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黑白第1157
新年第一天股市就来了一个开门黑,黑白的持仓中只有格力,和腾讯微涨,其他持仓都是下跌,今天下跌的企业有4200多家,确实是比较难的一天。
收盘后看了一下朋友圈,抱怨不少,也看到有人发文清仓春节后再入场。
但是另一方面,写文的时候正好看到wind弹出来一条信息:今日中证A500ETF(159338)成交额超50亿再创新高,盘中申购了18亿份。
同样的一天下跌,有人骂骂咧咧我不玩了,另一方面中证A500ETF成交量创了历史新高。
有人选择离开市场,有人开始为今年的收成播种。
这个市场永远不缺相向而行的人。
同样在股市,每个人的视角不同,决策的依据不同,行动也不同,最后的结果自然也不同。
在我看来根据一天的涨跌决策买卖这太难了,基于长期价值去布局要简单很多。
抱怨,生气,我不玩了,是没意义的,利用下跌为未来布局,才是我们投资者应该做的。
投资中的无效是根据情绪随机决策,投资中的有效是根据价值慢慢布局
去年国庆节后黑白定投账户止盈了一些沪深300,后来指数有一定的下跌,重新开始定投了一次中证A500ETF,我的计划是每下跌5%定投一次慢慢布局。真的有波下跌,让我们为未来布局,未尝不是好事。
之前有读者朋友问我,为啥减仓了沪深300的钱,后来买的却是中证A500,这个其实之前文中我聊过,今年新推出的中证A500确实是个不错的指数,在兼具了沪深300稳健的基础上,又多了一定的弹性。
说他兼具了沪深300的稳健,是因为他们的前十持仓基本一致。
以中证A500ETF(159338)为例和沪深300前十持仓对比,基本是一致的,都是成熟且优秀的企业,所以他们的稳定性没有太大差别。
不同的是中证A500在稳的基础上也纳入了一些新兴行业,在沪深300的基础上减少了金融+食品饮料11%的权重,把他们分配到了其他新兴行业。
详细看的话,降低了银行、非银金融、食品饮料、农林渔牧等行业的仓位,加大了军工、电子、新能源、生物医药等行业的配置。
整体来说,包括约50%传统价值型行业(金融、原材料、消费、能源、公共事业)和约50%新兴成长型行业(工业、信息技术、通信服务、医药卫生行业)。
简单总结,中证A500和沪深300,求稳的部分基本一致,中证A500包含了233个沪深300成分股,权重重合度约78% ;
但是比沪深300更具有弹性一些,因为增加了一些新兴行业的配置。
另一方面,因为也持有大量成熟稳健具有稳定护城河的企业,又比小盘股居多的中证1000,中证2000更稳健。
还有一个可能的优点,看中证A500ETF(159338)基金合同的时候,还发现有一个进步。会更注重分红,以往有些指数基金分红是比较少的,虽然不影响定投收益,但是我觉得分红后让我们自行选择会更好一些。
他的描述是这样的。
每月对基金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率以及基金的可供分配利润进行评价。
收益评价日核定的基金净值增长率超过业绩比较基准同期增长率或者基金可供分配利润金额大于零时,基金管理人可进行收益分配,基金收益分配无需以弥补亏损为前提。
今年我会把中证A500作为主要的定投对象,陆续开始布局。
虽然今天股市开门黑,但这其实并不能决定什么,对于今天下跌后台有好几条留言让我聊聊看法,说实话我也没什么特别看法。
1、专注做大概率的事
做大概率的事,可能会比较慢,但这是我们普通人达到目标最有效的路径。
做低概率高赔率的事,看似能更快达到目标,但背后往往是百死一生。
有人说普通人不搏一搏哪有机会。
但普通人,也意味着容错率低,风险承受能力低,错一次可能这辈子都无法翻身,错一次往往就被逼入绝境。
能走到最远的人,一定是稳步前行的人,而不是为了一段时间快选择铤而走险超速飙车的人。
而且大部分人所谓的大机会,只是在一心求快下的盲目选择。
随便听了一个消息,就觉得自己能买到一个大牛股,朋友圈看到一个创业项目,就觉得自己找到了致富路。
很多时候让我们选择冒险的高赔率其实都并不存在,那个所谓的高赔率,只是正好迎合了我们求快的欲望。
其实大多事都一样,最容易成功的路就摆在那,并不难找,但是我们要么求快,要么不想付出,最终把时间都浪费在了找捷径上。
比如减肥最有效的方法就在那,合理饮食,保持运动。但他有缺点首先相对较慢,其次是要克制欲望,还要付出努力。
于是一些奇奇怪怪的减肥产品就诞生了。
这种小事上其实还好,无非交了点智商税,肉疼一段时间也就过去了。
但在投资这件事上,坚持做大概率的事,就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为什么这么说呢?
如果一件事只需要做一次,我们可以拼运气,拼一拼多少还是有一些胜率的,谁还没个运气好的时候呢,只要我们同时也能理性的接受失败的结果即可。
但投资这事对一次完全不够,即使买到一个涨两三倍的股票,又莫名其妙的拿住了,也不至于解决问题,所以他需要长期做。
长期做的事,我们不能寄希望每次都幸运。
因此脚踏实地的追求大概率就是股市唯一的选择。
每年资产增长15%~20%,可能很多人觉得并不多,但是这种积累确定性是最高的,你几乎可以保证十年后的自己一定比现在财务更健康更自由。
去做小概率的事情搏一搏,可能更快解决问题,但更大的可能是让问题变的更糟,让问题永远无法解决。
2014年那波牛市,正好是我们80后进入工作又有些积蓄的阶段。
所以身边朋友和亲戚中,不少同龄人都在那个时候进入了股市,大部分人短期都曾有不错的收益,但真正能在股市超过两年的微乎其微,真的能在股市完成资产不断提升的更是没有。
因为大部分人入市之前对股市并没什么了解,都是被一波行情吸引入市的。
所以入市后也会误以为股市就是一个能快速赚钱的地方,因此也很难有耐心沉下心来,不断提升自己,长持优秀企业。
也正因为期望时时刻刻在股市赚快钱,总期望找到一次就解决问题的股票,过了那波行情,在获胜概率低的时候依然频繁试错,慢慢也就被淘汰了。
去年年初我说还留在股市的人,未来投资越来越顺的概率是很大的,因为经过这一轮的人,大概率能充分的理解股市的波动性。
经过了这一轮的人,大概率会有更强的风险意识,会注重选择大概率的一方。
最重要的是能在逆境时期依然坚持学习和阅读,这样的积累就足以超过大多数人。
你的认知超过大多数人,才能有独立于大多数人的情绪。
而独立于大多数人的情绪,这便是股市赚钱的奥秘。
人生到了一定阶段,你会发现就是一个概率博弈,你永远选择大概率的一方,虽然会慢,但基本上生活会越来越好,总是执着于小概率解决问题,往往只能让生活更糟。
《人间修炼指南》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只要不犯大错,躺着就能赢。
高胜率、可复制,稳定赚钱,才是股市的长盈之道。
精神层次越高的人,做事情越专注,因为他善于排除那些没必要的欲望,不会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付出时间和精力。
2、专注做可积累的事
新的一年继续坚持做两件事,一个是坚持跑步,一个是坚持阅读。
坚持跑步,不求每天跑多远,但尽量坚持每天跑。
坚持读书,不求每天读多少,但尽量做到每天读。
这两件事都属于做一天,做两天,和大部分不做的人也没啥差别,但做一年,做两年,就逐步有了巨大的不同。
相对枯燥的两件事,别人觉得麻烦无法坚持的事,你做了,这就是超过别人的资本。
待到来年总结,能让你有一份收获的,一定是过去一年,坚持在做一些,短期看似很平凡,但长期看一直在一个方向上积累的事情。
这些事情一定会让你曾经的忙忙碌碌,变成光明坦途。
健康和知识,这两件事,都是别人无法给你,只能自己争取的。
读书方面,如果不做投资,读不读书是一种选择,我觉得都可以,但做了投资,读书就是必须的选择。
一个人朝九晚五的做一些基础工作,不需要频繁的和别人博弈,自己内心自洽就足够。
但投资是是一件人和人相互博弈的事情,股市交易的产生,就是一个人看好未来,一个人看空未来,所以一个人选择了买,一个人选择了卖,然后互看一眼,交换了金钱和股权。
你要比大部分人认知更高,才能从这个市场赚到钱。
在股市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认知的变现,所亏掉的每一分钱,也是因为认知的缺陷,股市最大的公平在于,一个人可能因为运气短期赚到超过认知的钱,但股市会有无数种方法,让他把这个钱还回去。
所以做投资读书是非常必要的。
知道估值的逻辑,但是对企业发展判断出现了偏差,也是没意义的。
你做了正确的判断,遇见真的下跌自己慌了不敢相信自己,没有执行也是白搭。
最后让我们越来越准确,越来越稳定的,唯有认知不断提高。
我对读书有三个建议:
1、除了基础的投资书单外,我认为按兴趣选择阅读内容就可以,能读下去,读了,一定比拿了一本别人推荐很好,但自己没兴趣,读了几页就逃避,最终放弃的书强。
任何阅读都是让自己成长的过程,先读起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2、一个关键,书有好坏之分,但绝对没有一本书,能让我们读完就快速超越所有人,所以坚持读是最重要的。
不少人的心态是,觉得读书很重要,知道自己之前阅读不足,于是执着于找一本读完就能让自己有巨大提升的书,最后所有热情和时间都浪费在了找书上,一本书刚读一点,又听说另一本好,然后马上更换,最后很多书都读了个开头。
3、阅读除了巩固现有认知,更重要的是,增加没有的认知,换句话说读书就是为了挑战自己曾经相信的东西,挑战原来以为自己知道很多的东西,所以看到不同的观点,先别急着愤怒,要先试着去理解。
如果我们本身的观点是对的,不会因为思考了一下不同的观点就受到什么损失,如果我们本身的观点有瑕疵,思考不同观点的同时就有可能帮我们补足漏洞。
读书越多我们就会越了解自己的局限,就不会轻易的抵触不同的观点。
关于运动,这些年看了不少人物传记,有两个最大的感触。
第一是、很多投资大师,四五十岁甚至六十岁,才是投资生涯高峰的开始。而我们五六十岁好像就在暗示自己已经开始夕阳。
这可能也是我们大多数时候着急赚快钱的原因,他们愿意三十岁开始积累,五十岁逐步走向巅峰,是因为他们觉得那是才是人生真正的开始。
而我们觉得五十岁太迟了,所以总想更早获得点什么。
第二个、大多投资大师都很长寿。
我认为有两个主要原因,不求快的人,大多心态平稳。情绪稳定的人,也往往容易长寿,一个每天都在焦急,愤怒的人,自然会对身体造成一些伤害。
其次,能接受长期主义的人,往往都比较愿意做长期有益的事,比如除了坚持阅读,他们大多坚持慢跑或者坚持适当锻炼。
一天一个月就有成果的事,大多数人都愿意做,三年五年才有成果的事,没多少人喜欢。
寻找有意义且可以长期积累,但别人不愿意做的事,去做他,你的优势就形成了
永远不要低估每天一小步的重要性,人生重要的是积累,不是飞越。
选择投资这件事,首先的必要条件是,你对他足够重视,愿意花费时间去学习,否则这个市场不但不会对你的生活带来帮助,甚至还会成为你的负担。
新的一年,专注做有意义的事,不因为暂时没收获而焦虑,因为有意义的事,最终一定有收获。
新的一年,做一个情绪更加稳定的人,不停的抱怨对自己,对别人都是一种伤害。
新的一年,多陪陪那些重要的人,有些事错过了就无法弥补。
新的一年,专注做正确的事,时间会有答案。
正如一段话所说:如果有一天你不在寻找爱情,而只是去爱,不在幻想成功,而是去做,不再追求空泛的成长,而是开始修养自己的性情,那么你的人生,你的一切,都会好起来。
别太着急想要结果,行动是改变一切的唯一方法。
内心强大了,能影响你情绪的事情就小了,能力变强了,阻挡你前行的障碍就少了。
生活中什么最重要?
持续稳定的情绪,良性的财务状况,可控的生活节奏,理性的生活观念,这就是人最好的状态。
可能当下我们不是认知最高的人,但是坚持在做提高认知的事,就永远比昨天更好。
可能当下我们不是非常有钱,但坚持在做合理的理财规划,就永远比去年更富有。
人要有一份希望,才能变的和善和快乐,而让你充满希望的是你永远专注去做那些有意义的事。
今天就聊这么多,我是终身黑白,聊投资,但不功利,让我们一起认真学习,慢慢变富,如果觉得本文不错,那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