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供应链金融的广阔领域中,国企凭借其资金、资源及政策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始终在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宛如经济舞台上的核心支柱。然而,在实际的供应链合作过程中,贸易风险的管理却成为了国企面临的一大难题,如同一片乌云,给国企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
国企作为国家资本的代表,在供应链金融项目决策及风控模式上,往往呈现出对风险的高度敏感与强烈规避倾向,尤其是涉及大额资金的项目。不少国企项目负责人声称已实现 “零风险”,或表示风险已成功转嫁给交易对手,仿佛已在风险防控上筑起了铜墙铁壁。但实际上,风险并不会因这种主观的认定而消失,它如同幽灵一般,潜藏在市场的波动、供应商的变数、客户的信用状况、政策的调整乃至不可抗力等诸多因素之中。
任何供应链项目的实施,从本质上来说都意味着一定程度的风险暴露。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市场,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充满了变数。以预付账款为例,可能会遭遇供应商违约、货物损坏或发货延迟等问题;即便采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方式,也难以避免质量不合格、物流受阻、法律纠纷或突发政策风险等情况。尽管从理论上讲,这些风险可通过合同条款进行转移,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合同执行的难度以及执行力的差异,许多潜在风险并未得到真正有效的转嫁。据《2023 年中国供应链金融报告》显示,约 38% 的国企在国际供应链交易中,预付款项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最为突出,且因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导致其供应链融资项目的风险暴露比例偏高,特别是在海外供应链环节。由此可见,“零风险” 更多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管理目标,国企在实际操作中,应通过数据监测和风险控制手段,尽可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影响程度。
深入探究国企过度追求 “零风险” 的原因,不难发现其背后是由特殊的所有制结构、监管机制以及决策逻辑所决定的。在国企体系中,特别是市属国企与央企,管理层承受着来自政府、上级领导以及社会舆论等多方面的巨大压力。鉴于国有资本的特殊性质,一旦出现财务风险、项目损失或违约事件,相关责任人往往会面临严格的追责,甚至可能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因此,国企的管理者和决策者为求稳健,往往会选择 “保守策略”,竭力避免一切潜在的项目风险。
从根本上讲,国企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尤其是那些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国企,一旦发生风险事件,不仅会冲击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还可能对政府的公共形象和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此外,国企负责人所面临的责任体系较为复杂,层层追责的机制使其在决策时如履薄冰,对任何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决策都极为谨慎。在 “委托 - 代理” 关系中,国企管理者作为 “代理人”,受上级或政府部门的 “委托” 管理企业,其职责不仅在于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更要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的风险偏好普遍较低,以规避因风险暴露而引发的责任追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营企业通常拥有更为灵活的决策机制,能够承受较高的风险以追求更高的收益,其决策模式与国企存在显著差异。
然而,国企过度追求 “零风险” 的做法,却容易引发一系列潜在危害,暴露出诸多不容忽视的管理漏洞。在过度强调风险防范的同时,国企往往容易忽视对风险的有效控制,进而陷入一种看似 “无风险” 实则 “高成本” 的困境,最终对项目的整体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例如,某市属国企在贸易项目中,因过度强调合同条款的严格性,推行过度的 “风控” 模式,导致项目推进缓慢,引发合作方不满并违约。尽管合同中设置了保险、担保等措施,但由于过度依赖合同,忽视了供应链关系的建立与沟通,使得项目执行难度大增,原本可控的风险逐渐失控。
这种过度依赖风控体系的 “风险规避过度” 现象,还会使国企的决策风格趋于保守,中高层管理者因担心承担责任,在面对决策时往往选择避开所有可能的风险,不敢做出具有创新性但可能带来收益的决策,从而错失良好的商业机会,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在实际业务操作中,过度规避风险还容易使管理层产生 “逃避责任” 的心态,宁愿放弃项目也不愿被追责。过度依赖无风险的合同条款和机制来规避责任,会削弱公司整体的风险感知和风险管理能力,使其在面对突发风险时难以有效应对。
面对供应链贸易的复杂多变,国企必须正视风险,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手段,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具体而言,国企需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以便及时洞察潜在的贸易风险;同时,要依据风险评估结果,设定合理的风险容忍度,避免陷入 “零风险” 的误区;此外,还应改革和完善追责机制,在保障国有资产安全的前提下,激励业务发展与创新。关于如何构建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可参考相关文章,如《供应链金融合规风险管理的关键举措》《供应链金融企业如何构建坚不可摧的风控体系》,其中详细阐述了建立风控体系及规避业务风险的具体举措 。
总之,国企供应链贸易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且充满挑战的课题。国企在追求稳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打破 “零风险” 的幻想,勇敢地正视风险的存在,借助科学的风险评估与管理体系,提升自身的风险应对能力。唯有如此,国企才能在理性权衡风险与收益的基础上,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复杂多变的供应链环境中保持强大的竞争力 。
改编自 物流与供应链金融 原作者:醉卧青山
融贸通联合全国各地多家国企央企提供 煤炭,钢贸,化工品及多种产品供应链金融服务 ,为银行及专业供应链公司提供金融科技服务,为实力企业提供钢材,化工,有色大宗贸易撮合,提供行业社群服务。欢迎实力资金企业,优质项目方参与我们付费专业微信群(群费 300/位) 。联系人 HENRY 微信号 kmart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