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2025 談關稅及降息

财富   2025-02-02 11:00   黑龙江  


迎接2025的最大忐忑,可能還是來自於對特朗普財經政策的沒有把握。即將於1月20日上任美國總統的特朗普,自參選以來提出許多令人難以想像的政策,例如將對中國課徵60%,以及所有其他國家10%的關稅。當選至今,亦明言將先對墨西哥及加拿大課徵25%的關稅等等。即使尚未就任,全球企業及政府卻都已積極沙盤推演,準備因應的策略。對一般民眾而言,供應鏈重整的問題太遙遠,關切的重點倒是在於2025是否還會是個好年?


其實自從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打至今,歲月靜好的日子就已一去不回;即使有的年度避開驚濤駭浪,但卻也少不了有驚無險。相對來說,2024曾經歷最多場世界各國的大選,但從經濟表現的角度而言,卻是相當值得珍惜的一年。全球經濟中度正成長,通膨回降至接近各國央行的目標,多數國家的就業維持強勁,資本市場更表現優異:美國及其他許多股市創新高,日經指數更終於超越三十多年泡沫破裂前的水準。


科技的進步及創新,是2024全球經濟成長的原動力。生成式AI的廣泛應用,帶來太多的改變,更創造未來無限的想像空間。金融市場上,對美聯儲及各國央行降息的耐心等待,也總算沒有落空:除了情況特殊的日本之外,全球央行皆在2024年貨幣政策轉向,開始降息。利率的調降,助長企業的投資、民間的消費,更為經濟的成長增添力量。


那麼,接下來的2025呢?依據歷史經驗,原本進入降息循環後,會有連續一陣子的“好年冬”。原本今年各行各業都可在降息的趨勢下鬆一口氣,甚至債台高築的各國政府,也能因為利息降低而減輕償債壓力。但是,特朗普的就任,打亂這個生態,讓市場不得不擔心,降息循環才剛開始,難道就要提前結束?


過去這十幾天以來,美國公債利率不降反升,美股及全球股市更連跌不休,反映的也正是對2025是否能持續降息,以及降息幅度能有多少的疑慮。


其實,市場也許是反應過度。許多人質疑加徵關稅會造成通膨,也因此將不利於降息。但這是出於對“價格上漲”及“通膨”觀念混淆的誤解。關稅第一時間造成物價上漲,但一般而言是一次性的上漲,而非物價連續上漲的通膨,因此未必需要升息抗通膨。反倒是若特朗普關稅引發報復性關稅,並大幅傷害美國經濟,則美聯儲反而需要降息救助景氣,那麼2025年的降息就可能不只2次,或不僅2碼。


美聯儲在最近一次的記者會中,提到美聯儲曾發布對2018年,對中國加徵關稅的研究報告,其中提到當時關稅對美國物價的影響是一次性的物價上漲,而非持續性上漲的通膨,因此美聯儲在規畫2025年貨幣政策時,並未將關稅因素納入考量,也就是並未計畫以升息抗通膨。


在特朗普的各項選舉語言中,對美國經濟最具傷害性的,首推“提高所有進口商品的關稅”及“史上規模最大的非法移民遣返”,這兩項政策若真的實施,影響鉅大。依目前估計,關稅不至於造成全球經濟衰退,但是確定會降低成長率,而且受到關稅直接衝擊的產業也可能陷入負成長的產業衰退狀況。尤其若在短期間內對非法移民大量遣返,更可能造成美國產出的下降,特別是農業、食品加工製造、營建、休閒、餐飲等領域,長期而言更可能導致經濟的衰退。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作者:刘忆如 台湾大学财务金融系兼任教授


香港经济导报社
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中文财经杂志。商务合作:jdonline1947@163.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