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大学-知其所止

文摘   2024-09-23 21:14   广东  


《中庸》

 
大学-知其所止

原文

《诗》云:“邦畿(ji)千里,惟民所止。”[1]《诗》云:“缗(min)蛮黄鸟,止于丘隅(yu)。”[2]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3]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亻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讠宣)兮!”[4]如切如磋者,道[5]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亻间)兮者,恂慄[6]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讠宣)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7]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8]不忘也。

注释

[1]邦畿(jī)千里,惟民所止:引自《诗经·商颂·玄鸟》。邦畿:都城及其周围的地区。止:有到、停止、居住、栖息等多种含义,解释该词应该联系上下文的内容,结合语境。此处指居住。
[2]缗(mín)蛮黄鸟,止于丘隅:引自《诗经·小雅·绵蛮》。缗蛮:即绵蛮,是一种鸟的叫声。止:栖息。隅:角落。
[3]“穆穆”句:引自《诗经·大雅·文王》。穆穆:仪表美好端庄的样子。於(wū):是一个叹词,没有实际意义。缉:继续。熙:光明。止:语助词,无实际意义。
[4]“瞻彼”句:这几句诗引自《诗经·卫风·淇(qí)澳》。淇:指淇水,在今河南北部。澳:水边。斐:文采。瑟兮(亻间)(xiàn)兮:庄重而胸襟开阔的样子。赫兮喧兮:显耀盛大的样子。(讠宣)(xuān):遗忘。
[5]道:说话,言语的意思。
[6]恂(xún)慄:恐惧,戒惧。
[7]於戏!前王不忘:引自《诗经·周颂·烈文》。於戏:叹词。前王:指的是周文王、周武王。
[8]此以:因此。没世:去世。

翻译

《诗经》说:“京城及其周围,大多是当朝老百姓最为向往的地方。”《诗经》中又说:“一直在绵蛮叫着的黄鸟,它们栖在山冈上”“孔子说过:“连黄鸟都知道自己应该栖在什么样的地方,难道我们人类还不如一只鸟儿吗?””《诗经》中讲:“品德高尚的文王啊,他一生为人光明磊落,做事更是庄重谨慎。”要想做个合格的国君,必须要仁爱;做臣子的,应该恭敬。而做子女的,就要孝顺自己的父母;做父亲的,对子女要慈爱,和他人交往时,应该讲信用。

《诗经》里也说:“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嫩绿的竹子长得郁郁葱葱。还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专心地研究学问,就好像加工骨器一般细致,不断切磋;修炼自己就好像打磨一块美玉,反复琢磨。他看起来庄重而又开朗,仪表堂堂,一表人才。如此文质彬彬的君子,真让人难以忘怀啊!”这里所说的“好像加工骨器一般,不断切磋”,就是指我们做学问的态度;而《诗经》里所说的“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则是指自我修炼的精神;说他‘庄重而开朗’,是指此人内心谨慎,无论 做什么事情都有所戒惧;说他’仪表堂堂‘,是指此人看起来和奶威严;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可真是令人难忘啊,说的是此人品德高尚,达到了完善的境界,所以让人难以忘怀。

《诗经》里也说:“啊啊,前代的君王真让人难忘啊!”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因为君主贵族们大多将前代贤德的君王作为榜样,尊重贤人,亲近亲族,对百姓也是广施恩惠,便百姓享受安乐,获得最大的利益。所以,虽然前代君王们都已经去世,但后世的人们仍然尊敬爱戴他们。

心得


知其所止,找准自己的位置,知道应该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像诗经里说的“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大都市固然是好,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在此适应下来。
如果能够通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工夫,通过不懈努力,达到自己想要的位置和理想的生活。
这里主要是讲“止于至善”的道理 。止于至善是一种精神,我们可以借用这种精神让自己不断学习,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像我们普通人, 可能难以做到这样,不具有普适性。
不过我认为这种精神也应该是我们去学习的,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可以让自己做得更好,而不只是做了。

R

E

ADING


关注我获得

更多精彩


以史为镜以铭其身,

以人为镜以正其身,

以事为镜以警其身。

走路失心
人成长的最终目的,是成为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