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菁,原名陈梅鹤,浦江县城城西西街人,生于1915年1月23日。1926年入县立启文小学,毕业后,因家庭经济拮据而无力升学,便在其兄陈镜明开设的照相馆帮助冲洗底片和晒印照片,初步掌握摄影技术。
抗战爆发后,从红军大学毕业的马丁到浙江开辟抗日战线,经常在陈菁家里召开秘密会议,并组织成立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陈菁经傅明堡(浦江县城东人,革命烈士,陈菁第一任丈夫)介绍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接受党的教育,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11月,经马丁介绍抵皖南,参加新四军教导队总队第八队(女生队)学习,改名陈菁。12月,由乐群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3月,组织上根据她的摄影专长,分配到新四军军部摄影室工作。自此,成为新四军乃至整个解放区第一位专职女摄影工作者。
新四军军长叶挺亲自辅导、指点摄影和暗室技术,教会使用显影罐冲卷的方法和要领,以及掌握药液温度和控制显影时间,使陈菁受益匪浅。仅1939年,陈菁洗印放大(土法日光放大)的照片即达万张。为美国女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采访报道新四军活动,提供摄影和照片洗印上的帮助,多次受到参谋长周子昆、秘书长李一氓的表扬。1940年“三八”妇女节时,陈菁被评选为全军“模范妇女”,在军部召开的排以上干部大会上受到表彰,副军长项英亲自颁发奖品。
陈菁拍摄题材广泛,记录了新四军军事训练、政治学习、文化生活以及前线英勇杀敌的战斗场面。她把新四军战士搭浮桥、转运辎重物资、繁昌战斗祝捷大会、新四军行军战斗等历史时刻拍摄下来,与新四军其他照片按类别整理归档,挑选合适的照片加印洗印后组稿并对外发稿。同时也分送给前来新四军军部参观慰问的新闻记者、知名人士、爱国华侨以及国际友人。照片在东南亚、香港、美国等地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这让全世界人民都了解新四军英勇抗敌的真实情况,同时也粉碎了对新四军所谓“游而不击”的造谣污蔑。
她还拍摄刘少奇政委赴延安,陈毅军长接待阿英、范长江等文化界人士和军部重要会议,以及新四军护送五名美军失事飞行员等等珍贵照片。1941年皖南事变后,在罗炳辉领导的新四军二师担任摄影工作。1942年3月在华中党校学习兼摄影,毕业后分配到华中局组织部工作。同年9月经华中局批准与邓寅冬结婚。1943年底任华中局党校机关专职党支部书记兼摄影。
抗战胜利后,她随新四军北上山东,调任华中局党校机关政治指导员兼支部书记。1947年3月赴鲁东前线,离开了摄影岗位,在鲁中兵站任组织、统计干事。1949年南下,在上海海运局工作,后做了两次大手术,在济南、上海养病。1981年离休,安度晚年。1998年2月18日,在上海病逝。
编辑审核 / 郭珈汐 李夏姗 胡钰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