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沉丹田的六大好处,被99%的人忽略了
美体
2024-10-09 10:27
河南
无论是内家拳还是外家拳,无论是搏击还是各种体育运动,都讲究核心发力,那么,这个核心在哪呢?按照西方运动学的观点,核心肌群主要包括腹部、背部以及骨盆区域的肌肉。解剖学家发现肠道中存在着大量的神经细胞,这些细胞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神经系统。肠道不仅能够自主地控制消化活动,还能与中枢神经系统进行交流,参与调节情绪和行为,所以,肠道又被称为第二大脑。腹部、骨盆、肠道,这些关键字共同指向一个区域,那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下丹田。在道教修炼中,“丹”指的是炼制而成的仙丹或内在的精神能量,“田”则比喻为种植或培养这些能量的地方。因此,“丹田”可以理解为修炼者体内培植和储存精神能量的场所。中医将人体视为一个能量系统,其中经络和穴位是能量流动的通道。丹田作为重要的能量中心之一,被认为是生命之源。《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中提到,丹田不仅是气血汇聚之处,还与人的精、气、神紧密相连,是调养身心的重要部位。与西方神经学、解剖学相比,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修炼丹田,是何等的智慧与伟大!那么,除了养生以外,丹田还有哪些被人忽略的作用呢?很多人在金鸡独立等单腿站立的动作时站不稳,根本原因,就是气没有沉到丹田,不倒翁为什么不倒?因为它的重心很低,人蹲着比站着更稳定,也是因为蹲的时候重心更低。所以,解决不稳的问题,核心在于降低重心,屈膝下蹲是从外形上降低重心,气沉丹田是隐性降低重心。丹田聚气下沉后,小腹里就象压了一块秤砣,虽然外形没有明显变化,但是稳定性却会大大提高。重心稳定,不但练拳时稳如泰山,而且能够保证我们在日常行走和运动中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大大提升,脚下生根,四平八稳,不容易摔倒,不容易崴脚。通小周天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养生境界,通小周天的方法很多,练太极拳是安全且效果持久的方便法门,所谓小周天,本义指地球自转一周,即昼夜循环一周,后经引申,被内丹术功法借喻内气在体内沿任、督二脉循环一周。通小周天的首要条件是气要聚到丹田,丹田气足,气才会经会阴、尾闾,沿督脉上行,过头顶到人中,沿任脉下行至丹田,这个过程如同用水银血压计量血压,橡皮球就是丹田,玻璃管就是督脉,气就是玻璃管内的水银,捏橡皮球打气(丹田聚气),水银(气)水银就会在玻璃管内(督脉)上行,这个过程完全符合物理学的原理,所以非常安全而有可操作性。太极拳要领繁多,从头到脚有虚灵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束肋塌腰、松腰松胯、圆裆开胯、五趾扣地、立身中正、内外三合等几十个要求,要把如此之多的要领协调起来,靠大脑指挥能不能做到呢?答案是否定的,一心不可二用,遑论多用?所以,太极拳不能用大脑打,而要用“二脑”来打,在文章的开篇,提到解剖学家发现肠道中存在着大量的神经细胞,这些细胞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神经系统,被称为“第二大脑”,现代运动学也把腹部视为运动核心,所以,丹田才是我们人体运动的司令和总指挥,只有用丹田指挥周身,肢体才会协调,才能奏出和谐的交响乐。虚灵顶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领,杨澄甫大师在《太极拳十要》中指出:"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不能流通,须有虚灵自然之意。"也就是说,任何外形上的强为都会违背虚灵的本义,“顶”只能“灵”不能“领”。所以,单纯从外形上求,把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也做不到!真正的虚灵顶劲,是丹田气足之后,气沿督脉上行,上注于百会出现的现象,丹田下坠,百会微领,整条脊柱有对拉拔长的感觉,这才是虚灵顶劲的应有之义。腹式呼吸也被称为丹田呼吸,能够让膈肌充分下降,使肺部得到更充分的扩张。与胸式呼吸相比,腹式呼吸可以吸入更多的氧气,能使肺部的中下叶肺泡也充分参与气体交换,氧气摄入量可增加数倍,所以,腹式呼吸的养生效果更好。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气沉丹田之后,肺部向下的空间自然就会被打开,完全不需要刻意练习,深长绵匀的腹式呼吸就会水到渠成。气沉丹田有助于建立一个稳固的力量核心。当 “气” 下沉到丹田时,人体的重心会随之降低,下盘更加稳固。这就好比一座大厦的根基,根基稳固了,才能更好地发挥上层建筑的力量。在发劲的过程中,丹田就像是一个力量的 “中转站”,劲自丹田爆发,能够带动腰胯、脊柱等身体中部的关键环节运动,再通过腰胯的扭转带动四肢的运动,实现全身力量的协调统一,将力量从丹田传递到拳脚等攻击部位,从而发出具有穿透性的内家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