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佾篇之:事君尽礼,人以为诌也

文摘   2024-12-22 20:57   广东  

《论语》

           
八佾篇之:在于存礼

原文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宋·程颢、程颐:“圣人事君尽礼,当时以为谄。若他人言之,必曰‘我事君尽礼,小人以为谄’。而孔子之言止于如此,圣人道大德弘,此亦可见。”

明·张居正:“君子之事君,其礼固无不尽,然却不肯阿谀顺从,如责难以为恭,陈善以为敬,一心只要成就君上的美名,干办国家的大事,这便真是尽礼。”

注释

程颢和程颐强调了孔子在侍奉君主时所表现出的高度礼仪和尊重。当时有些人误解了孔子的行为,认为他是谄媚君主。但是,如果换成别人说“我事君尽礼”,则可能会被直接指称为小人的谄媚行为。而孔子之所以没有被人直接这样指责,是因为他的德行高尚、品德宏大,让人不得不敬重他,即使有人觉得他过于讲究礼仪,也不能简单地将他与谄媚者等同起来。

张居正认为,君子侍奉君主时,虽然在礼仪上做到尽善尽美,但却不会阿谀奉承或盲目顺从。真正的“尽礼”在于敢于对君主提出挑战性的建议(责难以为恭),并能够诚恳地陈述良策(陈善以为敬)。君子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君主建立美好的名声,同时致力于解决国家的重大事务。这体现了君子不仅有德行和智慧,还有勇气和责任感,不畏权势,一心为公。

翻译

孔子说:“事奉君主要尽到为臣的礼节,可别人却以为这是在谄媚。”

心得


忠诚不是无条件的服从,而是基于道德原则和国家利益的积极谏言与贡献。同时坚持内心 的道义做着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也无须在意他人的眼光和评论。
世风日下之时,总有一些风言风语,指手画脚。只要自己觉得是正确的,是奉行道德标准的,对于别人的评论或者期望不需要去理会。只需要做好自己就行。


关注我获得

更多精彩


以史为镜以铭其身,

以人为镜以正其身,

以事为镜以警其身。

走路失心
人成长的最终目的,是成为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