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把企业做小!
文摘
财经
2025-01-16 21:52
北京
这一年的不容易大家都是感同身受,活下去依然是不少企业的目标,但也依然有企业在成长,在增长,在交出历史新高的答卷。2024年12月31日,郎酒在全体经销商大会上宣布:2024年回款、出货均创历史新高。这也是它2022年进入200亿俱乐部之后连续第三年再创新高。郎酒是中国名酒,1984年的评酒会一共有两个酱香品牌成为中国名酒,一个是茅台,另一个就是郎酒。5年之后的又一次评选,也是目前为止的最后一届名酒评选,这一格局被继续保持。郎酒用10多年的时间、200多亿的资金投入,在赤水河左岸,茅台对岸打造了中国白酒第一庄园,以“生长养藏”做出独一无二的庄园酱酒,以世界级庄园和世界级眼光,践行极致品质、极致品牌、极致品味的三品战略,将品质、品牌、品味不断推向新高……但在当前大市与大势之下,这些恐怕都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而现在的环境,必要条件只能上牌桌,充分条件才是赢牌的竞争点。郎酒赢得竞争的充分条件是什么?我以为是不断地把企业做细做小,是把目标分细、把事情和组织做小,把增长建立在细小上。从董事长、总经理到一线管理者,郎酒把这个事情做到了相当的极致。一座庄园一出手就是超过10平方公里之宏大,明确要成为世界10大名酒的郎酒,是善于“做大事、布大局、造大势”的,但从董事长、总经理开始,却又都是善于且追求把小事做到极致的。他们不是那种天天画蓝图搞战略的人,而是一个庄园一建就是10多年且至今还在建,是一张蓝图一做就是好多年的人。宏大的郎酒庄园,震撼人心的是其宏大,但真正打动人的却是无数的细节和小事。郎酒也是我见过的中国最有细节也最洁净有序的企业之一,可与之媲美的,目前为止我还只见过华为等极少数。发展企业的过程中,郎酒董事长汪俊林喜欢讲的是,一条战略,几条战术,十倍执行,百倍坚持;他说,企业要聚焦,要极光穿透钢板,而不是能力有限却去阳光普照。聚焦、穿透的前提也是要做细做小。总经理汪博炜喜欢用的词是,一点点,再多一点点。1月15日的郎酒品牌年会主题,一个拼字后面,不是腾飞、超越之类的豪言壮语,而是:他说,2024年的新高是对品质、品牌和品味,又向前推进了又一公里,2025年要坚定地继续向前,向前一公里。郎酒如何把增长建立在细小上?其经销商体系建设就是个例子。经销商是白酒企业业绩实现的关键,也是真正的一线。2024年,汪俊林、汪博炜应该是带队出了这些年以来最多的差,跑了最多的城市,见了最多经销商的一年,也是其高层管理者离炮火最近的一年。尤其是下半年,汪俊林、汪博炜几乎不是在见经销商,与经销商并肩作战,就是在前往经销商的路上,包括深入一线门店,跟店长、店员一起探讨,怎么让消费者体验更好一点点,怎么卖得更好一点点。这种广度、深度和颗粒度,让郎酒将其“厂商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变成以“一商一策”的差异化举措,让每个经销商都得到最有效的支持,进而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地开展工作,继而实现增长。一家年销售几百亿甚至更大的企业要增长,也就是要一年多出十亿、百亿,甚至更大的数字,越来越存量竞争的环境下,蛋糕就那么大,争蛋糕的人越来越多,而且人家也不弱,到哪里去找这十亿、百亿,乍一看,都挺难的,甚至不现实。但换个角度,这个店去年卖了10万,今年能不能卖12万,甚至更细小一点,这个店去年一周卖10瓶,今年能不能一周卖12瓶,这个增长好像就没那么难,也更有信心和方法去实现了。毛主席说,要把支部建在连上,现在的企业,得把增长建立在最小的小组上。请注意,不是每个人,而是小组。事要人干,更要能人带头干,每个人都需要有个负责人,有了小组就有负责人。非常时刻,董事长、总经理要直接决定小组长的干劲和干法,小组长的干劲和干法,会决定这个企业是增长还是负增长。2025年的竞争,恐怕不会更小,只会更大。做细、做小,把增长建立在小组上,依然是有必要的办法。一个目标整体上看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但不断分解不断分解,一分为二一分为二,它或许就变成若干平凡人都可实现的平凡小目标了。所谓奇迹,往往都是平凡的汇聚,是分解与合力组成的化凡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