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两个提问,聊一点感想

财富   2025-01-22 18:58   宁夏  

文:  男终身黑白    语音:女终身黑白
终身黑白第1164篇原创文章

大到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命运,小到我们投资其实都是这样,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这种变化是常态,而不是例外。


只是站在周期的某个阶段,人们总会觉得当前的状况会是永恒的。


01

两个提问,一个新闻

先聊个新闻,昨天国家版署下发了2025年1月国产游戏版号过审名单。本次腾讯的《王者荣耀:世界》过审,这是王者荣耀的一款IP衍生游戏,也算是腾讯最神秘的游戏之一,从2021年公布后一共就发布过几个实机视频,一度被玩家称为根本不存在的游戏。直到去年底才有一些试玩内容传出。

过去一年游戏行业并不容易,比如完美一口气关停了四个重要项目,其中也包含《完美新世界》这个重要的IP,这游戏其实完成度已经不错并且已经在海外测试,去年也有网易裁员项目调整等消息。

这一次《王者荣耀:世界》拿到版号给腾讯游戏2025年的储备奠定了一个重要角色。

接着聊聊提问

上周周总结下,有读者提问为啥不聊白酒,,其实我觉得聊的频率已经挺高了,白酒的获利逻辑和问题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这个阶段需要的也唯有等待。

当下白酒核心的问题就是消费减弱,渠道压力大。

最近多个媒体爆出多家白酒企业部分地区停货,这个举措的目的是稳住终端价格。当然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短期业绩,但是企业又不得不做。

白酒是食品饮料中相对特殊的存在,因为保质期的差别,渠道的存货,以及在消费者手中的存货要比其他正常食品多不少,一旦价格体系崩盘,一定程度上和股票一个道理,越跌卖的人越多,卖的人越多价格越下降,问题就会变的严重起来。

我之前举例,白酒的渠道压力就像一个水坝,在超越极限之前,哪怕压力值99%的时候停止了,都可以接受,后面恢复的时间要短很多。

但是可能多了那1%,过了临界点,水坝崩了那就变的无法控制,需要很长的时间慢慢去修复。

换句话说可能消费压力长几个月,短几个月,对于白酒的影响都是非常不同的。

但是现在雨什么时候停(也就是经济什么时候好转),不是白酒企业说了算的,水坝强度大的暂时安全点,另一方面企业也只能尽力梳理渠道,减少压力

想在白酒上获利逻辑也很清晰。

首先你买的企业不能高估,这个不难,当下大部分白酒企业估值都不那么高了。

其次就是你所选的这家白酒企业,能熬过这个困难时期,之后需求回升,业绩好转,估值提升,为你带来收益。

不仅白酒其实任何企业都一样,一个能带来不错收益的机会,至少要具备两点。低估且能持续成长。

有足够低估的机会买入,无论是吃股息,还是期望未来再股价上获得收益,你买的低估股息才足够高,买的估值足够低,才有提高估值的空间。其次能解决问题,你的低估买才有意义。

白酒行业我目前的配置的是茅台和五粮液。

估值上:

茅台22PE算是合理偏低估、

五粮液16PE已经比较低估了

两家企业算是行业内品牌力最强的两家,作为行业品牌前二的茅台,五粮液,我认为胜率是最大的,选他俩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行业寒冬,品牌力强的白酒弹性空间更大一些。

另一方面,行业CR5占比已提升至43%,这个占比虽然还有提升空间,但已经比较高了,以前是大鱼吃小鱼的份额,以后是大鱼互相抢份额,未来竞争压力必然加大,品牌的底蕴就更重要。

总体来说我认为白酒的投资逻辑是通顺的,但也不能忽略了两点。

1、经济好转不取决于我们个体意志,也是一个较为缓慢的事,当前持有白酒首先得具有足够的耐心。

股价什么时候涨这个是很难预测的,即便数据上没明显发展,至少预期上要能乐观起来。但是另一方面,除非你认为消费永远好不起来,否则你这份坚持也必然有回报

而且今年茅台,五粮液都提高了分红率的情况下,一边稳定收股息,一边慢慢攒股,也是很好的状态。

2、当前的白酒低估,但并不是没有继续下跌的空间,所以要做好风险防护。

15PE的五粮液算低估吗?肯定算,常态下的消费企业至少20PE以上没啥问题。

但是这不代表五粮液的估值不会继续下跌,比如消费持续不好,白酒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甚至出现短期的业绩下降,估值进一步下降到10PE也不是不可能。

很多人对低估有个误区,认为低估就是很快能涨,认为低估就是不会有更多的下跌,这显然是不对的。价值投资之所以往往需要长持,因为低估往往都是一些负面的事件造成了悲观预期估值下降,而解决问题必然需要时间。

再聊聊第二个提问,周天《(周总结265)期》一文中聊了中国中免的现状,有位读者朋友留言依然看好中免的生意模式,但是对自己的判断又不太有信心怎么办

投资这事,问别人没用,投资最大的难点就在这里,他不是计算题,更多是靠的是一个人对商业模式的理解。

和上面买白酒同理,你想等待一个静态的低估买入机会不难,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即可,但是未来企业能不能继续增长这就需要商业判断。

既看好,对自己的判断又不是特别有信心,这在投资前期是很正常的事,可以选择找一些对应的ETF来替代。

比如中免持仓比较多的有文娱传媒ETF(516190)

中国中免和分众是两个重要持仓,各占了10%,这两家企业你至少是比较熟悉的。

前十持仓中还有,三七互娱、恺英网络 、神州泰岳 、芒果超媒、万达电影 、宋城演艺等。

这些基本都是和游戏、旅游、娱乐,影视相关。

如果你认为中免恢复的逻辑是经济恢复收入提升消费好转,那么其实这些企业也都受益,未来经济好转收入提升,大家在娱乐文化上的花费提升是必然。

如果你拿着单一企业压力大,其实这也是个不错选择,获利逻辑没变,本来就适当分散,持有的又是ETF进一步分散了风险, 风险就大幅降低,压力也进一步减小,更容易做到长持。

02

短期的变化和长期的不变

本周川普正式上台,很多朋友担心摩擦加剧,实机上摩擦一直没停止,只是对方不同阵营的方法不同,这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无法避免的事情。

正如《原则2》所说,从古至今,大多数国家最主要的发展影响因素就是,人们如何创造、获取、分配财富的权利。

以前我们做低端,现在我们的产业逐步向新能源、通信、智能制造等中高端领域发展,到了这个阶段,两国之间的利益冲突越来越多,也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摩擦。

当然了也不必悲观,大到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命运,小到我们投资其实都是这样,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这种变化是常态,而不是例外。

短期的变化是,你总会遇见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长期的不变是大的发展方向基本是震荡向上的。

当你觉得很难的时候,其实也是好转的前夕,只是人们都有一个天性,站在周期的某个阶段,人们总会觉得当前状况会是永恒的

《原则2》的作者是瑞.达利欧,也是桥水基金的创始人。


桥水基金大家应该都听过,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对冲基金,截止2015年底,桥水基金超越索罗斯、成为了绝对盈利规模最多的基金。


对达利欧有印象,是因为很多年前看到的一篇有关他的采访,有人问瑞.达利欧是什么让他如此成功,他的回答是:分清目标和欲望。


虽然是一句简单的回答,但却包含着人生选择的大智慧。


合理规划,然后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叫目标。难以触及,只想凭运气完成的叫欲望。一旦我们把欲望当成了目标,希望通过运气好快速解决问题。大概率是很难成功的。


好比有很大一部分人,连股市的基本常识都不具备,听着别人说赚钱了,就赶紧入市,没有任何规划就是想一夜暴富,自然没啥好的结果。


相反另外一部分人,做好本职工作,投资不急不躁,一边学习知识,一边通过实战总结经验,最终大概率会达到一个不错的目标。


如下图的对比,有的人心比天高,一直在想如何一步跨出超过自己身高的高度,结果一直找不到方法,一直在原地找捷径。有的人脚踏实地,一小步一小步的往上爬,看似每一步进步都不大,但在时间的积累下,却站的越来越高。


回到本书的开篇作者写了他的核心观点,未来的时代将与我们有生之年所经历的时代完全不同,但与历史上的许多时代都会有着相似之处。以史为鉴就是达利欧应对世界变化的主要方法。


在过去50年的时间里,为了工作达利欧需要深入了解决定一个国家及其市场成败的关键,最终他得出结论,要想应对前所未有的情况,就必须尽可能地多研究类似的历史案例,搞清楚这些背后的驱动机制,有些重大的事态,在我们有生之年里从未发生过,但在历史长河中,实际上已经出现了很多次。


历史的发展就像生物存在的生命周期一样,帝国和王朝都在两个大周期之间产生循环迭代:


(1)和平与繁荣时期,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和生产力,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2)萧条、改革与战争时期,财富和权利斗争此起彼伏,大量财富、生命和其他珍品被毁灭。当然当下的战争,不一定是以往的热战,也会以贸易、经济的形式存在,但逻辑是一样的。


二者的比率通常约为5:1,可以说繁荣酝酿着萧条、改革与战争。同时萧条、革命与战争又成为下一次繁荣时期的过度。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作者认为,从古至今,大多数国家最主要的发展影响因素就是,人们如何创造、获取、分配财富的权利。


所有国家的财富拥有者都具备创造财富的手段,起初这会引领大家进步,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进,为了维持和增加财富,逐渐的拥有财富的人开始尝试与政权掌控者合作,开始建立制定有利于自己的规则。


随着运作机制的逐渐转变,很小部分的人开始获得并控制了大部分财富和权利,使得贫困且没有权势的群体遭受最大的重创,从而引发冲突进入萧条期,经过很长时间的萧条期,再度进入秩序建立和发展。


大到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命运,小到我们投资其实都是这样,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这种变化是常态,而不是例外。


只是站在周期的某个阶段,人们总会觉得当前状况会是永恒的,作者举了他父亲的例子,他的父亲经历了大萧条和二战,因此他父亲和同龄人从不相信经济还会出现繁荣,他们不会借钱,也不会把钱投入股市,因为他们觉得战争和萧条是会频繁发生的。


同样当下大部分美国人,经历了几十年的繁荣,他们从未经历过战争和萧条,因此他们认为战争和萧条永远不会出现,他们从不储蓄,甚至拥有大量的负债。


没有任何一个体制、经济体、货币或帝国可以永远的繁荣,只是相对来说这件事的变化周期比较长,我们不可能在一生中感受到多次这样的变化。


但在投资企业时,周期变化相对就要快一些,因此投资中当我们总是觉得现状是永恒的,也就总会受到伤害。


当我们面对上涨的企业、行业或指数,我们会因为他过去一两年的好表现,就认为他的上涨是常态,然后不断增加资金,在最危险的时候投入最多的资产,甚至加上大量的杠杆。


同样在企业,行业或指数下跌的时候,我们也经常会过度的恐慌,产生远超过现状的悲观情绪,甚至不再相信常识。


越到一个周期的末期,我们越会觉得这种状态会持续,实际上这个时候离周期的转变就不那么远了。


昨天朋友圈有个客户经理发历史基金销售数据,虽然整体是在增长,但是可以明显看出来的是 15年下半年到16年初,和18年这种历史大底,基金反而是卖不出去的。相反越是估值高峰的时候基金卖的越好。


所以牛市比熊市对散户的伤害更大不是没有道理的,熊市的恐慌只会让人远离市场,牛市最后的兴奋却可以吸引来很多对股市一无所知的人。


因此在股市每当你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的时候,请谨慎一点,每当你绝望的时候,请乐观一点。


所以你看,大到国家,小到企业,甚至我们的人生,即使长期看是向上的,大部分企业发展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是短期看都是会有很多波动和周期存在。


周期是围绕着上行轨迹反复出现的。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条持续向上的波浪线,一个行业暂时向下的时候,坚持下来的企业会重新迎来增长,一个行业在高光时刻,也可能会因为资金流入竞争加剧,迎来短暂的回报下降。


当股市备受冷遇无人问津的时候,往往也是阶段的低点,当股市极度疯狂,连卖菜大妈都在讨论股市的时候,往往又是阶段的高点。


所以当你觉得某家企业看股价已经完全没有希望,但生活中又处处可见的时候,相信常识,一定好过于相信鬼故事。再坚持一下,他的上行周期就要来了。


今天就聊这么多,分清目标和欲望,合理规划,并且理解波动性,是长期成功的必备因素。一个人开始强大的标志,就是变的特立独行,别人都求快的时候懂得积累的重要,别人都悲观的时候,懂得理性看待问题,短期的变化是,你总会遇见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长期的不变是大的发展方向基本是震荡向上的你不想成为平凡的大多数,就要和大多数人有不一样的思考方式。


我是终身黑白,聊投资,但不功利,让我们一起认真学习,慢慢变富,如果觉得本文不错,那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 

终身黑白
畅销书《行稳致远,价值投资的底层逻辑》作者,雪球网2024年十大影响力用户,聊聊投资和人生,适度分散 长期持有 选优秀的企业 做时间的朋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