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揭晓|这10组作品入围第14届“蚂蚁摄影奖”
乐活
2025-01-21 17:30
浙江
第14届“蚂蚁摄影奖”于近日评选结束,本届评委萧沉老师选出了10组入围作品。现将入围作品(文字、图片为节选)予以公布,对入围作品有异议的请联系微信号:antphotos
海报设计:墨小米
第14届蚂蚁摄影奖评审概述
萧沉
2025年元月20日于天津
本届蚂蚁摄影奖共收到来稿660余组,就品质而言,浓度是历届最高的。参赛的大部分摄影师也都是长期从事摄影的,许多作品真的难分伯仲。今年,我个人的评审立场比较偏重于社会人文和自我表达,同时也特别留意了一些新锐实验性的。整体来说,这些来稿基本也呈现出当下中国摄影的生态意趣与偏好,特别异样的、打破思想与审美窠臼的摄影尚欠不足。
纯粹的摄影就是直接摄影,就是主观与客观的有机融合。客观世界其实是非常富足的,你要什么就有什么,也远超你的主观想象力,只需你的发现-选择-运用。我不大同意许多新锐“摄影艺术家”们的“无中生有”或“创作”,他们所强调的“客观对象已无法满足自我思想观念表达”的说辞,其实是疏于发现,乏于藉助客观存在,是要将摄影鼓捣成很像另类视觉“艺术作品”或“美术作品”的心理杂念所致。
“作品”这个立场太恍人了,会导致摄影师不知不觉地远离真诚,越发注重形式而变得做作,甚至会被“作品”或“艺术”异化。这也反映在其它诸多文艺门类中,像孙悟空给唐僧画的圈,圈外皆妖或庸俗。我在评审中其实也沾染了一些以是否像“作品”为标准的审视立场,苛求组照在形式与调子上的完美统一,这是我个人在日后需要注意与改善的。摄影就是照相----照出主观心相与客观实相,就是咔嚓一下定乾坤。
本届评选出的十组之外,其实也还有若干主题与水平可与入围者划等号的,因名额所限,只能割爱。摄影赛这种“比武”方式,永远是相对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嘛!评审标准也无法排除评委的个人偏好和局限。但大家连续十四年矢志不移地支持这个蚂蚁摄影奖,我想,更多是出于这个奖的民间性与无偿性,出于对摄影的热爱与真诚。蚂蚁摄影奖是广大摄影人的狂欢大Party,是一方净土和热土,独立自主的摄影点将台!
颁奖通知
2024“蚂蚁摄影奖”颁奖典礼
主讲
:
萧沉
时间
:1月26日(周日)晚20:00
地点:
”蚂蚁隔壁班“微信群
方式
:
微信群语音+图片
请长按识别加好友
邀请入群
已经在“蚂蚁隔壁班”各群的朋友请勿重复加群
入围作品名单
按投稿时间顺序
王翰林《行里行时》
占有兵《愿得此生多顺遂》
潘世国《消逝》
陈晓峰《五十亿分之一 冬至篇》
阿音《布里亚特》
岳晓龙 《25公里》
蔡山海《一意孤行》
杜永盛《凡像》
朱京英《我打扫过的房间》
美罗《在微尘中》
对入围作品有异议的请联系微信号antphotos
王翰林《行里行时》
创作说明
“行里行时”在上海话中意为“多种多样”,这不仅表达了上海这座城市包容多元、兼容并蓄的特质,也寓意着各个阶层的群体在自己的生活方式中与这个时代对话。这些照片以微观视角反映了宏观社会背景下的个体生活,表现了这座城市的多样性、流动性和文化的多元交融。无论是年轻的潮流追随者,还是传统家庭的守护者,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在这座城市中“行里行时”。作品以家的场域为核心,展现了这座城市丰富多元的社会构成,以及每个人如何在都市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通过这些影像,我们看到了他们在各自生活空间中的日常状态,也看到了每一个“居所”与主人的独特故事与精神,而上海正是让这一切得以共存的沃土。
《行里行时》部分作品
占有兵《愿得此生多顺遂》
创作说明
“愿得此生多顺遂”是由搜索引擎、AI和占有兵共同完成的作品。
从“打工”这个关键词出发,由AI根据作者的指令,生成与制造业流水线相关的18个关键词(征稿要求20张以内的图片,故选择18个,每个关键词对应一幅图片),这18个关键词代表了流水线工人作业时的主要特征,包括:重复作业、站立工作、快速操作等。
将18个关键词分别与“占有兵”、“打工”及其它相关的词组合,通过搜索引擎必应(bing)的图片搜索功能,分别进行图片搜索,截取搜索的第一屏,并将其中不是占有兵作品的图片,用第二屏及以后搜索出来作者是占有兵的图片替换,合成到第一屏的截屏中,解决作品著作权纠纷的问题。
再利用百度的AI助手,基于搜索到的图片,生成与18个关键词相关的诗歌,得到一组由关键词衍生出的图片和诗歌,然后将诗歌和图片结合在一起,成为作品集。
在AI创作的诗中,每首都有“愿得此生多顺遂”,占有兵将这一句选作标题,是打工人对生活的期望。
本项目是一个跨学科的创意实践,旨在探索多媒体融合的创新路径。期待通过这一项目,为艺术创作和AI技术的结合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这组作品现在的形态,只是全部作品的开始。喜欢的读者还可以自己动手,用相同的方式,在AI和搜索引擎的世界中,探寻“打工”如何在AI时代被重构。
《愿得此生多顺遂》部分作品
潘世国《消逝》
创作说明
十余年来,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和“下山脱贫”等新政的强力实施,一个个山村在搬迁浪潮中不复存在,大量乡村人口进城生活,拥抱现代城市文明,传统农耕方式处于不断消逝中。
这些照片拍自十几年前,我将里面的人物“删除”,喻指乡村人口消失和“空心化”现状,及个人在时代巨变前的怅然若“失”,饱含着我对过往岁月和乡土生活的追恋。
《消逝》部分作品
陈晓峰《五十亿分之一 冬至篇》
创作说明
先说明一下不同形状针孔镜头拍摄太阳轨迹产生的不同效果:
常规点状针孔镜头拍摄出的太阳轨迹为一条细状线;将针孔镜头做成线状,拍出的太阳轨迹是有宽面的条带,就象一把排刷画出的笔迹一样,宽面的高度和线针孔长度大致相等。
这是一组用线针孔镜头拍摄太阳轨迹,仰慕宇宙秩序的影像作品,是一曲由太阳、地球、水、大气、人、针孔相机和时间共同演奏产生出的恢宏生命交响曲。
针孔镜头宽度为0.30毫米,长度为30毫米,感光材料为传统银盐相纸。相机对着正南方向以仰角61度从2021年12月21日(冬至)到2022年12月21日(冬至)共367天,逐日拍摄太阳运行轨迹。阴天和雨天画面为全白;万里无云的晴天为一条连续的黑色光带,有云时为黑白相间的条纹。包括三张失误的照片也收入其中:一张是漏拍了;另一张是暗房大灯错误打开导致画面全黑;第三张是暗房门意外打开产生一片灰调,好在光带影像还在。
太阳光轨在12月21日(冬至)左右最低(正午12点仰角为38度左右),下弯的弧度最大;之后逐日向上移动,下弯的弧度渐平,到第二年的3月20日(春分)左右太阳轨迹是一条非常水平的直线(正午12点仰角为61度左右);随后光带继续上移,光轨形状逐渐上弯。到6月21日(夏至)左右达到最高点(正午12点仰角84度左右),上弯的弧度达到最大。之后逐日下降到9月23日(秋分)左右,这时光带和春分一样也是一条完全水平的直线;随着时间的推移光轨继续下降,到了此12月21日(冬至)左右,光轨下弯最大,回到去年冬至最低起始位置 ,完成一个从低到高又降到低的轮回。
最后解释一下题目的由来:据科学家估计,太阳还有五十亿年左右时间的生命,此组照片记录了太阳一年落到地球上的光轨,所以取名《五十亿分之一》 ;照片起拍于2021年冬至日,结束于2022年冬至日,所以称“冬至篇”。
作品拍摄于衢州中专艺术楼,相机为自制针孔相机“老子7号”,规格为8X10寸(20.3厘米X25.4厘米),感光材料为依尔福纸基相纸,装片时将非感光面对针孔镜头,这样出来的影像和我们视觉效果一样,不会左右相反。相机水平拍摄角度约95度左右,记录上午8:30前后到下午15:30前后约七小时左右时段的太阳。后期将照片扫描,每30张左右合成一张,12个月共计12大张。
《五十亿分之一 冬至篇》部分作品
阿音《布里亚特》
创作说明
百年游牧
——关于我的《布里亚特》影像(2014-2024)
布里亚特人是游牧蒙古人古老的一支。
我走近中国布里亚特人拍摄有10 年之久。
用影像记录了中国布里亚特人生产、生活的变革与发展。
中国布里亚特人也称锡尼河布里亚特人。
布里亚特人分布在中国、俄罗斯和蒙古国,现有人口 50 多万。其中,中国有 8000 余人, 其先民游牧在贝加尔湖一带,13 世纪初成为成吉思汗的部属,17 世纪被白俄罗斯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致使俄国内局势动荡不安,部分布里亚特人迁入中国呼伦贝尔和蒙古国。迁入中国呼伦贝尔的布里亚特人,1921 年定居在锡尼河、伊敏河西岸,被称为锡尼河布里亚特人,如今已有 100 年历史。
锡尼河布里亚特人崇尚大自然,以草为命,以故土为金。
《布里亚特》影像系列以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的视角关注21 世纪中国布里亚特人的生活现状与命运,记录他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常态,讲述他们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俗民风、生态文明、时代发展等,以布里亚特人的相貌、形态、服饰、家园、家当及生态为符号,为新时代锡尼河布里亚特人留影存档。同时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焦点思考了当今社会大变革、机械化、城市化的潮流中,锡尼河布里亚特人怎样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经营传统畜牧业,怎样应对城市化的冲击,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等问题……
《布里亚特》部分作品
岳晓龙 《25公里》
创作说明
关于25km(公里):是一个长度单位,是一种距离。也是我从自己家到老家祖屋的路程。父母退休后想清静,就回去住在了他们年轻时奋力拼搏才离开的地方。于是我便要隔三差五的往返于这25km(公里)之间。
关于照片:这组照片就拍摄于这25km(公里)之内,它不再是一种距离,更像是框架、意识、和我们无法逾越的境遇。
它不仅是我的25km(公里),而是关于每个人的25km(公里)!
《25公里》部分作品
蔡山海《一意孤行》
创作说明
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在过去几年中,我频繁地自问。回想童年时期,常常光着脚在田野乡间处处走;长大一些,骑着车探索城市边缘是少年的日常;再后来去了外地求学,各路公交都曾漫无目的地坐过无数遍。接触摄影的这些年,想着早晚有一天要把中国好好看看,这来自于与生俱来的好奇。
环游中国——原本是2019年的计划,经历了疫情与现实的捶打,我也不再是二十多岁的少年。可心底的愿望实现了吗?于是在2024年年初,以“破罐子破摔”的心态结束了收入可观的工作,开着一辆老车从江苏出发,开始了自己延迟四年的计划。2024年1月7日出门,12月23日回到了故乡。在路上的时间超过了三百天,自驾里程过八万公里,经过了九十三个地级市二十个省份。
两条巨龙与我为伴,反复穿梭山河之间,上天入地,驾雾腾云。一月西南寻溶洞、二月湘鄂遇冻雨、三四五月过中原反复问太行,夏天过祁连,冬天又走了遍河西走廊。若有一天把整个中国都走完,四季更替,又将是另一番模样。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记录者,只活这一次,总该为了一些什么。关于生命的意义,仍旧没有答案。只知道,还是要一意孤行,赤诚地燃烧。我满怀感动,一路前行,与天地万物建立起偶然的连接,尤其是遇到那些独特的个体,通过摄影这个媒介,我与他们,建立了难得的共振。
2025年1月6日,在给自己放了半个月的年假后,我又开始了冒险,这一次的方向是东北三省。在南方人眼中,东北的一切都像一场梦。我会在那里,遇见什么呢?
《一意孤行》部分作品
杜永盛《凡像》
创作说明
为陌生人拍张照,皆凡人之像,感恩遇到。
《凡像》部分作品
朱京英《我打扫过的房间》
创作说明
中国社会经历了近年的蓬勃发展与进步,呈现出逐渐富裕和新形态下文化的多样性。
2022至2024年,我用环境人物肖像的拍摄方式主要在中国成都拍摄了一些从事家政服务的"钟点工"。这些"钟点工"是一群来自生活比较艰苦的农村或小城镇的妇女。她们怀揣着梦想,来到城市,从事着辛苦的工作,用勤劳,质朴和善良获得人们的尊重,也得到了她们应有的报酬。我拍摄的钟点工们月收入都在¥5000以上,并且逐年上升,这在成都已超过一般大学毕业生的收入,如今他们大都梦想成真,在城市里买房立足并帮住儿女实现了城里人的梦想。我通过记录“钟点工”这一群体,表现社会进步对个人命运的影响,展示她们内心对未来和美好生活的憧憬,同时也力求通过这一记录,折射众多城市家庭物质生活·精神追求以及新型的人际关系。(sony a7r4拍摄)
《我打扫过的房间》部分作品
美罗《在微尘中》
创作说明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多次深入粤西乡间的手工香厂,这些来自于不同地方的“做香人”生存在这里,在汹涌的烟尘与潮湿中,日复一日制作宗教仪式中所使用的香火。
与鲜艳的香火不同,坚韧与无言是这里的环境底色,艰苦与繁杂的手工程序延续了几百年。在机械化的时代洪流里,这样的动作仿佛一种“无声抵抗”,这种抵抗超越了对机械的拒绝,更像是对文化与记忆的一次次重申,也是对身份的沉默守护。在现代化的喧嚣里,这些如微尘般的工厂与制香人,用残存的温度传递着某种古老而顽强的力量,在微尘之中,我仍能看到有不灭的火光,就像燃烧的香火一般。
《在微尘中》部分作品
编辑审核 /
郭珈汐
李夏姗
胡钰旻
浙江省摄影家协会
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官方公众号 https://zjssyjxh.com
最新文章
实录|王小川:建构中国工业摄影之美
春节拍照姿势锦囊
DeepSeek:摄影人如何抽取新年幸运签
过年就去浦江拍年俗拍民艺,总稿酬8W(内含活动汇总表)
总稿酬6.2W | “舜江源杯”“舜忆小镇 大美王坛”首届全省生态摄影(短视频)大赛正式启动
如何“制造”影像|沈海松:化尘
乡愁是思念一个人、一种文化!陈尚云镜头下的老门台,十年磨一剑~
浙江影像志|沈志成:世界玻纤看巨石
想了解浙江的摄影,这本书墙裂推荐~
烟火百味!过年还得去村里!
实录|柴选:从见证性到意象化的工业摄影
见证大汤坞新村的生长,人文乡村摄影马拉松活动成果巡展走进杭州萧山
陈菁,新四军军部摄影室走来的红色女摄影家
含“戏”十足!浙江戏剧摄影创作营启动~
争做显眼包|浙江省摄影家协会2024年度KPI报告新鲜出炉
征稿|第30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
总稿酬8W|“浦江板凳龙 共富新民艺”全省摄影大赛正式启动
揭晓|这10组作品入围第14届“蚂蚁摄影奖”
实录 | 敖国兴:人造之景——技术与艺术对话中的视觉制造
浙江影像志|章勇涛:当镜头聚焦新质生产力
实录|钟华连:以《中国摄影》为镜,审视工业影像的演变
东走西游不如“龙游”!这个6W+总稿酬影赛值得~
浙江摄影家|与世界展开一场对话:傅拥军的长期影像调查
征稿|2025第二届杭州·国际摄影手工书双年展
实录|祖宇:作为社会生产的制像
公布|这些作品入选首届浙江省全民健身体育摄影大赛
实录|林青松:结合摄影史上工业题材作品反观浙江制造摄影大展的得与失
去拍徐霞客游记“开篇第一镇”!
一颗红色的水果
申报|年度十佳摄影师
实录|王保国:废墟美学之后的西方工业摄影
公布|“戏韵乡愁”浙江戏剧摄影创作营入选人员名单
实录|董冬:从浙江制造摄影大展看工业摄影的趋势
是这张照片,让Ta们爱上摄影!
实录|崔波:浙江制造美学与视觉生产背后的“道”与“术”
巡展第一站:绍兴柯桥!
实录|史民峰:工业制造摄影中的科技美学与实践
征稿 | 中华锦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画册
实录|姜纬:何以制造
《中国摄影》杂志需要这个题材作品
纪实的艺术,艺术地纪实!他的作品挂在人民大会堂和联合国~
很哇塞!摄影师汪雪涯的法德艺术见闻~
75年坚持跟踪拍摄,拍出一个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
公示|这些作品拟入选首届浙江省全民健身体育摄影大赛
公布 | 欢迎您,新会员!浙江省摄影家协会2024年度新会员名单
最后3天 | “戏韵乡愁”浙江戏剧摄影创作营招募启事
中国摄影|韩丹:用镜头聚焦新质生产力
稿酬近4W!可参加两轮评选!
浙江省摄协作经验交流发言
好展推荐|上海:摄影之都 1910年代—2020年代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