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香港,想说爱你并不容易
财富
2025-02-07 11:24
广东
当沙头角中英街成为历史记忆的文化景点,当香港购物天堂、美食之都的光环日渐黯淡,当古惑仔港片与港风流行音乐不再引领潮流,当这座中西合璧的魅力之都不再吸引人流如织的游客,香港,还是东方那颗璀璨的明珠吗?
繁华国际都市变“港村”?
香港是世界的金融中心和国际自由贸易港,其活跃的多元经济如夜晚璀璨的维多利亚港湾一样,一直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而曾几何时,港人北上消费成风,难道昔日繁华的国际都市真沦为被人摒弃的“港村”?
Jane为了孩子享受香港的国际化教育,从深圳搬到香港居住八年了。她说,香港优质的教育一直是内地移民的核心驱动力。但每个周末和假期,Jane会和孩子回深圳与先生团聚,孩子也顺便回深圳上舞蹈、画画和网球等兴趣班。
一开始,Jane每次从高楼林立的深圳湾穿越壮阔的深圳湾大桥进入香港山林环绕的屯门,总有时光错位的感觉,就仿佛从发达的二十一世纪穿梭回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初期。疫情那几年,Jane和孩子回不了深圳,走在香港街头,她竟然有种流落他乡的感觉。
而每一次回深圳,深圳便利且丰富多彩的生活总会给Jane带来很多小惊喜,也给她的生活增添了许多幸福感。迄今为止,虽然Jane和孩子都成了香港永久居民,虽然孩子因为大陆网络限制等问题不太愿意回内地,但他们都仍然觉得自己是深圳人。
不过,当问及Jane喜欢深圳还是香港时?她思忖片刻,毫不犹豫的说,香港。
走在屯门咖啡湾,有种怀旧的感觉。很多设施都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保留至今,石头小路和质朴的栏杆,远处的旧楼房和货轮、年代久远的瞭望塔、夕阳染红了的波光粼粼的海水,在落日余晖里,咖啡湾就像一张泛黄的旧明信片。坐在被时光和风沙磨得失去光泽的木头条凳上,吹着徐徐的海风,你会有一种时光凝固的感觉。Jane喜欢这种被称之为“港村”的香港。
香港人强烈的规则意识和边界感让生活显得格外宁静和自在。海边小径有人在跑步,沙滩上有孩童嬉戏,有游泳或划艇爱好者在海中畅游,亦有人静静趴在沙滩上,沐浴阳光,每个人都自得其乐,互不侵扰。即便是在车水马龙的街道或是人挤人的旺角街市,在熙攘的人群中,你也能感受到自己的小天地,不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Jane无奈的笑称,而当她走在深圳街头,她总会提心吊胆那些急速乱窜的电动摩托车,人群里总有人在耳边大声说话,甚至能闻到紧挨着的陌生人身上的味道,这种对个人空间侵犯的感觉让Jane深感不适。
在香港长时间生活后,Jane回深圳也不愿意开车了。香港的马路并不宽敞,但车速都比较快,如果没有交通事故,基本不太会堵车,因为大家都遵守交通规矩。而内地,感觉每个人都在急哄哄的在超车、抢道。
香港的公共基础设施完善,设计人性化。无论山上还是海边,均配备了休息区、健身区及洗漱区。尽管部分设施略显陈旧,但都干净、便捷。在海边,每隔几百米就有冲洗、卫生间区域。香港的乡村与一些安静的老区,与日本一些乡村相似:环境干净、秩序井然、氛围宁静。曾有朋友从内地返港后,形容香港的空气充满了清新、纯净与甘甜的气息。Jane也由衷地赞叹,香港确是一个以人为本、舒适宜人的城市。
谈到备受赞誉的香港教育,Jane说,许多家庭为了孩子教育,举家或者夫妻分居来港,对一个家庭来说,付出很多甚至可以说牺牲很大,但是,几乎没有人会为此后悔,因为值得。香港的教育和内地卷的方向不太一样,它相对不功利,注重人性,有人文情怀和国际视野。
选择深圳还是香港?
深圳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迅猛发展,优越的特区制度吸引了很多外地人到深圳创业。“来了就是深圳人”,移民人在深圳找到了第二故乡的归属感。而相比之下,香港也许正因为其多元化的文化、历史背景和大家强烈的边界感,反而很难让人找到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很少移民人会把香港视为故乡。
韩飞曾经带着孩子移居瑞典、新加坡,最后带孩子回香港读书和定居。她说,走过那么多国家,香港是最适合中国人居住的城市。也许你一开始需要时间去适应,但是住下了,你一定会喜欢上香港。
香港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舒适的自然气候。空闲时,韩飞喜欢和朋友开车去香港各个岛屿探险,孩子们则喜欢去冲浪、划艇和野营。香港的海域资源非常丰富,有很多不错的水上运动项目和营地。韩飞偶尔也会和朋友去兰桂坊喝一杯,品味一下兰桂坊独特的异国文化和感受香港繁华都市的魅力。
虽然你很难将香港当作故乡,但她自由、包容,她繁华、多元。科技与人文交织,潮流与传统并存、高雅与市井共融,所有你能想象的、你想要的,这里都有。无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都可以在这个国际都市自由自在地生活。就像有人愿意花数十万到数百万的会员费,在奢华的私人包厢里边享受精致美食边观看赛马,也有人只需一杯啤酒在手,便能在赛马场热闹的露天音乐派对中尽情摇摆,同样沉浸在赛马的激情与欢乐中。不管你是支付了高昂会员费还是免费入场,你一样可以试试手气,享受赛马的奔放与自由。
David移民加拿大,在孩子成年后携爱人返回香港生活。香港物质充裕,商品种类繁多,食物选择丰富且健康新鲜,下楼即可轻松购买到各式美食和日用品,生活极为便捷。相比较于加拿大的宁静,David夫妇更偏爱香港的热闹与繁华。
此外,香港医疗技术先进,救援及时,且能便捷地前往大湾区生活和就医,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大的生活选择空间。香港人均寿命高居世界前列,是理想的养老之地。David欣慰的说,他太太回到香港后性格变得更加开朗,她热爱养花,喜欢香港温暖宜人的气候。
PJ在澳洲留学,与澳籍丈夫J结婚育儿后,选择回香港创业、生活。PJ表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金融服务行业和贸易行业高度发达;而且因为香港税率低,许多跨国企业在香港设立公司;目前信息、通讯科技、初创企业以及智慧城市建设方面也发展迅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是留学生回港创业、奋斗的理想之地。更关键的是,在这里,没有种族和民族歧视,社会氛围平等自由。
相较于内地,香港职场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较少依赖复杂的人际关系。同事间关系相对简单,每个人都能享有较为独立的生活空间和时间。无论是与政府打交道,还是企业间的业务往来,人们普遍遵循既定的规则和流程,无需过多依赖个人关系或看他人脸色。这种按规矩办事的文化,让PJ感到更加轻松和自在。
Kate全家拿了香港永久身份,其先生是一私募基金的创始人,Kate的先生虽然大部分时间在大陆上班,但他还是将公司设立在香港,因为香港不征收流转税、遗产税、进出口税和资本增值税,香港不仅税种少、税率也很低,香港还有与很多国家签订避免双层征税、免税政策。以企业所得税为例,税率至高仅为16.5%,而个人所得税有13.2w港币的豁免额。
Lihai在取得高才身份后,毅然只身来港创业,即便是孩子仍未有心仪的学校入读。他感叹说,香港不愧是自由经济体,开设公司的手续简便、高效,营商环境一流。虽然目前香港业务型态相对狭窄,但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机遇。
不管是Jane、韩飞、David、PJ一家、Kate还是LIhai,选择深圳还是香港,答案已经不言而喻。
想说爱你并不容易
港府为了发展香港经济和促进高新技术发展,不仅开设高新技术专才移民和各项优才、高才、资本投资移民计划。近期,港府又扩大了申请高才资格的合格院校名单,也延长了A类申请人的签证有效期,还宽松了投资移民的门坎,放开大门热烈地邀请高净值、高质量人才来港投资、创业和工作。高才通计划从2022年底推出至今,截止2024年10月底,港府已经批出近85000宗申请。但许多申请人因为工作和家庭等诸多因素,虽递交了申请,但仍处于观望状态,未实际来港居住和生活。
吕先生毕业于华中科技,获批高才。吕太为香港大学博士后,由于吕太专业偏科研,难以获得医生执业资质,吕太又不喜欢实验室工作。于是,夫妻俩目前均在香港保险公司任职。而由于客户主要来自内地,故俩人仍居内地。吕先生坦言,在孩子完成国内基础教育,在他年薪达到六七十万时,将举家迁港居住,房子可以小一点,但其他方面的生活质量不想降低。他们会争取早日来港,因为他们喜欢香港的自由与国际化教育。
而同样申请高才的方先生和杨先生,目前仍在国内金融机构工作。他们表示,在香港难以找到与国内同样条件的工作,且举家移民还涉及配偶工作、孩子读书、父母养老等等问题。为了以后可顺利续签,他俩也在香港保险公司兼职,至于是否担忧没有实际居住香港而影响续签,他们表示顺其自然,尽力而为。
在香港,和高才、优才身份匹配的工作,基本上都需要良好英文,仅这一语言关,就难倒了一大批人。而对于那些海外留学没有语言障碍的毕业生,工作机会也并不太多,貌似香港更需要创业者来港创业和创造就业机会,港大硕士毕业生留港未果的Ken悻悻地说。
香港移民还面临生活成本高昂,房价居高的实际挑战。对于高净值人士而言,携带子女来港读书和生活相对简单,但是孩子想入读名校,自己要在香港再闯出一片天,并不容易。
香港,想说爱你并不容易!Linda已经是幸运儿,她英国名校硕士毕业,在港岛找到了份中资大券商的行业研究工作,并在港岛租了一个十几平方米的一居室,但每周末她仍会回深圳父母的家。Linda感叹,由于文化、语言不同以及存在的一些隔阂问题,内地人、香港人和外国人相互交融还是需要时间。
港府的人才邀请满载诚意,而沧海桑田变幻,东方之珠,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
什么时候,香港也可以豪迈地宣称“来了就是香港人”,那时候,也许移民人会发自内心大声说,“香港,我爱你!”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作者:本刊记者 马丽琼
香港经济导报社
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中文财经杂志。商务合作:jdonline1947@163.com
最新文章
特朗普威胁对台积电等征100%税,台湾怎么办?
香港,想说爱你并不容易
最新!李强总理发出“拼经济”的强信号!
香港要继续发掘人才继续完善相关政策——访立法会议员、前入境处处长黎栋国
高才通真的帮香港引进人才了吗?——访香港立法会议员、高才通人才服务协会会长尚海龙
香港移民“众生相”,港府得尝所愿了吗?
迎接2025 談關稅及降息
发展经济很难吗?闭上眼睛,砍一刀!
以深圳为师“变废为宝”
两岸旅游僵局只剩“最后一里路”?
过年好!乙巳说蛇文化
铜锣湾上演面包店大战
从司令员到副市长的“军转干部”
如何做到“春眠不觉晓”?专家答香港经济导报
料新年过后楼市小阳春
港大副教授刘洋建议:港府透过发债融资应对财政赤字
越南能成为特朗普关税政策“最大赢家”吗?
董藩:消除“公摊面积”争议的科学管理方法
2025年台海局势与两岸关系展望
2025楼市展望:缓步复苏 楼价看涨5%
特朗普没提对中国加征关税!中美竟然双向奔赴
经济增速下滑 刺激政策不能再等了
减息浪潮有利香港投资市场
欧美央行2025年降息的考量
军兵种将领会师“戎装常委”
关注 | 正视双城论坛对两岸关系的意涵
国台办答香港经济导报:将持续为台湾同胞来大陆学习、就业、创业创造更好条件
在美国威胁制裁下香港仍具吸引力——访香港浸会大学会计、经济及金融学系副教授麦萃才
特朗普2.0关税冲击波 商界“危”中寻“机”
独家专访 | 香港贸发局范婉儿:面对美国加征关税,香港出口商将积极开拓新市场
对中墨加三大贸易伙伴 加征关税有何后果
特朗普关税2.0“山雨欲来” 美国未必成赢家
特朗普携强关税政策重返白宫,全球经济体遍生寒意
磷酸奥司他韦原研药和仿制药有何区别?工信部答香港经济导报
中国经济政策主轴转向内需
中美还未到决战时刻 特朗普需先处理这三件事
越南为何倒向美国?
中国政坛的秘书长
踏上“互联互通”快车道 系好法律合规“安全带”
特朗普上台恐给欧洲民粹主义火上浇油
董藩:以超常规、靶向性措施稳定楼市的紧急建议
关注 | 香港券商能否分到一杯羮?
关注 | 未来十年何去何从?
跨境理财知多少——专访资深专家李岚、高欣女士
山海关外,有一片经济加速增长的发展沃土——盘锦市兴隆台区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美丽嬗变
国家卫健委答香港经济导报:奥运冠军马龙、黄张嘉洋将担任“体重管理年”活动宣传大使
特朗普难以利用货币政策主导全球经济?
救金融 香港要解放思想!——访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及副院长肖耿
香港经济导报编辑部 | 新年献词:坚守的意义
尹锡悦戒严令余波,对韩国金融市场的冲击何时结束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