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通报 | 李玉/王迪—菌物功效及作用机制——三物融合生产的基础构建

文摘   科学   2024-12-23 16:34   北京  


近日,《生物技术通报》菌物功效及作用机制”专题正式上线。吉林农业大学李玉院士及王迪教授特别撰写专刊序言——菌物功效及作用机制——三物融合生产的基础构建

(点击文章或图片阅读原文)





食用菌作为我国继粮、菜、果、油之后的第五大超3 000亿元产值的种植业,已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食安全保障、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新推手。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食、不与其他农产品争资源,也是食用菌最为人称道的典型特性。将大粮食观与食用菌产业紧密结合,真正实现小木耳大产业,实现动物、植物、菌物三物融合生产。“三物循环”系统将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结合,既能保障粮食、生态和能源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也符合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原则,有利于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食用菌产业发展屡获政策的大力支持。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其中重点任务之一是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开发食用菌食品。作为大食物链条中的重要一环,目前食用菌产业遍布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从山区到平原均生产食用菌,根据各地气候及资源特征,形成食用菌产业带。


菌物含有丰富的肽类、氨基酸类、多糖、生物碱类、三萜类、内酯类和甾醇类等活性成分,是天然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及临床应用潜力。大量研究表明,菌物中活性成分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功效。但目前,针对菌物及其活性成分的功效及机制研究依然存在着系统性差、分子机制不明确等问题,这不仅同菌物活性多样且活性成分复杂多变相关,也与不同疾病的病因和病理机制研究进度不同有一定关系。上述因素限制了食药用菌新产品的开发,影响其在食药保健领域的广泛应用。此外,食药用菌精深加工技术尚待优化与提升,在实际生产中仍存在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等问题。这些问题共同制约了食药用菌产业在新产品开发、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构建及产业升级转型方面的进展。挖掘菌物丰富的活性成分,阐明活性成分的功效,并深入解析其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机制是食药用菌产业的核心发展方向。同时,应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实现活性成分的高效提取与纯化,推动精深加工技术优化与升级,开发以食用菌为主原料、具有明确功能特性的食品、保健品及生物医药产品。


在此背景下,《生物技术通报》邀请国内从事食药用菌功效及作用机制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食药用菌的功效研究,撰写综述3篇和研究论文5篇,形成本专题。综述文章就桑黄多酚药用机理鹿茸菇多糖研究现状及应用黑虎掌菌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领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并提出了深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研究论文分别就蛹虫草提取物降尿酸作用机制松杉灵芝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杨树桑黄多糖提取条件及抑菌活性桑黄多酚体外抗肿瘤作用机制珊瑚状猴头菌多糖提取工艺及抗结直肠癌活性等内容进行相关研究结果的分享。



值此专题出版之际,谨向提供稿件的各位同行及审稿专家致谢;向《生物技术通报》编辑部致谢,感谢该刊及编辑部同志为我国食药用菌功效及作用机制研究成果展示和交流提供了良好平台。




《生物技术通报》2024年第11期出版!




本文已在知网正式上线,欢迎下载阅读!


→点此进入知网






《生物技术通报》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生物工程技术领域高水平综合性学术期刊,由知名科学家谢旗研究员担任期刊主编。主要报道与农业科学相关的国内外生物技术领域最新基础研究成果,致力于为学术共同体打造学术成果传播和交流的优秀平台。目前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入选CSCD核心库、RCCSE核心,“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计划”入选期刊。
投稿网站:http://biotech.aiijournal.com

欢迎订阅:

1. 各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18-92

2. 科学出版社期刊发行部:电话 010-64017032;010-64017539

3. 网上购买:扫描下方二维码或在淘宝、微店搜店铺名称“中科期刊”可直接订阅


赞助单位
           

投稿、转载信息发布及合作等事宜请联系:010-82109925/82109903

官方唯一投稿系统:http://biotech.aiijournal.com




长按关注:生物技术通报


生物技术通报
发布期刊论文,提供最新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