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结263)不在于用了多少时间,而是多少时间是有效的丨聊聊持仓

财富   2025-01-05 20:28   宁夏  

文:  男终身黑白    语音:女终身黑白
终身黑白第1157

越来越好的前提,是让你的时间有价值。有价值,不在于用了多少时间,而是多少时间是有效的。

声明:



文中可能会涉及个股,只是思路分享不代表绝对正确,也不代表买卖推荐,请保持独立思考。

黑白不建群,不私下主动联系读者,不开付费星球等付费社区。如果有人以我的名义向你收费请马上拉黑。

2025年收益:-2.35%。

有交易持仓发生变化或者每月月底,我会把完整持仓截图发一下,其他时间看上月月底持仓截图就好。

01

不在于你用了多少时间,而是多少时间是有效的

今早一个读者提问,看了另外一个博主写认为技术分析是适合个人投资者的,我有什么看法。
这种问题其实很难回答,每个人对股市的理解都不同,因此相信的方向也不同
执念别人对错没意义,我说说我不选技术分析的原因吧。
那些短期难预测等等老生常谈咱们就不说了,说说其他方向的思考。
一个人原地踏步和越来越好的分水岭在哪里。
其实很简单,就是你有没有开始在一个方向积累。
我选价值投资,是因为他能让我做到往一个方向坚定的走。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接着来聊聊。
技术分析,虽然带着技术两个字,但是却有着无数的选股逻辑和方法,他不像一道数学题,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造成的结果就是,首先无法确定单次的有效,是确实有用还是因为运气。
同样也无法确定单次的无效,是因为没用,还是只是凑巧遇见了一件事情的小概率。
比如今年开年两个交易日后,下跌的企业4912家,下跌超过5%的企业就有3100家。
如果只看短期,是你的方法本身就没用,还是因为大盘普跌短期失效了,这很难确定。
因为普跌失效,导致所有方法短期看起来都无效,你选了大概率,但小概率的结果依然发生,这在股市都是经常会遇见的。
但是技术分析又不是一道计算题,没办法准确的判断是短期失效了,还是自己的方法根本就是错误的。
这就导致选择技术分析有一个弊端,永远在犹豫,永远不坚定。不停的换方向和换方法。你就很难在一个方向上积累。
对于价值投资来说:
你是基于选择优秀企业买的,他的业绩也确实在稳定增长,你是能够认识到自己正确的,对了,是能总结经验的
同样你是选择优秀企业买的,他的业绩没有增长,错了,你也是能够总结教训的。
你能知道自己是对是错,就能不断修正体系,你的信心越来越强大,遇见困境的时候你就能够做到依然坚持正确的方向。
但是对于技术分析:
我刚入市的时候也看过一些技术分析的书,也买到过确实如书中所说走势一致的股,但他有个最大的难点就是,我无法清晰的分清获胜是因为运气,还是实力。
也因此一到逆境你自己就先没信心了,着急换方法。频繁的试不同的方法,一年过去了,其实你发现你根本也没掌握什么。
回到本文开始的观点,一个人原地踏步和越来越好的分水岭在哪里。就是你有没有开始在一个方向积累。
当你开始在一个方向积累的时候,哪怕是错误的决策也是有意义的,因为这个错误的决策虽然会给你带来一定的损失,但只要你是基于认真的选择,没有因为推脱责任错误归因,那么必然你的决策体系就会完成一次升级,也意味着你下次决策的成功概率就会高一些。
我选择价值投资,是因为他是可以在一个方向上积累的,无论是心态,还是对商业理解的认知等等,随着时间你的能力都会越来越强。
那么就意味着顺的时候,我能积累金钱,逆境的时候能够完善体系,积累经验。
换句话说,越来越好的前提是让你付出的时间有价值,而价值投资可以让我们过去付出的时间具有价值。
有价值,不在于用了多少时间,而是多少时间是有效的。
有人说如果吃苦有用,为啥扫了一辈子大街富不了,因为这个时间付出并没有让你变的有差异化。
有人说我入市十年,为什么还不赚钱,因为十年时间都在不停的换方向,没有朝着一个对的方向前行,并没有进化自己的体系。
这些时间付出就是无效的。
前几天喜马拉雅收到一个比较恶意的评论,这两年熊市很少收到比较恶意的评论了,因为那些没什么耐心的人,基本也都不在股市了,很好奇这个人为何有如此戾气,点进去看了一下他的主页。
发现他从2018年开始就是如此,阶段性的在各种音频下面发泄自己的情绪,
对他来说生活为什么不能越来越好,因为他从来没有在一个有效的方向上积累,运气好了顺一顺开心几天,但不知道下次如何还这样顺。
运气不好,就一顿发泄,然后再试试运气。
2025年的他和2018年的他并没有什么决策体系上的升级,时间虽然过去,但并没有价值的积累,自然也很难越来越好。
这个市场没下跌显然是不可能的,即便是买美股,20%、30%的回调也是常有的事。
无论美股、A股港股、或其他股市,无论股票、主动基金,被动基金。
要求这个市场变成只涨不跌的市场,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法。
但因为暂时失效就频繁的换方法,那么你在前一个方法上积累的经验优势,马上就荡然无存,因此也意味着就一直没有建立优势。
价值投资在逆境中我依然能相信,这就是我选择价值投资的原因。
人生中任何事情都一样,有回报时能坚持这不是难点,也很难让你和别人拉开差距。
能让你和别人拉开差距的,是很多事情短期没回报很多人不愿意去做,才给你排除掉了很多竞争对手。短期没回报依然愿意做的人,把这份坚持变成了稀缺的优势,从而获得超过普通人的利润。
当然让时间变的有意义,除了选逆境中你依然愿意信的方法专注在一个方向积累,还有一个关键,每笔决策都是认真做的。
做好决策最关键的,是你在乎要做出一个好决策。
这话听着好像是个废话,谁不想做出一个好决策?
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只是想做出一个好决策,并没有为能做出一个好决策努力。就如同很多人是想瘦的,但并没有真的行动去减肥。
比如影响我们决策的很多常见因素:
为了摆脱责任,对上一次失败的错误归因。
因为侥幸心理,并没有真实的选择大概率。
因为懒惰,没有为做出决策认真的收集信息。
这都导致我们看似做出了决策,但很难有真正的回馈。你对当前的决策,有没有一个真正的逻辑很是关键,接着你才能从对中积累财富,错中积累经验。
回到开头的问题,适用什么方法,靠别人说是没意义的,你自己真的信什么,能让你坚定的往一个方向积累,让你付出的时间有意义,这很关键。而不是经常被别人的看法影响,不断换方向。
有价值,不在于用了多少时间,而是多少时间是有效的。如果你不断换方向,意味着你过往付出的时间就变的无效。

02

聊聊持仓

1、格力电器宣布分红:

本周格力宣布了分红,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虽然还不知道全年能分多少,但按往年看保守全年应该也会有5%左右的股息。而且中期分红,给了我们一个低估区间分红再投获得更多持股的机会。

明年对家电的几个影响,

第一个补贴政策,奥维云网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35-52周(8月26日-12月29日)彩电、空调、冰箱冷柜、洗衣机、热水器、油烟机、燃气灶七大品类线上市场零售量、零售额、均价分别同比增长19.1%、25.0%、4.9%,线下市场零售量、零售额、均价分别同比增长49.1%、66.5%、9.9%。

销售数据是非常不错的,不过2024上半年空调内销是表现一般的,下半年政策推出后销售增速才上来,所以全年看内销增长其实不大。

补贴政策,这个基本确定会延续,今年国内销售压力不会太大。

第二个是出口,2024年家电的出口也非常好,几个家电龙头出口数据增速都不错。

一些朋友担心,虽然川普上台增加了一定的不确定性,这个之前《家电的小变化》一文聊过。

去年上半年白电出口占比中,占比最大的是亚洲41%、第二是欧洲占比24%,北美洲只占比14%。

相比之下,之前的文章聊聊家电行业海外布局》中分析过中东非其实潜力更大,

中东非地区有几亿人逐步达到了4000多美元人均GDP这个节点,中国2010年人均GDP为4550美元。

虽然人均GDP不能完全作为消费能力的对比,但基本上还是可以做一个参考的。这个GDP正是到了一个有一定余钱开始改善生活的阶段。

从无到有的市场,才有更大的空白空间。

目前家电企业的营收结构中:格力:海外占比15%。美的:海外占比41.92%。海尔:海外占比52.22%。

格力的海外占比不高,一方面确实是之前发展不均衡,但另一方面基本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状态,今年海外依然强劲,格力会受益,海外疲软一些,格力基数不大影响也不会太大。

第三,替换周期越来越近,根据官方数据2010年空调进入了一个产销大幅提升的阶段,我们只算内销部分,2010年内销新装也有接近5000万台,而这5000万台,使用年限已经进入第十五年了。

无论是十五年进入替换高峰,还是十七年十八年,总的来说是有大批量的老空调一年不如一年,迟早要进入替换高发期。

所以整体来说,我认为今年空调企业保持一定的增长难度不是太大。

唯一的变量是行业多了一个搅局者小米,虽然目前看对中高端空调影响不大,但无论如何是多了一个人来分一杯羹,而且小米确实有一个忠实的受众群体,这个需要我们持续观察。

格力目前的估值只有8PE,股息5%,虽然是去年持仓中表现最好的一个涨了50%,但我依然认为是一个低估值得配置的标的。

茅台正式开启回购:

2、本周茅台正式开启了回购,回购了2.9亿元,

回购价格区间。1,480.02 元/股——1,507.41 元/股

茅台本次回购计划

回购净额,低于人民币 30 亿元且不超过人民币 60 亿元

用途是,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同时本周茅台也公布了生产经营情况。

2024年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约1,738亿元,同比增长约 15.44%,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857 亿元,同比增长约 14.67%。

这个基本是预期之中年初就有预告了。至于今年的增长,要看经济恢复程度,年报中也会有公司根据现有情况的大致判断,我认为10%以上是没啥问题的。

有人问茅台当前算低估吗?

对于茅台来说,15%左右的增速,加上不可替代的稀缺性,目前22PE,我觉得算合理略低估吧。

没有经济强劲好转,消费没有明显复苏之前,这个估值能大幅提升的概率不大。甚至消费长期没好转,消费压力继续增大,估值向下的空间也不小。

对于我来说,配置一部分,并不在意他哪天会涨,而是看重他长期的确定性,为未来慢慢布局。

去年最低买到1246元,今年有机会继续采用随着下跌逐步加仓的策略。

对于茅台终端价格的波动,小的波动我认为对茅台影响不大,茅台的巨大批零差价下,只要波动幅度不巨大,不造成现有存货和渠道大的恐慌,并不太影响企业利润。

如果有大的波动,其实影响的不仅仅是茅台,而是整体中高端市场。

举个例子前几天买了两瓶五粮液,准备大年三十喝,如果有一天茅台能一千五六买到,那我肯定买茅台了,无论亲戚还是朋友肯定更接受茅台一些,如果茅台价格大幅下跌,自然很大一部分高端白酒的销量会转向茅台

我认为这个价格基本不会出现,真的出现了,对整个中高端白酒市场都有影响,所以逆势布局,一定要有配置思维,切莫孤注一掷的去押注。

3、腾讯回购继续。

回购再继续,依然腾7亿

去年腾讯股价涨了43%,我依然认为他是低估且确定性不错的选择,过去几年游戏恢复,视频号小程序带动着广告收入增加,未来几年ai是个新战场,如果成了,腾讯的天花板又会大幅提高。

当前足够低估,依然有增长动力,未来可能有意外之喜,这也是我配置腾讯的原因。

黑白的持仓中大多有一个特点,回购经常有,茅台、格力、腾讯都有回购,分红基本稳定,基本每个持仓都有不错的股息。

这类企业股价可能暂时没表现,业绩可能暂时有困难,但是你对他也有足够的信心。

大钱都是在等待中赚到的,选让自己愿意等敢于等的企业,这很重要。

03

重要的是保留选择权

聊聊最后一个我选择基于价值的原因。

人生变好的一个核心,就是保留选择权,而股市其实是相对公平又有可能改变命运的场所。

大部分人能进入股市,有一定的资金参与投资,都是前十年,二十年,甚至可能是一两代人的积蓄。

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快,而是能保留这份提高人生财富效率的选择权。

你选的都是优秀的龙头,在较为低估的时候布局,并且做了适当分散,没加杠杆。

你犯系统性大错的概率是比较低的。

黑白进入股市这十多年,在雪球也呆了十年,普通人就不说了,有一定影响力,有了一定财富积累又被股市淘汰的案例也不少。

但是做到,选行业龙头,较为低估时候布局,做了适当分散没加杠杆,却被淘汰的几乎没遇见。

原因也不复杂,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且认真选,又做了分散配置,全部持仓都犯大错这个概率很低。

而被淘汰的无非就那几个原因。

要么本身的方法有瑕疵,比如虽然是做短线,也有一定的胜率,但是没考虑到长期熊市末期,这个即便是有效的方法短期都无效的阶段,2021~2023这比较难的三年,连续试错被迫离场。

要么孤注一掷甚至加杠杆,虽然基于基本面,但连续的顺境后信心越来越膨胀,太过看好一家企业,全仓押注遇见了自己犯错的阶段。

在投资这个市场稳一定是比快重要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现金或多或少, 大多都是半生积蓄,说白了这游戏承受一次大败,基本就丢掉了人生的选择权。
选优秀的龙头,在较为低估的时候布局,并且做了适当分散,可能也会有那么两三年业绩不好,也会有看错的企业,但长期看,你的容错空间足够大,是能往前走的。
今天就聊这么多,我是终身黑白,聊投资,但不功利,让我们一起认真学习,慢慢变富,如果觉得本文不错,那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 

终身黑白
畅销书《行稳致远,价值投资的底层逻辑》作者,雪球网2024年十大影响力用户,聊聊投资和人生,适度分散 长期持有 选优秀的企业 做时间的朋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