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是思念一个人、一种文化!陈尚云镜头下的老门台,十年磨一剑~

乐活   2025-01-26 17:30   浙江  





 推荐语    /东君

温州乐清人所说的门台,就是书面语中所说的台门。总觉着,门台是一本书的封面,上方的匾额好比书名,两旁的石联好比腰封推荐语一本书好不好,自然是先得看封面如何。打开一扇门,则好比是打开一本书,由外及内,可以慢慢地看,也可以快读一过。


陈尚云所拍摄的门台,大都是在晚清或民国时期修建,其建筑风格多倾向于中西合璧,甚至不乏巴洛克式的。乐清老房子的营造法式大致差不多,但每座门台几乎都不一样。深入探究,还会发现每座老门台几乎都有一个可以说道的故事。




周焕世民居后院影壁
淡溪镇黄塘村,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建
额:养和
联:和气生祥所养者大;浑元无外与物为春。



很多年前,我曾随同陈尚云在乐清西乡走访了不少老门台。有些老门台,门虽设而常关;有些老门台已经没有门了,呈齿亡唇寒之状。有座老宅的主人对我说,他记得小时候有客来访,通常是用门环不轻不重地叩几下,而不是在门外指名道姓地喊;若是院内有人应声,客人就自报家门。这是旧时的规矩。后来说没就没了。当我们从老宅出来的时候,特意把门关上,然后试着用门环叩了几下,哐啷哐啷的敲门声在那个午后听来分外空旷。







这十几年间,陈尚云拍过乐清境内两百多座门台,它们的模样他能一一辨识。像万家垟倪宅、蟾河堡施宅、殿后村南宅、开元巷洪宅、吕岙徐宅、高园黄宅、四板桥陈宅、环山村徐宅等,都曾出过一些响当当的人物,尚云每拍一座老门台都会打听一下主人的家史,有时也会作为谈资在酒桌上跟人聊起。遗憾的是,有些老门台,他拍过之后没多久,要么是因为道路拓宽被迫拆除,要么是随同老房子一并拆除。每每听闻此况,他总是很痛惜地说,如果自己不去拍这些,兴许它们就能保存完好。其实,门台跟人一样,它什么时候建造,什么时候消失,都有定数。









《老门台》 陈尚云 著

装帧设计:杨梓俊(notadesign) 

ISBN:978-7-5514-5089-8





《老门台》后记

文/陈尚云



山川风物、民俗风情都是我喜欢的拍摄题材。近十几年间,我行走在乐清的土地上,用镜头去寻找散落在乡野间的文化碎片,包括古井、古桥、古道、古牌坊、古民居、古城、古塔、古戏台等。


洪兴机民居

乐成街道中心村开元巷,民国七年(1918)建
联:巷处开元旧;宅更爽垲新。


斗转星移,桑田沧海,城市和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本书中的老门台已有多座因道路拓宽或翻建需要被拆毁,也有被风雨摧残得摇摇欲坠的,更有重修后面目全非的。


陈氏民居

南塘镇扬州村
联:居仁由义;履中蹈和。


一些老宅还来不及拍摄却已拆毁,如芙蓉名士蔡旅平先生故居,当我到芙蓉镇良园村去拍摄时,老门台已经不见了;当我寻到虹桥杏庄胡奉尘宅时,门台已经没有了,只剩下一爿青石雕刻的上联“杏水流光”靠在墙边,看笔迹系主人自题。还有大荆镇西一村五洲药房门台,我拍摄过后,相隔两年,带一位爱好古建筑的朋友去拍摄时却找不到了。经打听,原来已经重建成混凝土新房了。


食堂屋 

石帆街道大界村
张云堂建,后转予潘大多为业。


面对这一现状,我意识到拍摄老门台的紧迫感,开始急切地多方打听哪些村落有老宅可拍,然后马上付诸实行。

经过十多年的积累,我基本完成了老门台这个专题。

拍摄过程中我采访了许多老宅的现主人和知情者,在他们的协助下,得知老宅原主人的姓名和一些故事。

如象阳高园黄式苏故居,始建者为其祖父黄梦香,字昆南,例贡生,由沙岙桥头迁入。所居有小楼三楹,藏书万卷,名为“古香楼”,江弢叔题“咸同诗雄”额其庐。式苏三叔黄鼎瑞(菊襟)系光绪乙酉科举人,曾任梅溪书院山长。式苏秉此家学,二十九岁中壬寅辛丑恩正并科举人,宅第立匾“登科”,与叔父前立“文魁”额两相辉映,所谓“叔侄登科”,传为乡邦佳话。



黄式苏故居(古香楼)

柳市镇高园村
清代建
额:安且吉
联:江山助磅礴;星斗焕文章。


大荆下山头王宅,主人王曰喜,字刑清,从里湖迁入小荆。光绪二十一年(1895)、光绪二十二年(1896)兄弟先后中秀才,里湖王氏宗族唯有此一门二秀才。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康有为南下经雁荡、大荆留下几处墨宝。大荆名士蒋叔南宴请康有为时,叫王曰喜陪客,后曰喜也邀请康有为,席间康有为即兴题“西山爽气迎双閤,东晋流风第一家”,额“万峰环拱”赠主人。


王曰喜民居

大荆镇下山头村
民国十三年(1924)建
额:万峰环拱
联:西山爽气迎双閤,东晋流风第一家。
南海康有为题


智仁大台门村项昌权故居,门台上有一联“明礼义知廉耻,言忠信行笃敬”,额“勤俭立业”。主人有三子二女,加上孙辈,一门十一位博士。项家家族成员求学、工作的学校有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等世界名校。


项昌权故居

智仁乡大台门村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建
额:勤俭立业
联:明礼义知廉耻,言忠信行笃敬。


北白象镇车岙村蔡禹阶民居(棣萼楼)门台上,林鹍翔书联“屏藩狮嶂,襟带象川”,额“乃瞻衡宇”。林鹍翔(1871—1940),字铁尊,浙江吴兴人,曾在温州担任瓯海道尹,是民国时期词坛的重要人物,师从“清末四大家”之二的朱祖谋、况周颐。这些门台上的楹联匾额内容大多是笃学励志、勤俭持家、倡导文明、积德行善、睦邻友好、孝悌忠信、礼门义路、耕读传家、诗情画意、闲情逸致等积极向上的吉言。


蔡禹阶民居(棣萼楼)

北白象镇车岙村
额:乃瞻衡宇
联:屏藩狮嶂,襟带象川。
吴兴林鹍翔书


好多还是名家手迹,如雁湖长徼村黄良方宅、天成万一村万希琳宅、巨星村赵典雷宅、赵定弼宅、石帆西洙村李旭东宅、淡溪黄塘村老洋房、城东砺灰窑村瓢庐、清江珠屿陈经宅中的额、联等均为虹桥名士胡奉尘所书。蒲岐镇西门村臧氏、清江镇谢屏村谢家底、天成街道万一村万氏等,他们的后人特地捧出家谱,让我查阅原建屋主人的名字。


黄良方民居 

芙蓉镇长徼村 
额:雁荡幽居
联(上):梯云谷饮寒泉碧;长徼峰攒夕照红。
联(下):天半湖天遥集雁;村南山势回如龙。
钟毓龙撰书
联(下):石梁饶秀色;云谷有遐心。
联(内):中和祖孔;博爱师邓。


万希琳民居(斯年屋)

天成街道万一村,光绪三十四年(1908)建
额:新世第
联:光凝龙水;秀挹嵝峰。


赵典雷民居

天成街道巨星村
民国三十年(1941)建
额:汲庐
联:洒家以善;与物为春。
联(内):读书修福;安分养神。


李旭东民居

石帆街道西洙村
额(上):致中和
联(上):大观蜃海万千顷;胜揽雁山百二峰。
额(下):居之安
联(下):嵝峰拱秀;洙水流光。


赵定弼民居

天成街道巨星村,民国元年(1912)建
额:墨庐
联:诗书世泽;琴鹤家风。


这些老门台历经百年甚至数百年的沧桑。上面除了联和匾额,还有精美的石雕、砖雕、灰雕、木雕等,部分因“文化大革命”中的破坏和风雨摧残而难以辨认,也有保存比较完好的。建筑风格大多是明清和西洋式,也有中西合璧、别具一格的。


周序联小洋楼影壁
淡溪镇黄塘村三进屋东厢房


周焕世民居
淡溪镇黄塘村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建
额:居仁由义
联:水惟善下能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



黄尚坤民居

白石街道上坭村,民国初年建

额:爱吾庐

联(上):绿竹放侵行径里;青山常对卷帘时。

联(上):水石远清妙;山花开欲然。

联(下):出门流水住;回首白云多。



它们蕴藏着当时人们的智慧和向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时代的辉煌,让人感受到古老文明的魅力。

希望此书的出版能为乐清古建筑保护和研究历史留下痕迹,能为后人留下些许乐清老门台的回忆。这是我的初衷。





| 个 | 人 | 简 | 介 |




陈尚云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温州市摄影家协会理事、乐清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擅长风光、人物、民俗风情等摄影,作品多次发表于各种摄影专业刊物,并参加各级摄影比赛和展览,出版《中雁荡山》风光摄影集。





编辑审核 / 郭珈汐 李夏姗 胡钰旻  综合浙江摄影出版社

浙江省摄影家协会
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官方公众号 https://zjssyjxh.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