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自己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明明知道可以做得更好,生活可以不那么一团糟,内心深处也渴望改变,但当我们真正尝试采取行动时,却感到手足无措,甚至觉得自己仿佛在往相反的方向走。
有时,我们并非不愿改变,而是感到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牵制着自己。这种感觉源于内心深处的某种机制,它控制着我们的行为和思想。这些内在机制的设定,来源于父母、家庭、朋友、环境及老师等,正是这些设定形成了我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因此,要实现改变,首先需要理解并调整这些设定。
那么,我们是如何被制约的呢?
一,语言框架:你小时候听到了什么?
回忆童年时期,哪些话语至今仍回荡在耳边?它们可能是父母、老师或同伴不经意间说出的话,但这些话语却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记忆中。这些话语中,有些可能给我们带来了力量和鼓励,而有些则可能给我们带来了负面影响。
“你怎么这么笨?”
“你什么都做不好。”
“这孩子胆子小”
“我们买不起那个”
“看看别人家的孩子,那么听话”
“男孩子要像个男子汉,不可以哭”
“你总是这么自私”
”你只要去做,一定可以做得好“
”这孩子聪明,学什么都很快“
”你是一个勇敢的孩子,不怕困难“
”……“
你被一些什么话所影响?这些话语中,哪些是你喜欢的,哪些又是你厌恶的?不经意间脱口而出的话语,是否能勾连起童年的记忆?这些早期的语言输入,不仅塑造了我们的世界观,还直接影响了我们的自我认知。我们之所以会有某些想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了这些言语的影响。
二,环境框架(模仿):你小时候看到了什么?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们不仅通过言语来学习,还通过观察和模仿周围人的行为来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比如:
如果父母经常通过争吵来解决问题,孩子可能会认为争吵是处理分歧的正常方式。
如果家庭中缺乏开放沟通,那么长大后也会保持沉默或回避沟通。
如果父母总是慷慨待人,那么孩子也会模仿这种善良和同情心。相反,如果父母总是挑剔和批判,那么孩子也可能会发展出类似的行为模式。
如果父母总是对金钱表现出焦虑和恐惧,孩子也可能会发展出对财务安全的担忧。
……
观察自身的行为模式,是否与童年时目睹的情景相似?即便你反感这些行为,但你仍会在不经意间重复它们。这是因为模仿是学习的一种基本形式,特别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不自觉地效仿周围人的行为。那么,有哪些恐惧或情绪,是源自于童年的体验,并且至今仍在影响你?
三,特殊事件:你小时候经历了什么?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某些特殊的事件可能会留下深刻的印记,它们对我们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事件本身。这些事件可能包括家庭变故、学校的重大经历、或者是某个意外的成功或失败。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例子:
父母的离异、亲人的离开或者其它的家庭危机,搬迁等等都可能给幼时的孩子带来深刻的情感体验,影响着对于安全感和稳定性的看法。
在学校经历的重大表演,或者比赛的失利等,都可能对孩子的自尊心和竞争态度产生长远影响。
在小时候的社交圈受排挤,被欺负会影响一个人的社交行为和人际关系。
…..
那些让你难以忘怀的事件,带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为什么这些经历如此深刻?当时你是怎样感受的?如今再想起时,心情又有了怎样的变化?这些事件及其背后的情感,是形成个人行为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要去改变这些制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么多年它已经根深蒂固,所以不要去指责它,怨恨它。而是经过我们的努力去慢慢地改变它。毕竟曾经一度它也为你带来过好处,帮助你维护生活的平衡。所以善待它们。
而关于改变,有四个因素,每一个都简单,也很有威力。但也需要时间。
第一,觉察。要知道某件事存在,才谈得上改变它。所以接纳它的存在,是第一步。
第二,理解。知道它的来源,知道它曾经陪伴你这么久,知道它都是从你的内在而生。
第三,划清界限。感恩过去的陪伴,但是它不再适用于现在,所以感恩地送它离场吧。
第四,重新设定。改变并不是要去掉它,而只是培养一个新的思维模型。
每一步看似简单,实则充满力量,但都需要时间和持续的努力才能实现真正的转变。通过这些步骤,我们可以逐步摆脱旧有的制约,为新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腾出空间。这样,我们就能重新找回自己的力量 ,向着更加自由、充实的人生迈进。
END
我来这里
是为了和打着灯笼
在我身上看见自己的人相遇。
关注我获得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