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一起踏上觉醒之旅~
人民日报说:“人必须出门,必须社交,必须体验不同的事物,见各种各样的人,才能感觉到自己是活着的”。
我最近对这句话深有感触。
我是线上办公,需要独处的时间多一些,经常就在家办公。
时间长了会觉得自己头晕脑胀,坐立难安。
可去小区里走一走,抬头看看天,深呼吸几口新鲜空气,又会舒畅很多。
如果出门社交,更是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比如看见自己喜欢的图书馆,看见各种有趣的人事物,体验不同的生活……
01
最近我去了位于昆明文庙的百里春秋城市会客厅,对这个新晋移动办公室新生欢喜。
走近大门就被眼前的书籍吸引住了,全是网络高分书籍。
比如樊登老师的,罗翔老师的,吴军老师的,李笑来老师的,余华老师的……太多太多了,看的人眼花缭乱。
往里走,猫咖,咖啡店,面包店一应俱全,随便找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就有种斜阳映屋檐的美。
二楼还有片可以席地而坐看书的台阶,给人一种静谧的氛围感。
我在那里待了1小时,感觉整个人神清气爽,能量满格,思考速度都提升了不少。
这样的状态,是我已经养成的,过去我是个宅家就想逃离的人,给自己调频后我已经能“静下来”了。
原因是什么呢?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出门走走”这个具体动作,能帮我把注意力转移到眼前要做的事情上,大脑会变平静,匹配我要出门的各项指令。
而且有一个明显的感受是,很多困惑,呆在家里是想不出答案的,出门走走,灵感的阀门关都关不住。
02
9月中旬,我和朋友们去爬了一趟山,一波三折的经历,让我们开怀大笑,那天回到家就有个好事发生。
我以为约的西山,跑地铁站干等半小时。
最后才发现我们没有确定行程,彼此都默认了心中那片山,这就注定了这一天的主旋律是笑不停。
我们聊彼此近况,聊工作,聊卡点,不知不觉中,自己想不明白的问题,缺少心力的事情,都有了勇气去干。
真是应了那句话“人不走出去,家就是你的世界;人若走出去,世界就是你的家”。
虽然互联网的信息很发达,但一些信息,人情交往,必须面对面才能更好能量流动,人才能表达自己,展现自己价值和魅力。
这也难怪网上会有“最近两年失业找不到工作的,大部分都是平时没啥交际的;反而那些平时主动积累人脉的,工作根本不愁”的说法。
这的确是现实,平时不做人际关系存储,当面临需要时,就很容易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交情交情,没有交流和感情,没有相互成就,价值,哪来的交情?
03
观世界,才会有世界观,见多,才能识光,人也才容易打开眼界,对认知纠偏。
有研究表明,长期缺乏社交的人,更容易焦虑、抑郁,还有可能出现认知能力下降的可能。
我产后恢复上班时,有很明显的脱离社会和工作的感觉。
虽然只是短短几个月,但人的自信和笃定敢消失殆尽,更别提创造力了。
杨绛先生曾说:“女人千万不要一直居家,时间久了,屋子里的任何小事都会成为惊天大事”。
这是我当时的真实写照。
因为缺少与人交流的机会,人的表达能力会退化,反应力退化,思维也会僵化。
人就容易自卑,自我封闭,长此以往就形成恶性循环,要么心理出问题,要么精神出问题。
所以人必须出门,必须社交,见各种各样的人,跟他们交流,跟他们一争高下,你才能感觉到自己生命的鲜活。
这个过程中,你已经跳出远来的思维方式和局限,许多问题自然而然就有了答案。
我把这个过程叫“拆掉思维里的墙”。
拆掉思维,也是互通有无的过程,是磁场共振和发生微妙变化的过程,你尽管去尝试,去体验。
人可以没朋友,但一定要社交,千万别把自己圈在那个小地盘里。
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今天就这样了,祝你一切顺利!
如果喜欢我的文字,记得点最上方公众号关注一下,点赞+在看或者赞赏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