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通报 | 刘永鑫—微生物组分析方法与功能挖掘

文摘   科学   2024-11-28 17:16   北京  

微生物组分析方法与功能挖掘

高云云,杨海飞,吕虎杰,刘永鑫

DOI: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24-0788

微生物(细菌、真菌、古菌、病毒等)无处不在,对地球上各种生命形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影响,作为一个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微生物组在生态平衡、生物健康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出现之前,微生物研究主要依赖于分离培养技术,极大地限制了未培养微生物的研究。二、三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诞生打破了这一局限,开启了微生物研究的黄金发展时代,并催生出“微生物组(microbiome)”这一术语,其定义亦从特定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扩展至所有微生物及其基因信息的总和,为研究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功能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提供了广泛视角。随着研究的深入,微生物组学在研究理念、基础实验和分析技术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二代高通量测序数据被细分为扩增子、培养组和宏基因组等数据,而三代高通量测序数据则进一步分为长扩增子、单菌基因组和三代宏基因组等数据。这些研究常常生成数百Gb(gigabases)乃至上Tb级的数据,在数据类型多样和数据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如何从成千上万的宏基因组读序中提取出有效信息,揭示微生物的群落构成、功能作用和演变规律,是当今微生物组研究亟需解决的问题。
近日,《生物技术通报》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刘永鑫团队题为微生物组分析方法与功能挖掘的文章本文将系统梳理二代和三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微生物组研究中的应用方法,指出现有方法面临的挑战及潜在改进方向,旨在为微生物组数据处理的标准化和流程化提供参考,并以实例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微生物组数据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本文已在知网上线,欢迎下载阅读!

→点此进入知网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 微生物组研究进展

2 微生物组二代高通量测序分析方法和应用

2.1 扩增子分析

2.2 培养组分析
2.3 宏基因组分析
2.4 二代高通量测序分析植物与根系微生物组的互作

3 微生物组三代高通量测序分析方法和应用

3.1 长扩增子分析

3.2 单菌基因组分析

3.3 三代宏基因组分析

3.4 三代高通量测序揭示微生物组的多样性

4 展望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微生物组研究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和窗口期,随着人工智能、超分辨率光学成像、多组学等前沿技术的成熟,多学科交叉融合正在打破技术壁垒,进而驱动微生物组的深度发展,然而,微生物组研究仍旧面临多方面的限制和挑战。首先,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细菌群落,忽视了对真菌、病毒、原生动物等“暗物质”微生物的探索,这些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广泛分布和寄生现象表明其可能具有与细菌同等的重要生态功能,因此未来亟需加大对微生物“暗物质”的研究。其次,全球微生物组数据库和高质量的宏基因组组装菌种库建设尚不完善,限制了对微生物多样性和跨区域传播的解析。未来应进一步加快菌种库的建设,推动数据共享,构建具有全球代表性的微生物组数据库,以支持微生物生态学的深入研究。


目前,宿主基因污染仍是显著影响数据准确性的因素之一,在数据处理方面,现有的过滤算法(映射比对或k-mer)尚未彻底消除这一干扰,亟需引入新的过滤算法以提高分析的可靠性。此外,不同数据分析流程的差异性,限制了研究间的稳定性、可重复性和结果的可比性,且当前研究多聚焦群落组成,而忽略了基因通路、蛋白质功能和代谢网络的系统性分析,这些信息对理解微生物生态功能和致病机制至关重要。尽管已有诸多工具和自动化流程(如EasyAmplicon、EasyMetagenome和WekemoBioincloud)支持二代数据的标准化,但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数据分析流程仍需在“暗物质”挖掘、功能分析、多组学互作和下游可视化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建立统一数据分析流程的“金标准”,以提升分析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揭示微生物群落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网络及其作用机制。





推荐阅读:


生物技术通报 | 李冲—微生物-生物炭协同修复农业环境中的多元污染物



亮点文章 | 环境病原微生物研究数据库及数据挖掘方法


生物技术通报 | 『植物-微生物』主题文章







《生物技术通报》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生物工程技术领域高水平综合性学术期刊,由知名科学家谢旗研究员担任期刊主编。主要报道与农业科学相关的国内外生物技术领域最新基础研究成果,致力于为学术共同体打造学术成果传播和交流的优秀平台。目前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入选CSCD核心库、RCCSE核心,“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计划”入选期刊。
投稿网站:http://biotech.aiijournal.com

欢迎订阅:

1. 各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18-92

2. 科学出版社期刊发行部:电话 010-64017032;010-64017539

3. 网上购买:扫描下方二维码或在淘宝、微店搜店铺名称“中科期刊”可直接订阅


赞助单位

       


投稿、转载信息发布及合作等事宜请联系:010-82109925/82109903

官方唯一投稿系统:http://biotech.aiijournal.com




长按关注:生物技术通报


生物技术通报
发布期刊论文,提供最新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