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现行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以来,对促进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创新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显示,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从2003年的1.98%提升至2023年的14.14%,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4年的第11位。修订草案细化了各级各类学校的科普责任。例如,强调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加强科学教育,提升师生科学文化素质。高等学校应当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开设科技相关通识课程,开展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教育,把科普纳入社会服务职能,提供必要保障。中小学校应当整合校内、校外资源提高科学教育质量,完善科学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科学兴趣,培养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前教育机构应当根据学前儿童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加强科学启蒙教育,培育、保护好奇心和探索意识。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科普人员达199.67万人,其中超过八成为科普兼职人员。这意味着,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科技志愿者等群体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科普工作中,我国科普人员队伍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修订草案新增“科普人员”一章,正是对这一新变化的及时回应。修订草案围绕建立专业化科普工作人员队伍,鼓励和支持老年科学技术人员积极参与科普工作,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职业学校设置和完善科普相关学科和专业,完善科普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等内容作出规定。修订草案还对健全科普人员评价、激励机制作出规定,鼓励相关单位建立符合科普特点的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评价制度。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近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转发《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与申请学位实践成果基本要求(试行)》,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说明。《基本要求》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概述、学位论文基本要求、申请学位实践成果基本要求、其他。一是明确了《基本要求》是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学位授权点、导师对学位论文或申请学位实践成果进行管理和评价的指导性文件;二是明确了学位论文在选题、内容、写作规范和结构、创新与贡献、评价参考要素等方面的相关要求;三是明确了申请学位实践成果在来源与形式、写作规范、创新与贡献和评价参考要素等方面的相关要求。《基本要求》具有以下三方面特点。一是突出实践性,鼓励学位申请人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国家重大需求、行业和区域发展需要“研究真问题”,并通过实践探索“真解决问题”;二是强调创新性,要求学位论文或实践成果在应用创新、技术创新上应有鲜明体现,鼓励以创新赋能行业产业实践,引领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三是鼓励多元化,为学位论文选题、实践成果来源与形式提供多样化设计,鼓励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具有前沿性、应用性、跨学科、创新性的探索。全力推动《基本要求》落地见效。一是做好试行使用,鼓励各培养单位开展多样化探索,不断完善具体要求和操作程序。二是开展宣传解读,推进各地各培养单位深入理解掌握文件精神,切实将文件相关要求作为实际工作的指导。三是强化培训指导,面向广大导师组织开展培训指导并及时推出典型范例。四是持续迭代更新,结合各地各培养单位实施情况不断完善更新。(摘编自光明网)
11月4日,财政部、教育部等多部门发布关于调整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调整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有关事项。通知指出,自2024年秋季学期起,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第二学士学位、高职学生、预科生,下同)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由不超过1.6万元提高至不超过2万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由不超过2万元提高至不超过2.5万元。学生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优先用于支付在校期间学费和住宿费,超出部分用于弥补日常生活费用。国家助学贷款额度调整后,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学费补偿、用于学费的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和学费减免标准以及基层就业学费补偿、用于学费的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标准,相应调整为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2万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2.5万元。国家助学贷款利率由同期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60个基点,调整为同期同档次LPR减70个基点。对此前已签订的参考LPR的浮动利率国家助学贷款合同,承办银行可与贷款学生协商,将原合同利率调整为同期同档次LPR减70个基点。(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日前,教育部在京召开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颁奖会,表彰获奖人员并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会议指出,各地各高校要把握根本遵循,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以扎根中国大地为着力点,以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为根本,以培育时代新人为主旨,以建设研究队伍为基础,坚持守正创新,持续巩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根基。要始终坚持“两个结合”,胸怀国之大者;始终坚持遵循规律,保持战略定力;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推动范式变革。会议指出,要把握重点任务,突出服务战略,承担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重大历史责任;突出一体贯通,构建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和成果应用体系、学术体系、学科与人才培养体系、实践育人体系、国际交流合作体系;突出试点先行,立足中国实践取得的伟大成就,形成中国原创性知识体系;突出交流传播,以哲学社会科学为桥梁,更好传播中国声音;突出综合保障,对政策制度供给、资源配置供给、条件保障要素供给进行改革创新。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995年设立。第九届成果奖评奖工作于2022年年初启动,共产生获奖成果1496项。其中,著作论文奖1196项,咨询服务报告奖76项,普及读物奖21项,青年成果奖203项。(摘编自新华网)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最新的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名单。据统计,本次共有435所高校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其中自设二级学科5034个,交叉学科878个。北京大学自设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数量高居榜首,达94个。其次是浙江大学(74个)、四川大学(67个)、中南大学(61个)。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河南大学的自设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总数也≥50个。在自主设置二级学科所属的一级学科中,工商管理学一级学科设置最多,有188个,其次是管理科学与工程(185个)、临床医学(183个),设置150个以上的一级学科还有:公共管理学、法学、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机械工程、应用经济学。在自主设置交叉学科中,人工智能学科设置27个,数量最多;储能科学与工程、人文医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科分别设置8个;自主设置5个以上的交叉学科还有文化产业管理、化学生物学、数据科学、碳中和科学与工程、生物信息学。(摘编自教育部网站)
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各高校抢抓秋招关键期,于11月至12月集中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月”系列活动。本次活动以“协同联动拓岗位凝心聚力促就业”为主题,将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人才专场招聘、校企供需对接、高校访企拓岗、学生生涯规划、就业主题教育五大系列活动,进一步聚合政府、企业、高校等各类社会资源,大力拓展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加强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全力促进2025届高校毕业生尽早就业。一是大力开源拓岗,开展系列人才专场招聘活动。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举办“国聘行动”第六季等活动,指导各地各高校深入实施“万企进校园”计划,提升校园招聘活动实效。二是推进供需适配,开展系列校企供需对接活动。教育部将推进实施第四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鼓励高校积极动员相关部门和人员参与项目对接,在就业实习基地、定向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三是聚合多方资源,开展系列高校访企拓岗活动。教育部指导各地各高校结合毕业去向落实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四是提升就业能力,开展系列学生生涯规划活动。五是强化就业指导,开展系列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教育部将指导各地各高校充分用好“互联网+就业指导”公益直播课资源,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11月5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工作情况。报告指出,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发力,深入听取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等各方意见建议,指导和支持各地各高校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8年多来取得显著成效。怀进鹏介绍,在组织实施上,一是统筹布局,动态调整“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建设范围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首轮基础上,第二轮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基础学科等国家急需领域加强布局。二是重点突破,打造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高地。实施一流学科培优行动、“强基计划”、“101计划”,布局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数理化生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等。三是创新机制,建立健全常态化监测体系,开展多维综合成效评价,构建推进高质量建设管理评价模式。四是协同支持,建立健全中央引导、地方支持、高校自筹、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强化多元投入保障。怀进鹏介绍,在建设成效方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更加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增强,2016年以来,建设高校培养了全国超过50%的硕士和80%的博士,学科专业设置不断优化。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主力军作用更加凸显,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内部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示范带动作用日益彰显。怀进鹏指出,下一步,教育部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科技大会部署,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自主科学确定“双一流”标准,构建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打造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力量,创新国际交流合作机制,改革组织管理体系,提升资源配置和财务治理水平,高质量推进“双一流”建设。(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11月6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调研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央财经大学,了解学校服务国家战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国际交流合作等情况。他强调,高校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需求,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大力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不断强化高等教育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性支撑作用。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怀进鹏深入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油气资源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调研,听取中巴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情况汇报,参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展厅。他强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要发挥能源高校优势,聚焦国家能源战略和“双碳”目标,加强校企协同,培养智慧能源、新材料、船舶与海洋工程、人工智能、半导体等关键领域卓越工程师。要立足学校特色深化科技创新,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高端技术设备和高水平科研成果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在教育对外开放中主动作为、先行先试,积极构建全球能源教育合作平台,为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发挥作用。在中央财经大学,怀进鹏听取学校建设情况汇报并参观学校科研成就展,深入金融学院、国家金融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调研了解相关情况。他指出,中央财经大学建校75周年来,坚守“立德树人财经报国”的使命担当,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要立足国家金融安全战略,采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扎实开展基础研究,着力构建中国自主金融知识体系。要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探索学科交叉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多贡献。(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10月31日至11月1日,2024年全球教育会议在巴西福塔莱萨召开。会议围绕“科学、技术、创新与数字变革”和“高等教育的公平机会、质量和流动性”等议题进行讨论。教育部副部长陈杰在发言中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加大包括数字技术在内的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规模,注重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与学生创新能力。陈杰表示,中国持续加大对高等教育投入力度,不断改善高等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公平包容,让人民享有可负担、有质量保障的高等教育。中方愿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平台与世界各国加强交流合作。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巴西联邦政府承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斯蒂芬妮亚·贾尼尼主持,包括50余位部长级代表在内的94个国家代表团的600多人出席会议。会议发布了《全球教育监测报告》和《福塔莱萨宣言》。其间,陈杰与斯蒂芬妮亚·贾尼尼就推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类中心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建设等工作进行深入交流。(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10月29日至30日,二十国集团(G20)教育部长会议在巴西福塔莱萨召开。会议围绕数字教育平台和课程资源建设、教育工作者能力建设、学校—社区联动倡议等议题进行讨论。教育部副部长陈杰指出,中国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中国政府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陈杰表示,中国高度重视教师发展,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中方将一如既往坚持合作共享,促进教师发展,并愿积极助力教育管理人员和师生数字素养能力提升。会议由2024年G20轮值主席国巴西教育部部长卡米洛·桑塔纳主持,G20全体成员、嘉宾国教育部门部级官员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应邀出席会议。其间,陈杰与巴西、美国、法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芬兰、日本、韩国、南非、秘鲁、哥伦比亚、阿塞拜疆等国代表团团长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银行、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就深化教育交流和数字领域合作深入交换意见。(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10月31日,第25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日前在北京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出席大会并作开幕致辞,强调中国将深入推进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鼓励学生出国留学,吸引海外优秀人才来华学习交流,进一步扩大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促进国际协同创新,深化同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合作,为推动全球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力量。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作视频致辞,表示中国始终坚持教育对外开放,积极与世界分享优质教育资源。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适应全球变革,需要通过教育赋能个人、重塑社会、引领未来;他倡议,要更大规模推动资源普惠共享,更高质量推动学术科研与国际合作,更深层次推动人文交流。据悉,本届年会以“教育:为人人为未知 为未来”为主题,包括全体大会、平行论坛、合作洽谈和教育展览等百余场双多边活动。(摘编自教育部网站)
在建院75周年之际,中国科学院11月1-3日在北京举办以“科研范式变革下基础研究的破局之路”为主题的第三届雁栖青年论坛。论坛期间发布《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倡议书》,内容包括:坚定“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全身心投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前沿问题导向的学术探索与科技创新,自觉维护学术独立性和纯粹性,不做跟风逐热的研究,不参加不相关、无意义的社交型学术会议,抵制学术领域的“圈子文化”和不端行为,做科学家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承者。第三届雁栖青年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周琪院士出席并讲话,中国科学院秘书长翟立新为青年科学家做辅导报告。此次论坛邀请13位青年科学家做引导报告,他们结合各自在科研方面取得的进展和经验,分别从不同领域阐述对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思考和判断,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引发的科研范式变革的背景下,如何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方面的探索。在分组交流讨论中,160余位青年科学家,围绕基础前沿与学科交叉、战略与新兴技术、社会可持续发展、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人工智能与科研范式变革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11月5日,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调查研究。他强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新征程上,学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面向教育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大力量。尹力在调研时指出,当前北京正在大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希望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共同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强化需求牵引下的应用基础研究,用好“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科研模式,围绕“卡脖子”领域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坚持科技为民,推动数字孪生城市、大数据、热电能源材料等前沿技术应用,更好服务首都超大城市治理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尹力强调,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北京市支持学校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共同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培养造就更多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发挥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等作用,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吸引更多国际顶尖人才来京发展。北航在科技前沿领域有很好基础,北京市支持学校及科研团队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要充分用好机器人前沿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等平台,探索“学科+产业”的创新模式,助力首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北京也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撑。(摘编自《北京日报》)
10月31日,2024年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大会,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平指出,要加强人工智能人才自主培养,实现更优质、更均衡的教育;要保持清醒的认识,避免人工智能的误导性结果;要充分依托上海市良好的人工智能产业基础和数字化转型探索先发优势,聚焦课程质量、第二课堂、教师赋能,形成“硬实力”;要高度重视教育数字化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提高网络安全保护水平。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围绕教育数字化的战略价值、开放优势和安全底线三方面提出要求,强调教育系统各单位要进一步强化教育数字化的国际标准对接、经验互鉴、资源共享,贡献国际教育数字化的“上海方案”。市教委主任周亚明指出,教育系统各单位要形成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市-区-校-社”合力,共同塑造育人为本、富于效率、充满活力的数字教育新形态。(摘编自上海教育新闻网)
10月31日,在第25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上,浙江大学获颁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教育服务认证证书》,获A+最高等级和8年最长认证有效期,成为迄今接受认证院校中获得A+的两所高校之一(另一所是去年获评A+的北京理工大学),进一步推动来华留学事业更高质量发展。今年9月,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发布关于2024上半年来华留学质量认证结果的公告。本次共有59所高校通过认证,8所高校通过高等教育质量(初次认证),23所高校通过高等教育质量(再认证),15所高校通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认证,13所高校通过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认证。从认证等级上看,7所高校认证等级为A及以上,浙江大学认证等级为A+。来华留学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是教育部委托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在全国高校开展的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评估工作,是推动高校来华留学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措施。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体系分为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57个主要观测点,着重从指导思想、办学条件、教育培养、管理服务、办学成效等方面对高校来华留学工作进行全面评估。认证等级已成为各级政府做好来华留学事业决策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中外社会认识和了解高校国际学生培养能力的重要依据。(摘编自浙江大学新闻网)
11月2日,上海市民办兰生中学举行30周年校庆。现场,复旦大学、杨浦区教育局、复旦附中、兰生中学签署《大中贯通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合作备忘录》,共同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贯通培育。此次签约复旦大学进一步深化“大学-中学”合作探索长周期的“干细胞式”人才培养新模式。筹备组建和实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项目,通过高水平的数理教育培养具有学科特长、创新能力、实践精神,能够担当未来国家科技战略发展重任的一流科学人才。通过大学-高中-初中贯通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路径,促进学生在数理学科及现代科学领域的深度学习体验和跨越式发展,探索和实践新时代的超常规教育培养模式,突破学段分隔和学科割裂的传统教育瓶颈,为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早发现早培育提供可行的示范和引领。(摘编自复旦大学新闻网)
11月4日,复旦-杨浦“人民城市”大思政课整体试验区建设推进大会在上海人民城市实践展示馆举行。会上发布《“人民城市·大思政课”整体试验区行动方案》,根据该方案,依托市委宣传部人民城市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与杨浦区共建“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着力构建大学引领、区域联动、学段贯通、大中小学一体的“人民城市·大思政课”标杆区。通过建立课上课下协同、校内校外一体、线上线下融合的“大思政课”综合体系,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在学习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中更深理解领悟党的创新理论,在切身感受人民城市建设成就中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在熟悉了解区情民情中更好树立报国强国志向。会上,复旦-杨浦“人民城市·大思政课”联合教研室揭牌。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表示,复旦大学党委、杨浦区委抓住契机,率先推进人民城市理念进课堂、进教材、进育人场景、进师生头脑,为构筑立德树人新格局、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贡献力量。(摘编自复旦大学新闻网)
11月6日,复旦大学成立交叉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发展中心、应用技术发展中心、先进技术发展中心共四个校级科研发展中心,旨在通过邀请一批活跃的中青年优秀科学家作为专家参与学校科研管理、统筹谋划,在学校科研管理服务工作中充分发挥科学家的学术支撑作用。成立科研发展中心,并不只是请科学家参与管理,更重要的是,希望中心每一位成员把握这个机会,成长为战略科学家。四家校级科研发展中心工作内容不同,但理念一致,都是通过邀请一批最为活跃的中青年优秀科学家,汇聚科研人员力量,在深度参与学校科研管理和统筹谋划中充分发挥科学家的学术支撑作用,共同推动学校科技发展战略的实施,共同支撑学校科研管理高质量发展。未来,校级科研发展中心还将逐步建立人才数据库,为不同学科背景之间的研究者搭建合作桥梁,盘活校内学术资源。有意向开展交叉研究、学术合作的研究者能够在数据库中查询其他学者的研究方向及成果,寻找潜在的合作伙伴。(摘编自复旦大学新闻网)
10月25日,上海交大数学科学学院与上海市实验学校“数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与培养”项目合作签约仪式举行。院党委书记洪梅表示,希望以本项目开展为契机,加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交流互鉴、优势互补,更早挖掘和激发学生的数学天赋与潜能,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上海市实验学校校长徐红谈到,此次合作旨在发掘“真心热爱数学”的学生,借助高校力量,将上实的贯通育人探索延伸至高等教育阶段,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和视野拓展搭建平台。双方共同签署了《“数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与培养”项目合作协议书》,后续双方将发挥协作优势,构建选拔、培养、评价、跟踪于一体的系统性育人方案,逐步形成高效能的系统化人才培养体系。(摘编自上海交大新闻网)
10月29日,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率代表团来南京大学调研座谈,双方签署校际合作框架协议。南京大学校长谈哲敏指出,期待在未来的合作中双方一步加强人才联合培养、科研合作、体制机制改革探索,为共同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表示,希望以本次签约为契机,进一步与南京大学携手并进,在科技合作、人才引进、教育教学等方面出奇兵,收奇效。座谈会上,双方签署校际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建立合作会商机制,共同探索教育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强人才联合培养,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合作培养机制;开展科研合作交流,推进科研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共同进行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等。(摘编自南京大学新闻网)
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通过建设教学质量实时监测大数据平台,精准助力深化教学评价改革。具体来说,一是“物联网+云计算”精准评价课堂教学。自动实时采集全校年均6028门次“第一课堂”和学生成长“第二课堂”数据,提出“分类评测—多维排序—结果融合”评价方法,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与模式识别等算法,从4亿多条大数据中挖掘出反映课堂教学质量的细粒度特征,研制出多维指标排序算法、权重自适应调整的多维融合方法,解决课堂教学精准评价的难题。二是用大数据精准开展教学督导。建立专职督导团队,构建校、院、系三级立体交叉的督导机制,大数据平台助力更加精准地开展教学督导工作,做到课程精准、人群精准。三是大数据助力实施个性化精准帮扶。在大数据平台的助力下,西安交大开展问题导向下的精准督导,6年38期共培训3122名教师,满意度达99.6%。(摘编自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网)
10月27-30日,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主任王文代表西安交大访问塔吉克斯坦国家科学院。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听取了相关项目进展汇报,并表示充分肯定。访问期间,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与塔吉克斯坦国家科学院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拟共建新能源汽车学院、IT学院、矿产资源检测中心等科技人才一体化平台,助力塔吉克斯坦发展现代化科技产业体系。据了解,2023年5月,中塔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为贯彻落实中塔双方合作共识,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于2023年7月组织代表团访问塔吉克斯坦经济发展与贸易部、国家科学院等部门,初步达成了全面合作意向。(摘编自西安交大新闻网)
10月30日,中山大学科学技术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园召开。会上,中山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程晓作中大科协筹备工作报告,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组织联络部部长吕雪照宣读了《广东省科协关于同意成立中山大学科学技术协会的批复》。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山大学科学技术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中大科协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当选中大科协主席。高松在致辞时表示,学校将在中国科协和广东省科协的指导下,全面支持科协建设,聚焦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目标,发挥好科协的桥梁纽带作用,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在科技创新上不断取得新进步,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中大力量。(摘编自中山大学新闻网)
11月2日,同济大学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共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表示,希望双方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战略合作政治站位;继续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方面战略支撑,推进兵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狠抓落实,全力推进各项合作任务落实落细,携手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会上,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同济大学将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深化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决策咨询等方面的务实合作,支持新疆工业学院(筹)建设,以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助推兵团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进教育强兵团战略提供智力支持。(摘编自同济大学新闻网)
11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全球领导力学院揭牌成立,学院以“面向全球”“面向一流”“面向未来”为发展定位,将着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力、政策力、胜任力、实践力,并从多方面推进建设。一是与涉外教学机构和研究平台形成良性互动,“院系+智库”协同推进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二是创新招生选拔和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更多符合时代需求、世界需求、中国需求的未来国际性领袖型人才;三是强化国际运营,重点推进与世界顶尖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办学,搭建共建共享新网络和机制;四是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打造区域国别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形成高质量研究成果;五是充分挖掘优质资源,发展特色海外高端培训项目,构建海外高端人才“请进来”和国内高端人才“走出去”的新渠道。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全球领导力学院将积极培养全球领袖型人才,壮大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战略力量,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摘编自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网)
11月1-3日,第十届“全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与社会筹资研讨会”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顺利举行。高等教育筹资研究,北师大十年艰辛,集中了研究主题,建设和扩大了队伍,理论联系实际,用智慧服务于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促进高等院校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本次会议遵循“发展、高质量、资源拓展”的主题,就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资源保障问题,做了充分的研讨。高等教育筹资,不直接关联人才培养,但是人才培养的提高不能缺少充分的资源;高等教育筹资,不直接关联科学研究,但是科学研究不能没有资源的强力保障。从某种程度上说,筹资不只是一个经营行为,也不是某一个或两个部门的工作,它贯穿于高校工作的多个部门,也是高校三大职能否高质量实现的关键。本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洪成文教授主持,邀请到在高等教育领域和大学社会筹资领域作出贡献的领军人物,同教育、哲学、经济等领域的知名学者,以主题演讲和对话的形式共话筹资大课题,寻找当前筹资的主要问题,分析问题的主要原因,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上寻找策略和渠道,回应高等教育强国发展的资源需求。(摘编自北京师范大学新闻网)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建设工程项目一期施工总承包Ⅰ标段,正式启动招标。据悉,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等研究院)建设工程项目一期位于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永乐路与新岭路交会处东北侧,项目计划总投资超24亿元,用地面积约9.1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7万平方米,总办学规模约为3000人。区别于传统的全日制综合性大学,高等研究院以研究生、博士生的培养为主,同时下设多个研究中心与科研平台。高等研究院将聚焦“电子信息+”,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网络通信、区块链、量子信息等领域,打通科技前沿人才与大湾区产业高端应用人才培养链条,培育极具创新、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未来能引领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引领性人才。高等研究院着力加强校企合作,与华为、腾讯等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建校内和校外联合教学科研平台,吸纳社会资源共同打造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通过电子信息、人工智能、软件工程、控制科学等学科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设置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智能系统技术领域课程与实践体系,优化研究生课程设置,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定制化培养模式;利用地域优势资源,构建“校内+校外”双导师制,聘任企业优秀人才作为兼职导师,与校内导师团队优势互补,打造高校学者与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导师队伍,形成校企协同育人的教学团队,探索协同育人新模式,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摘编自《深圳特区报》)
10月30日,湖南大学发布科创港校区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一标段、二标段招标公告,公告显示,项目总投资为501220万元(50.12亿元),建设地点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新区湘江科学城,用地总面积为1166.18亩。项目工期要求为555天,将在2026年6月30日前完成竣工验收。本次招标主要建设内容为:8栋学院科研建筑(9个学院集群)、高端装备集群智能制造中心(4栋)、图书信息交流中心(2栋)、1栋前沿科学实验中心、8栋宿舍及生活配套、1栋食堂、1处田径场及室外运动场地(含1栋风雨运动区)、配套地下室(含设备用房及人防)。公开信息显示,湖南大学科创港校区选址湖南省湘江科学城,科创港校区距学校18公里,地铁直达,市政基础设施完善,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600亩,力争在2026年9月湖南大学定名100周年之际正式投入运营。学校将依托优势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着眼未来重点发展的学科,在科创港校区布局“重大科学装置”“技术研究平台”“前沿交叉学院”等版块,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摘编自湖南大学新闻网)
10月31日至11月2日,中国海洋大学2024年全国重点高中校长论坛在崂山校区举行。本次论坛以“聚世纪海大,谋强国之梦”为主题,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重要回信精神,汇聚了全国百余所重点中学的校长及教育教学负责人、教育领域知名专家,聚焦优秀海洋人才培养新范式,探讨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新路径,共商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双高融合”育人新举措。本次论坛是学校与各重点中学协同育人的重要载体,对进一步推动“双高融合”协同衔接意义重大,学校也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各重点高中的合作交流,共同培养更多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论坛大会的闭幕阶段,举行了卓越生源高中暨优秀生源基地授牌仪式。卓越生源中学授牌标志着学校在打造优质生源基地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也是加强与各重点中学交流合作的又一项关键行动,对学校与各重点中学在人才培养和教育资源等领域进一步加深合作、共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摘编自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网)
10月21日至25日,东南大学校长黄如率团赴英国和法国访问交流,访问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法国巴黎高等电信学院,拜会中国驻英国大使馆、驻法国大使馆,并与当地校友、知名教授、青年学者等会面交流。在伦敦大学学院,校长施迈克(Michael Spence)会见了代表团一行。双方就人才培养、学者交流和合作科研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黄如表示,伦敦大学学院与东南大学有着很好的合作基础、未来合作潜力巨大,希望两校围绕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医工交叉等领域开展学生联合培养,探索合作办学的可能性,同时进一步鼓励高层次学者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共同开展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前沿技术探索与科研创新合作。在剑桥大学,剑桥大学校长中国事务特别顾问、副校长 Mark Welland爵士会见了黄如和代表团一行。双方就已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务实合作进行了讨论。黄如表示,希望两校依托剑桥南京中心,协同东南大学江北校区,聚焦医工交叉、智慧城市和可持续能源等领域,开展科研团队间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加强学生交流,开展暑期学校、短期课程等形式的合作。在巴黎高等电信学院,巴黎高等电信学院代理校长Sophie Marain会见了代表团一行。双方围绕深化人才联合培养、学生交流、科研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黄如表示,两校合作历史悠久、基础深厚,希望两校共建海外实习项目平台,开展学生双向交流和暑期学校项目,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领域加强科研合作。(摘编自东南大学新闻网)
11月5日,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Anwar Ibrahim)受聘成为清华大学名誉教授。名誉教授授予仪式在上海举行。未来清华大学将进一步加强与马来西亚合作伙伴的交流合作,努力增进两国年轻一代的相互理解和友谊,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安瓦尔·易卜拉欣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及社会活动家,长期致力于推动马来西亚的民主改革和经济发展。在他的领导下,马来西亚成功实施了一系列结构性改革,促进了国内经济的稳健增长,提高了国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安瓦尔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倡导和平、对话与合作,为推动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不懈努力。鉴于安瓦尔·易卜拉欣对马来西亚国家的发展及国际社会作出的卓越贡献,以及他在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重要影响力,清华大学决定授予安瓦尔·易卜拉欣名誉教授职衔。(摘编自清华大学新闻网)
10月29日,芬兰总统亚历山大·斯图布(Alexander Stubb)访问清华大学,出席中芬应用科学与工程教育交流会开幕式并发表演讲。清华大学与芬兰应用科学大学联盟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同开展应用科学教育体系模式研究,推动组建国际专家智库团队,开展师生交流等。当天,中芬应用科学与工程教育交流会开幕式举行。10月31日,芬兰总统斯图布到访复旦大学,在光华楼袁天凡报告厅发表演讲,并与现场师生交流。作为一所注重创新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复旦大学一直致力于国际合作和全球参与,坚持追求学术卓越、培养未来领袖。期待斯图布总统的访问能进一步加强复旦与芬兰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摘编自复旦/清华大学新闻网)
11月6日,QS发布了2025亚洲大学排行榜(QS University Rankings Asia 2025)。2025QS亚洲大学排名覆盖亚洲地区25个高等教育体系的984所一流高校,相比去年增加了127所。中国共有197所大学进入QS2025亚洲大学排行榜。其中,中国内地135所,中国香港11所,中国台湾48所,中国澳门3所。 在2025QS亚洲大学排名中,中国内地高校占据了亚洲前十名中的四席,两所中国内地高校跻身亚洲前五。其中,北京大学再次获得2025QS亚洲地区大学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复旦大学,位列亚洲第5;清华大学位居亚洲第7;浙江大学位列亚洲第8。QS发布的2025亚洲大学排名中,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高校表现依旧强势,而亚洲高校TOP10中,更是有7所中国高校。北京大学位居第一,香港大学紧随其后位居第二,新加坡国立大学位列第三,此外位居前10的大学还包括:南洋理工大学、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延世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在亚洲前100中,有22所中国内地高校、8所中国台湾高校、6所中国香港高校、1所中国澳门高校。此外,排名前100中还有15所韩国高校、13所日本高校、10所马来西亚高校。(摘编自QS)
近日,韩国政府计划在未来六年内投入超过5万亿韩元,以改善医学院的教育条件并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此次大规模投资将用于两个主要方面:一方面,改善医学院的基础设施、教育空间并建设教授队伍,预算约为2万亿韩元;另一方面,培训专科医生以及支援国立大学医院,预算约为3万亿韩元。政府计划在2027年之前加快新建医学教学楼的进度,并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同时,政府还计划在未来三年内为国立大学增聘1000名教授,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除此之外,政府将为医学教育课程的改革提供551.5亿韩元的专项资金,鼓励各大学根据实际需求定制培养方案,特别是在区域和基础医疗方面加强实践课程。(摘编自EBS News)
随着全球高等教育日益复杂化,跨国教育(简称TNE)再次成为英国高等教育机构国际化战略的核心要素。TNE是指在学位授予机构所在国之外开设的教育项目,使高等教育机构能够扩大自身的全球影响力,并吸引多元的学生群体,体现了高等教育“本土化与全球化交融”的现象。然而,尽管TNE为高等教育机构提供了广泛的全球参与机会,但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包括财务风险、质量保障问题以及文化和监管障碍。为协助高等教育机构应对这些挑战,TNE成功记分卡应运而生,该评价工具提供了一个结构化框架,用于评估和优化TNE项目,重点关注十个关键领域,包括战略领导、市场分析、学术质量、运营效率等。通过使用该记分卡,高等教育机构可以科学地评估新机遇,确保项目与其国际化目标一致,并有效规避过高风险,从而提升自身的全球参与度。(摘编自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
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苏世民计算学院启动博士后项目,推动人工智能跨学科发展。该项目由Tayebati出资2000万设立博士后奖学金资助,将重点研究人工智能在选定的科学研究领域解决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以及人工智能在音乐创作和表演方面的应用。项目将招收最多六名博士后,任期一年,并有可能续签第二个任期。项目将为研究员提供参与人工智能和其他领域前沿研究的机会,并与跨学科的顶尖专家合作。进入该项目的候选人将从事六个学科领域之一的项目:生物学/生物工程,大脑和认知科学,化学/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音乐和物理学。每位研究员将有一位学科领域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教师导师。(摘编自麻省理工学院)
近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宣布启动人工智能技术就绪试验平台开发计划。该计划旨在增强和推进研究人员在现实世界环境中开发、测试和完善负责任的人工智能系统所需的基本基础设施。测试平台将创建一个环境,研究人员可以在其中部署和评估其工作的影响,并研究人工智能驱动的解决方案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包括与安全性、隐私和公平性相关的各种风险。例如,人工智能就绪试验平台可以使研究人员能够评估新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以便在交通场景中做出决策,或者创建新的天气模型和可视化效果,并与现场的气象学家一起进行评估。该计划资助的项目将为研究人员提供可扩展的真实世界环境奠定框架,以测试新的人工智能方法及其影响。这些试验平台将支持跨学科合作,将私营人工智能实验室、学术界、民间社会和第三方评估机构聚集在一起,支持人工智能系统的设计、开发和部署,包括相关的隐私增强技术。(摘编自NSF官网)
作者 | 姜洁,同济大学发展规划研究中心政策研究专员
编辑 | Jessica
更多精彩,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