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之约

百科   2024-06-08 07:48   北京  

编者的话

长城,这条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神秘东方巨龙,激发出孩子们浓厚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一个个青春稚气的身影,热情地奔赴与长城跨越千年的约会,在自豪与热爱中,更坚定了守护长城的决心。


千秋文明 万代呵护

一七一中学高二(5)班 黄馨瑶


提起长城,中国人都会倍感亲切和自豪。作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长城呈现给世界的不仅有我国古代人民的惊人毅力和卓越智慧,还有我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非凡成就,更有中华民族流传千载的文化底蕴。


长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自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开始,经秦汉、唐宋至明清,长城一直是著名的军事防御工程,但它又不仅仅用于防御。秦始皇“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长城见证了华夏第一个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诞生;汉武帝时,诸多名将复修长城,再次驱逐匈奴至漠北,长城保卫着中外交流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的平安;明长城是中国历史上耗时最长、工程量最大、防御体系最完善的长城工程,长城沿线设有马市,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在此进行茶马互市,百姓由此获得了和平的生活。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长城的砖墙见证了中国多民族融合发展的漫长过程。


长城的长,不仅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上——它被古代人民延续不断地修建了2000多年,总长达到2万多公里;也体现在文化的源远流长上——长城作为古代诗词歌赋创作的重要题材,孕育了大量佳作。古有“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传诵千载,今有“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豪迈磅礴。长城是中国人的烙印,无论走到哪里,提起“长城”二字,每个中国人心中都会豪情涌动。


如今,饱经沧桑的长城面临着来自人为和自然的双重威胁——风霜雨雪对建筑的侵蚀,不文明游客的乱刻乱画,还有偷盗城砖的犯罪行为等。当我们感慨于长城过往的辉煌时,千万不能忘记用心呵护它。长城未来的面貌是由今天的我们所决定的。长城这条蜿蜒的东方巨龙曾保护了一代一代的中华儿女,今天,该轮到我们保护它了。


指导教师 彭春雨  


三次邂逅

怀柔三中初二(8)班 崔琪悦


初次与你相遇,是在寒冷的冬日。幼时的我,只知道长城是著名景点,只听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车子穿过树林,当一条盘旋于群山之巅、蜿蜒起伏的巨龙出现在我眼前时,我简直看呆了。踏上慕田峪长城,我在父母的搀扶下迈着小小的步伐,吃力地登上高大的台阶。然而没爬多久,我就体力耗尽,不得不早早离开了。那时我心里想:一定要再来一次,站上你的肩膀,看到更辽阔的风景。


再次邂逅,是在温暖的春日。学校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我又一次来到慕田峪长城。由于热衷阅读历史书籍,此时我是一名长城的“小小解说员”。我们登上烽火台,在拂面的春风中,我将你的历史娓娓道来,这一次,我看到的不只有壮丽的风景,我眼前浮现出了古代劳动人民开山取石、垒土筑墙的艰辛场面和守卫在瞭望口的官兵聚精会神观察敌情、点燃烽火、传递信号的场景。这一次,我爱上了你。


为你守护,是在炎热的夏日。暑假里,我身着红马甲,手执扫帚,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回到你的身边。从山脚开始,在骄阳之下,捡拾白色垃圾,清扫地面。汗水浸湿了衣襟,我累得想打退堂鼓。就在这时,我看到了山脚下巡逻的民警,他们在炽热的阳光下身着厚重的警服,维持秩序。感动涌上心头,正是因为许多人默默地守护,你才能屹立千年而风采依旧。


我抚摸着古老的城墙,感受着岁月销蚀的痕迹。透过长城,我看到了古老的华夏文明,明白了华夏子孙世代守护长城的决心。与你相约,让我读懂责任,感悟成长。


指导教师 袁德冰  


遗憾

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六(10)班 李欣润


爬长城,一直是我和外婆的心愿。外婆生日当天,我们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考虑到外婆年事已高,我们坐上了地面缆车攀爬八达岭长城。玻璃窗外,春风摇曳桃枝,飘落阵阵桃花雨,雄关粉黛,春光旖旎。古老的城墙掩映在一片片粉白相间的桃花之中,分外美丽。外婆赞叹缆车的快速与平稳,感叹科技的进步与国家的发展,让她这样的老人也能轻松登上长城。


不知不觉,缆车来到了终点站——八达岭长城的南四楼。一下车,刺骨的寒风呼啸而来,将我的头发吹得凌乱不堪。料峭的春寒中,我仿佛体会到了“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的艰难曲折。我跑向旁边的烽火台避风,眯着双眼向垛口外看:长城,绝不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更是守护华夏儿女的坚固堡垒。


坐火箭似的登顶让我有一种不劳而获的不安,都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可我觉得自己并不是好汉。坐着缆车上长城虽然轻松,但少了与长城的亲密接触。


长城的雄伟险要与陡峭壮美对我来说还很陌生。拍照、徒步、眺望……不到半小时我们就游览完了。伴着西下的夕阳,我怀着遗憾又不舍的心情返回了缆车。


我和长城约定,下一次,我一定要用双脚丈量长城,感受长城的脉动,在大汗淋漓中感知自强不息、众志成城、坚韧不屈、守望和平的长城精神。长城,我们不见不散!


指导教师 钟菊  


端午登长城 怀人思英烈

二十四中初一(4)班 杨翔宇


我出生那天恰好是端午节。从我记事起,每年过生日,爸爸都会带全家攀登京郊不同的长城。我很开心,但也不解:为什么我家端午节要登长城,我的生日礼物不是甜美的蛋糕而是奋力的攀登?我也曾问过爸爸原因,“你多走走看看,多想一想就会明白了。”爸爸带着我看遍八达岭、居庸关、慕田峪、黄花城,长城的伟岸风姿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根。


升入初中前的端午节,爸爸带我来到密云的古北口蟠龙山长城。时值仲夏,四周群山连绵起伏,山上到处郁郁葱葱。漫山遍野的树木高大挺拔,仿佛千万个英勇不屈的士兵。我们气喘吁吁地登上了蟠龙山长城的制高点将军楼,四下极目远眺,历史沧桑感扑面而来,比纸上的文字更让人感到震撼。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爸爸铿锵有力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孩子,这是屈原的《九歌·国殇》中的诗句,说的是那些为国献身的将士们,他们宁死不屈的精神与长城精神是一脉相承的。”爸爸停顿了一下,继续说:“你知道吗?1933年在长城沿线发生过抵抗日本侵略者的‘长城抗战’,古北口长城就是当年的战场,将军楼就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当时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很差,但面对强敌,中国军人誓死抵抗,在古北口长城脚下就有360多名阵亡将士合葬在这里。”


望着眼前的断壁残垣和墙上的斑斑弹痕,我轻轻触摸长城上的一块块砖石,内心深处不禁波澜起伏。这一刻,我明白了爸爸在每年端午节带我爬长城的用意:端午登长城,怀人思英烈。端午节,在南方,人们划龙舟纪念屈原,在北京,我们可以通过登长城的方式追思爱国前辈。想到这儿,我心中不由响起每个中国人都无比熟悉的旋律:“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指导教师 段秀丽  


雨中登司马台

密云一小四(2)班 田佑希


4月的一个周末,丝丝小雨滋润着密云。一大早,我来到司马台长城,成为当天的第一批游客。沿着山路缓缓攀升,山间的草木还没完全变绿,不时见到山花盛开在路旁。听着潺潺的水声,一道蜿蜒的长城渐渐近了。


长城横跨在山谷中,像一个“V”字,两段长城被鸳鸯湖水库分开。走了半小时,我们已经到了半山腰,被雨淋过的城砖更显沧桑。走着走着,我看到一块台阶上刻着一行字“万历五年石塘路造”。妈妈告诉我,这是明朝匠人留下的印记,石塘路这个地方就在密云,以前是交通要道。抚摸着这块石砖,我觉得自己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眼前是一群人正在热火朝天地赶制城砖。


长城的台阶有高有低,有的还是倾斜的。每走几步,我就要停下来休息,抬头看看还要爬多远才能到山顶。就这样又爬了一个小时,终于到山顶了。山的北面、东面都是长城,宛如一条长龙,不见首也不见尾;山下的古北水镇青翠秀丽,远处的密云水库像一面蓝色的镜子,静谧、雅致。


妈妈告诉我,我们的祖先可能是从全国各地来这里戍守疆土的军人。我爱家乡如诗如画的风景,更爱家乡美丽的长城。


指导教师 曹雪芹  


守护

北京五中通州校区初一(5)班 刘夏


正值周末,八达岭长城上游人如织。已经累得走不动的我幸运地找到一个空座椅,便一屁股坐下来。“小姑娘,水喝完了吗?瓶子给我吧!”一个老爷爷走了过来,肩上扛着一个黑色的大塑料袋。又是一个捡瓶子卖钱的,我心想。“还没喝完呢。”我冷冷地说。


他默默走了过去,又去向其他人要瓶子了。不一会儿,我看到他拿着两个空瓶子和一个薯片袋子走了过来,放进了黑色塑料袋里。我一愣,忍不住问他:“薯片袋子也能卖钱吗?”老爷爷笑了笑,说:“当然不能。”说着,他打开塑料袋让我看,里面不仅有水瓶,还有各种包装袋、水果皮、烟头等。原来是我误会他了,我心中涌起一丝愧疚。


我问这位老爷爷:“您为什么要捡垃圾呀?”他笑着说:“你看,游人这么多,难免有随地扔垃圾的。我帮着收一收,分类后再扔到垃圾站去。”“爷爷,您是每天都来长城吗?”我继续追问。“差不多吧。我就住这附近的村里,进来不要门票。哈哈哈,有空儿就来捡捡垃圾,也算是为环保出一份力!长城是家门口的宝贝,咱们得守好!”我用力点了点头,目送着他离开。再抬头望向远处,这蜿蜒曲折的长城巨龙,仿佛正在青山白云间腾飞。


指导教师 王夙琛 


我爱娘子关

西城区中古友谊小学三(8)班 赵泓毅


国庆假期,我们去了山西省的娘子关。娘子关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矗立在巍峨的大山之间,从古至今都是军事战略要地。


我们来到了挂在陡峭悬崖边的玻璃栈道,脚下十几米处是奔腾的河水,身边粗壮的古树深深地扎到了岩壁里,一座雄伟的石拱古桥像彩虹一样飞跨在两山之间。湍急的水流扑打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哗哗”的声响。响亮的火车汽笛声回荡在整个山谷中。


走过一段不平坦的石头路,穿过城楼,就登上了娘子关长城。沿着长城继续往上,抬头远望,两边高山矗立,远处河流蜿蜒,关口最高处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我轻轻地抚摸着那一块块巨大的青砖,仿佛看到了视死如归的将士们英勇杀敌的战斗场面,听到了嘹亮的冲锋号在空中回荡。我爱娘子关,它是一个景色壮美的地方,更是一个铭记英雄的地方。


指导教师 王甄  

我读名著 

爬出“井底”品长城

——读《万里长城在哪里》有感

首师大实验小学六(4)班 赵韧达


读书能让我们避免坐井观天。以前如果有人问我“长城在哪里”,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八达岭”或“居庸关”。读完长城专家董耀会老师写的《万里长城在哪里》,我才知道,原来长城横贯大半个中国,海边、草原、高原、戈壁,竟都有长城遗迹。沃野万里的长城在古代起到了什么作用?我怀着满腔好奇,兴奋地钻入书中寻找答案。


作者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指出,长城所在区域主要位于东经70度到135度、北纬40度到42度这一范围。这一区域正是农与牧两种经济类型交错分布的生态敏感带,因而也是古代农耕和游牧政权争夺激烈的地方。阅读过程中,我仿佛坐地日行万里,一路从东北平原、华北平原一直到青藏高原和新疆沙漠。我感慨于祖国疆域的辽阔,也深感守卫领土之不易。


我以前只知道,长城的修建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军队的袭击,但钻入书中我才发现,长城还担负着为贸易往来保驾护航的任务。书中第八章“大戈壁上的长城”介绍,戈壁长城的修建和西域开发、丝绸之路联系紧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往来,是以长城军事系统作为安全背书的。当我阅读到长城沿线为驻守官兵所修建的小城,也是过往商旅用来吃饭、住宿之地时,我耳边好像响起叮叮当当的驼铃声,眼前仿佛出现商队贩运的一筐筐胡椒、一卷卷丝织品。那一瞬间,长城在我心中不再是冰冷的城墙,变得有温度了。


合上书,我有了一种爬出“井底”重新认识长城的感觉。长城对我而言不再只是八达岭、居庸关等旅游景点,也不再只是孟姜女的传说,它更走进了我的心里!


近期征文主题


自命题作文

中心思想积极向上的虚构类和非虚构类作文。

长期征稿


读后感栏目【我读名著】 

阅读古今中外知名作家所作名篇、名著的心得体会,包括儿童文学名著。

长期征稿


投稿须知

    一般千字以内,体裁以记叙文、散文、议论文为主。可根据每期主题自拟文章题目。

    来稿请以word电子文档投至xiaomiaozhoukan@163.com,邮件标题请注明征文主题和学校,稿件中注明学校、班级、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刊发和联系。

    投稿作品应为本人原创,严禁抄袭。作品内容的原创性、合法性等由作者本人负完全责任。如有抄袭等违反规定的行为,经查实,主办方将取消其投稿资格。作者本人还应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法律责任。

    《小苗》周刊长期征集北京市中小学生的优秀习作,欢迎大家来稿。


《小苗》编辑组

2024年5月

《小苗》周刊简介

《小苗》版是《北京日报》上一个专属于孩子们的创作天地!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书写自己成长的故事,展开想象的翅膀,也可以对城市建设提出建议。每周,《小苗》都会在《北京日报》与孩子们准时见面。喜欢朗诵的小作者还可以将自己见报的作品读给大家听。在这里,孩子们可以看到自己一点点长大的足迹。


虽然叫《小苗》,年龄可不小。说起《小苗》的历史,很多老作者、老读者并不陌生。1982年1月24日,北京日报《小苗》专刊创刊。当年,专门为少年儿童开辟专版,这在当时全国的省级党报中还是一个创举。


目前,《小苗》主要刊发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记叙文和文学名著读后感,内容围绕孩子们的校内外生活和成长感悟。传播方式包括《北京日报》报纸、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小苗”以及《北京日报》客户端等。如今,《小苗》周刊已经成为北京市中小学生作文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

编辑:张品秋

供图:视觉中国

北京日报小苗
美文共赏,共情共鸣。让我们一起记录成长之路上的点点滴滴,留下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