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公众号「远方青木」。
很久以前,有些公知喜欢在网络上写小作文。
今天说这个产品中国造不出来,只能外国造,明天说那个产品中国造不出来,只能外国造。
比方说圆珠笔头上的那个小钢珠,需要的炼钢技术非常尖端,中国就造不出来,只能花大价钱进口。
比如说高铁上用的特种螺母,力学性能非常优异,中国也造不出来,只能花大价钱进口。
类似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这些小作文让人看着实在是太郁闷了,这么简单的东西中国都造不出来,我们的国家还有什么希望。
想驳斥这些小作文造谣吧,偏偏别人说的还都是真的,这些东西中国真的造不出来,整篇小作文没有一个字是假的。
笔尖钢最出名,是因为这东西做的圆珠笔最常见,也被人认为技术含量最低,所以最出名而已,并不是说当初的小作文只写了笔尖钢一个。
而笔尖钢的技术指标看起来也确实非常吓人。
这东西,是圆珠笔芯上的一颗小小的钢珠。
虽然看起来只是个钢珠,但表面粗糙度要求为0.4个微米,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有0.3到0.4毫米。
小钢珠的旁边,还有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得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笔尖的开口厚度不到0.1毫米,任何一个小偏差都会影响笔头书写的流畅度和使用寿命,还要考虑到书写角度和压力。如果精度不够,那么钢珠和笔尖的间隙就会要么太大要么太小。如果间隙过小,墨水便不能顺滑流出;若间隙过大,则会导致漏墨。总之圆珠笔芯上的小钢珠是一个看起来非常厉害的东西,加工精度非常高。笔尖钢的性能要求在进行如此精度的加工时,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还不能开裂。而这样的东西我们确实造不出来,国产的钢没办法造这种圆珠。你能造氢弹,你能造洲际导弹,你能送飞船上天,你能造航母,但你连个圆珠笔芯都造不了,你和外国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贵族的优雅和高贵,都体现在不起眼的细节方面,小作文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关于笔尖钢的小作文传播时间久了之后,被总理看到了。2016年初,在一个关于钢铁产能过剩的研讨会议上,总理用圆珠笔芯举了个例子,大概意思是说为什么我们国家钢铁产能过剩,结果连圆珠笔芯的特种钢材都造不出来。虽然只是举了个例子,但在会议后,这事不知道被谁说出来了,于是瞬间上了各大媒体的头条。一时间,相关报道铺天盖地,把曾经的圆珠笔小作文推上了高潮,还把那些中国造不出来XXX的小作文全部翻出来重新读了一遍。 “连圆珠笔尖都造不了,中国离世界制造强国有多远?”,类似的标题铺天盖地。
本来吧,这只是会议上随口举的例子,但被大量媒体这么一报道,这事的性质就不一样了。这个笔尖钢,必须造出来,否则感觉都没办法对国民交代了。涉及民族荣誉,涉及中国崛起,总理也发言了,全国媒体也都报道了。2017年1月,中国太钢成功研发出了圆珠笔笔头所用的特种不锈钢,新华社对此做了专门报道。经制笔企业实验室近千次的极限测试,用太钢原料生产出来的笔芯,产品质量与国外产品相当。 成功研发圆珠笔专用的笔尖钢,被当成了一个很大的事,不仅做了专门报道,央视还过来拍摄了专门的纪录片,太钢还设置了专门的展台,把这个事摆在一个很高的位置。 这玩意好像也不难啊,全国媒体集中报道说这玩意很难造也没多久,结果嗖嗖嗖的就研发出来了。
不是说这东西高精尖吗,不是说这东西只有瑞士日本能造吗,怎么这么快就搞出来了?其实吧,圆珠笔笔头这东西看似高精尖,但实际上并不是高精尖,中国不造并不是因为造不出来,而是懒得造。当然我们首先要承认圆珠笔的笔尖钢确实是一种特种钢,是要技术的,一般人炼不出来,中国以前也确实没有这种炼钢技术。但我们没有这种炼钢技术,不代表我们研究不出来,而是我们没有研究的必要而已。看似吨钢单价很贵,但总共才需要多少钢?总共才能卖多少钱?央视报道的材料中也说了,中国每年造圆珠笔380亿只,总共用了1000多吨笔尖钢。 中国一年的钢产量接近11亿吨,平时从钢厂提货都是以万吨为单位的。当圆珠笔的笔尖钢成为政治任务后,太钢进行了研发,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费,终于摸清了笔尖钢的炼钢技术。你在实验室炼出了合格的钢材,不代表你能低成本的在工厂炼出来。太钢为了这个笔尖钢,专门改了一条生产线,把所有的设备和流程按笔尖钢的炼制流程进行调整。需要投多少钱这个就先不谈了,每条生产线都很贵这个是常识,但最关键的是生产线只要启动,你就不能停。不存在说你炼半个月笔尖钢就把生产线改成炼其他钢,过一段时间再改回来这种事,生产线是不可能改来改去的,每改一次都代价巨大。钢炉每熄火一次,点火费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因为当钢炉停转,整个炉子彻底冷却后,想重新加热到可以炼钢的千度高温,需要耗费的燃料是很多很多的。所以,生产线上的钢炉只要启动,就不能停,必须要持续的炼钢,这样才能做到最低的生产成本。这条笔尖钢的生产线启动后,就这么几十吨几十吨的对外出钢。而中国每年辛辛苦苦造了380亿只圆珠笔,只需要1000吨笔尖钢。要么停生产线,要么扩大销量,要么就炼一堆笔尖钢扔仓库吃灰。瑞士和日本的笔尖钢售价12万人民币/吨,畅销全球。为了抢市场,太钢咔嚓一声就把价格打到了5~6万元/吨。不是太钢不想谋取暴利,而是瑞士和日本的企业耕耘这个市场半个世纪,绝大多数企业用惯了他们的产品,你不降出一个恐怖的价格,没人愿意买太钢的货,而生产线那边的笔尖钢已经在仓库吃很久的灰了。品质相当的东西,太钢一口气把价格砸下来一半,那自然就能打开市场了。生产线终于可以继续运转了,不需要停炉,也不需要把产品放仓库吃灰了。这价格卖,太钢赚不到什么钱,但好歹没怎么亏钱,至少算是把政治任务完成了。笔尖钢是一个很小的市场,全世界就几家小公司在搞,他们是这个领域的隐形冠军。他们的创始人当初进这个领域时,竞争压力是很小的,然后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不断的用利润去逐步研发新技术,从而建立了一定的技术壁垒,让一般的小企业进不来。但这种所谓的技术壁垒,对于大企业而言根本不值一提,并不是什么坚不可摧的技术屏障,想研发就能研发的出来。但对大企业而言,这种小领域市场规模太小,小到无法入眼,没必要去关注。而且大企业如果要从头搞研发,新购置生产线,综合成本绝对是要比买隐形冠军的成品要高的。所以,考虑这种种原因,大企业就对这种小领域的隐形冠军视而不见了。太钢这种玩法,摆明了就是宁可亏钱也要研发出来,然后还非要维持一条生产线的运转。让中国人都能用上中国自己的圆珠笔钢珠,这属于政治任务,不属于常规商业行为。
还有那个高铁上的螺母,全世界都在用哈德洛克公司的产品,中国自己造不出来。因为这个螺母的市场,全世界的年销售额总共加起来就1.3亿人民币。工业领域就几个点的净利率,这个螺母就算夸张点,我给他按20%净利率算,一年也就2600万人民币的利润。所以,哈德洛克公司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公司,员工总数不足100人,这几十个人什么都不干,就给全世界所有人造特种螺母。哈德洛克公司的特种螺母满足了全世界的需求,但这个领域实在太小太小,小到垄断全世界也就只能养活几十个员工而已。这个螺母虽然性能很好,中国暂时造不出来,但不代表中国没能力研发出来,只是真的没啥大公司愿意单独立个项目去和哈德洛克公司在这个小领域里血拼,而小企业又拼不过。中国其实也有类似的企业,比如说义乌某家公司的吸管。全世界的吸管都从义乌这家公司进货,他们家拥有全世界2/3的吸管专利,主导发布了全球的吸管行业标准,每天生产1亿7000万根吸管,是全球吸管领域的绝对隐形冠军。吸管这种简单的东西,被这家义乌工厂活生生的做成了高科技。并不是,而是义乌的这家工厂把成本压到了极致,压到其他人觉得造吸管无利可图了,于是就放弃了在吸管方面的生产和研发。小公司看着这个领域眼馋,但没能力杀进来,也没有啥大公司有兴趣和义务这家工厂在吸管领域血拼。欧美很多小公司,都是靠这些夹缝中的小领域市场活着,他们专精于一种产品,把这个产品做到极致,以此在大公司的碾压中活下去。整个欧美日,除了巨无霸大公司,剩下的都是这样的小公司。要么体量天下无敌,要么就有自己一技之长,专精于一道,不然你凭什么开公司?欧美,尤其是日本那边,把这种迷你小公司专精于一道的行为,称之为“工匠精神”。其实不是这些小公司喜欢当工匠天天研究一个东西,而是他们只能靠这个活下去,其他领域他们做不了,只有目前这个领域凭着当初创始人的先发优势和技术积累,才能勉强活下去。他的创始人,可以称之为吸管仙人,只不过中国人不喜欢这么中二的宣传词而已。但欧美日的这些各行业隐形冠军,却被中国的小作文大吹特吹,最后的结论都是中国体制不行,所以打不过这些隐形冠军。太钢被形势所迫,硬着头皮开了笔尖钢的生产线,捏着鼻子造笔尖钢。而瑞士和日本的笔尖钢隐形冠军,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没招谁没惹谁,祖传一家小公司,每年赚点生活费,怎么突然来一个这么大的巨无霸掀桌子。悲惨的遭遇被曝光后,很多日本企业做出了对策,和中国公司合作的时候都千叮万嘱,不要宣传我们公司,不要夸我们的工艺。想合作可以,但你不能宣传,否则我们公司拒绝和你合作。这些小公司都是各领域的隐形冠军,他们只想默默赚点小钱,没兴趣掺和什么民族荣誉,也没兴趣成为什么国家技术制高点的旗手。再来篇笔尖钢这样的小作文,自己不仅一毛钱赚不到,祖传的饭碗还有可能被砸掉。自从氢弹和洲际导弹技术研发成功后,我们就证明了全世界所有技术,就没有中国研发不出来的。我们的工业体量和工业人口,已经达到了可以研发一切的地步,只是资源有限,研发有个先后顺序优先级而已。中国工业体系实现了全覆盖,美国几乎没有办法在任何领域卡中国脖子。特朗普用尽手段,也就找到了一个芯片来卡中国脖子而已,其他的领域都卡不住。没有任何人说中国研发不出来光刻机和芯片,哪怕是最悲观的技术专家都承认,芯片和光刻机这东西只要中国舍得砸钱,一定可以研发出来。现在欧美最先进的芯片是5纳米,从今天开始算,只要中国持续砸钱研发,10年时间必定可以研发出5纳米,这个事实几乎没人否认。他们认为中国没必要造芯片的理由,是等你研发出来了,欧美早就更新换代好几次了,你研发出来也是废品,卖不掉。芯片领域2~3年就更新一代,这速度实在是太恐怖了。可以说,芯片领域是先发优势最大的一个行业,所有行业里排第一,先发优势接近于无穷大。10年之内中国肯定可以研发出5nm芯片,从光刻机到芯片制造一条龙全给你搞出来。这速度已经很快了,但还不够,因为也许3年后,欧美的3nm芯片就出来了,你只能跟着后面无穷尽的砸钱搞研发,始终无法收回成本。既然如此,为什么今天的中国敢于在芯片领域搞技术攻关,把芯片研发当成一个政治任务来做?芯片行业的物理极限是3nm,小于这个数值光刻机就失效了。这不仅仅是达到了工艺的极限,而是已经达到了目前人类物理学的理论极限。就是说从理论上说,芯片的最高等级也只能是3nm,不可能到1nm。因为当制程达到1nm时,就进入了微观世界,量子力学的领域,到时候隧穿效应将会生效,电子可以自由的穿透绝缘层,导致芯片失效。因此人类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除非人类的理论物理出现了巨大的跨越式突破。比如说炼钢工艺,在100年前这就是高科技,各种特种钢技术日新月异,始终在更新换代。但发展到一定程度,炼钢技术就停滞了,就无法再更新换代了,发展速度变得极为缓慢,先行者的先发优势就没那么大了。一些看起来很高科技的笔尖钢技术,其实分分钟可以破解,因为他本身工艺更新的速度就非常慢。一旦芯片更新换代的速度慢下来,被中国追上来只是个时间问题。笔尖钢是10年前的小作文,而芯片算是这三年的小作文。笔尖钢行业,已经进入了太钢纪年,耕耘半个世纪才积累出市场的西方公司掐死中国公知的心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