止堵塞作业喷头,缩短水泵使用寿命,选择水剂和悬浮剂,提高植保无人机作业效果。

严格按照行业要求,稀释处理药物,合理配比药物,禁止应用毒性较强的药物,避免出现人员中毒等现象,同时要以行业、药物安全操作规范作为参考,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控制二次稀释法操作,拓宽配药空间,提高配药的准确性,保证操作的安全可靠性,减少人员中毒风险。另外,按照技术要求选择药剂、配置用药比例,保证用药配制精度,有效减少人员药剂中毒问题的出现,并保证植保无人机药剂喷洒作业操作的安全规范性,充分发挥植保无人机的应用优势,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

  3

总结


植保无人机属于一种新型无人飞行器,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运用,能够有效防治玉米、大豆病虫害。合理应用导航飞控、地面遥控等方式,有效喷洒药剂、粉剂,优化农药喷洒环境,提高农药喷洒的精准度,节约人力和物力资源,降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成本。基于植保无人机应用,制定科学合理的玉米、大豆病虫害防治措施,充分发挥植保无人机的优势,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安萍,冯璟,潘国玲,等. 大荔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害全程综合防控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2023(2):36-36.

[2]魏清荣. 植保无人机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中的实际应用[J]. 农业工程技术,2023,43(2):55-56. 

[3]康征.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与病虫害防治[J]. 吉林蔬菜,2022(2): 134-135. 



作者单位:科尔沁右翼中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下载链接




http://www.nygcjs.cn/cn/article/doi/10.16815/j.cnki.11-5446/s.2024.11.029




扫码关注我们


《农业信息化》杂志





  2025年出版12期,刊号:CN11-5436/S。

  邮发代号:82-133

  订阅方式:编辑部直接订阅

  订阅地址: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41号 

  邮编:100125

  订阅电话:010-59195603     

  订阅及投稿邮箱:nyxxh2015@163.com




农业信息化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指导,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杂志、网站、新媒体同步运营。定位于服务政府、面向市场,承上启下搭建政府、科研、学术界、企业和农民终端用户之间的桥梁,为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