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今日甘肃省会乃兰州市也。然鲜有人晓得,清初之时,甘肃初立,省会竟不在兰州!康熙二年,朝廷将明陕西布政使司一分为二,左布政使仍治西安,右布政使却迁至一个名为巩昌府的地方。这巩昌府,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能够成为新设甘肃省的首府?又为何最终让位于兰州?其间曲折,颇耐人寻味。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三百余年前的西北大地,探寻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巩昌府何以被选为省会?兰州又是如何后来居上?这场西北省会的更迭,又蕴含着怎样的历史机缘与地理变迁?
兰州府和巩昌府
世人常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巩昌府的历史,可谓是与中华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追本溯源,我们不得不提到秦代陇西郡的设立。
话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巩固帝国统治,大刀阔斧地推行郡县制。其中,陇西郡便是三十六郡之一。陇西之名,顾名思义,乃是位于陇山以西之地。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更是中原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
秦始皇深谙此地的战略价值,便在此设立陇西郡。当时的郡守,莫不是能征善战之辈。其中有一位名叫冯劫的郡守,更是留下了一段传奇故事。相传冯劫为人刚正不阿,不畏权贵。有一次,秦始皇微服私访来到陇西郡,冯劫竟然不认得皇帝,还将其拘禁起来。待秦始皇表明身份后,冯劫非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因其忠于职守而得到了嘉奖。这个故事虽然真实性难辨,但却生动地反映了陇西郡在秦代的重要地位。
岁月如梭,转眼间便到了元朝。蒙古铁骑横扫天下,建立了疆域辽阔的大元帝国。为了有效统治这片广袤的土地,元朝在行政区划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在陇西县设立巩昌都总管府。
陇西地标建筑威远楼,元朝初期移建于此,已历600多年
巩昌都总管府的设立,可谓是巩昌府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元朝统治者深知此地的战略价值,故而将其升格为都总管府,统领周边诸多州县。当时的巩昌,已然成为了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
有趣的是,巩昌二字的由来也颇有来头。"巩"取自"巩固江山"之意,"昌"则取"昌盛繁荣"之意。这个名字本身,就体现了元朝统治者对这片土地的殷切期望。
到了明清两代,巩昌府的地位更是水涨船高。明朝初年,朱元璋派遣大将徐达西征,收复陇右之地。为了稳固统治,明朝在此设立巩昌府,辖地范围广阔,包括今天的定西、陇西等地。
清朝初年,巩昌府更是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康熙二年,朝廷决定将明陕西布政使司一分为二,右布政使司便选址于巩昌府。这一决定,使得巩昌府一跃成为新设甘肃省的首府。
然而,历史的发展总是充满戏剧性。就在巩昌府似乎即将成为西北重镇的时候,命运却给它开了一个玩笑。康熙八年,朝廷又下令将省会由巩昌府迁至兰州。这一决定,使得巩昌府失去了成为大省省会的机会。
巩昌府治图
纵观巩昌府的历史沿革,我们不难发现,这座城市的命运与中国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格局息息相关。从秦代的陇西郡,到元代的巩昌都总管府,再到明清时期的巩昌府,每一次的变迁都反映了统治者对这片土地的重视。
虽然巩昌府最终未能成为长治久安的省会,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不容忽视的。这座城市见证了中国西北地区的兴衰荣辱,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探索的历史谜题。
巩昌府能够在清初成为甘肃省的首府,绝非偶然。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地理因素。要探究其中缘由,我们不妨从三个方面入手:地理位置的优势、城市建设的规模,以及人口规模的优势。
首先,巩昌府的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它地处陇山以西,正是历史上有名的陇右地区。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更是中原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东有形势险要的道古峡,西有背靠峻岭的熟羊古砦,南倚天险石门,北绕战国秦长城,可谓是"四塞之国"。
这样的地理格局,使得巩昌府在军事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清朝初年,西北地区局势尚未完全稳定,朝廷选择巩昌府作为新设甘肃省的省会,无疑是为了更好地控制这一地区。
有一个有趣的历史典故可以佐证巩昌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相传在唐代安史之乱期间,吐蕃趁机入侵中原。当时的唐肃宗派遣名将郭子仪率军西征。郭子仪深知巩昌府的战略价值,便在此地设立大本营,成功遏制了吐蕃的进攻。这一战役,不仅巩固了唐朝在西北的统治,也让巩昌府的名声远播。
巩昌府首郭陇西县地图
其次,巩昌府的城市建设规模也是其成为省会的重要原因。据史料记载,巩昌府城在明代就已经颇具规模。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巩昌卫指挥刘显重修巩昌城,城周"九里一百二十步,高四丈一尺,壕深三丈七尺"。这样的城池规模,在当时的西北地区可谓是首屈一指。
城墙不仅高大,还极为坚固。明神宗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分守陇右道李维桢又扩展了北关城,使其高深与大城相同,而广阔更是大城的两倍。这样的城防工事,不仅能够抵御外敌入侵,也为日后作为省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
有一个小故事可以说明巩昌府城防之坚固。清康熙年间,西北地区发生叛乱。叛军围攻巩昌府城达月余,却始终无法攻破。最后,清军援兵到达,叛军不得不退去。这次事件,让朝廷更加认识到巩昌府的重要性,也为其成为省会增添了一份筹码。
最后,巩昌府的人口规模优势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据统计,清初巩昌府附郭县陇西县编户三十二里。按照明清时期的户籍制度,每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每户按五口人计算,那么陇西县的人口约有17,600人。这个数字在当时的西北地区,已经是相当可观的了。
相比之下,同期的兰州仅编户六里,人口约为3,300人。从人口规模来看,巩昌府无疑更具备成为省会的条件。
人口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还体现在质量上。巩昌府历来是文化教育的重镇。据记载,明代巩昌府就有多所书院,其中以崇文书院最为著名。这里培养出了不少人才,为官府输送了大量的capable人才。这也是巩昌府能够成为省会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一个有趣的小插曲可以说明巩昌府人才辈出的盛况。清康熙年间,朝廷派钦差大臣来巩昌府视察。当时,巩昌府的官员们组织了一场文会,邀请钦差参加。钦差在文会上见识到巩昌府文人的才华,不禁赞叹道:"巩昌府人才之盛,实乃西北之冠。"这番话传到康熙皇帝耳中,更坚定了他将巩昌府定为甘肃省会的决心。
综上所述,巩昌府成为甘肃省首任省会,是其地理位置、城市建设和人口规模等多方面优势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座古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在清初西北地区的政治格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虽然后来省会迁至兰州,但巩昌府在甘肃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巩昌府作为甘肃省的首任省会,其繁荣程度可谓鼎盛一时。这座古城不仅在商业贸易上蒸蒸日上,在文化教育方面也颇有建树,更在军事战略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让我们细细品味这座古城的繁华盛景。
在商业贸易方面,巩昌府可谓是西北地区的一颗明珠。作为连接中原与西域的重要枢纽,巩昌府见证了无数商旅的往来。每逢集市,城中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俨然一派盛世景象。
有一个有趣的历史小插曲可以佐证巩昌府商业的繁荣。清康熙年间,一位名叫王大有的商人来到巩昌府做生意。他带来了大量的丝绸和瓷器,本以为在这偏远之地难以售罄。谁知道,他的货物刚一摆出,就被当地商人抢购一空。王大有惊讶之余,询问缘由。原来,巩昌府不仅是本地的商业中心,更是周边地区的物资集散地。来自西域的商人常年在此采购中原货物,因此对丝绸瓷器等物品需求量很大。
这个故事不仅说明了巩昌府商业的繁荣,更体现了它作为东西方贸易枢纽的重要地位。正是这样的商业繁荣,为巩昌府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持。
在文化教育方面,巩昌府更是独树一帜。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文人雅士云集之地。据史料记载,巩昌府设有多所书院,其中以崇文书院最负盛名。崇文书院不仅培养了大量本地人才,更吸引了不少外地学子前来求学。
有一个传说可以说明崇文书院的影响力。相传清乾隆年间,有一位名叫李子修的书生,为了求学不远千里来到巩昌府。他在崇文书院苦读三年,终于在科举考试中高中进士。李子修后来官至翰林院编修,每每回忆起在巩昌府的求学岁月,都感慨万分。他曾说:"若非巩昌府崇文书院的栽培,我李某人何以有今日?"这个故事虽然难辨真伪,但却生动地反映了巩昌府在文化教育方面的重要地位。
除了崇文书院,巩昌府还有许多文化设施。如城内的文昌阁,不仅是祭祀文昌帝君的场所,更是文人雅士聚会吟诗的好去处。每逢佳节,文昌阁前总是热闹非凡,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不精彩纷呈。
在军事战略方面,巩昌府的地位更是不言而喻。作为陇右要塞,巩昌府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清朝初年,为了巩固西北边防,朝廷在巩昌府设立了重兵。据记载,当时驻守巩昌府的清军多达数万人,可见朝廷对这一地区的重视。
有一个历史事件可以说明巩昌府的军事战略地位。清康熙年间,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率军入侵西北。康熙帝亲自率军西征,就是以巩昌府为大本营。当时,康熙帝在巩昌府召开军事会议,制定了围剿噶尔丹的战略。最终,清军大获全胜,巩固了西北边防。这次战役,不仅彰显了巩昌府的军事战略价值,也为它赢得了"帝王行宫"的美誉。
现今的陇西县城一角
巩昌府的繁荣不仅体现在商业、文化和军事方面,更在城市建设上有所体现。据史料记载,清初的巩昌府城墙高大坚固,城内街道整齐有序。最引人注目的是城中心的鼓楼,高达三层,气势恢宏。每逢正午和黄昏,鼓楼上的鼓声响彻全城,成为巩昌府独特的文化符号。
此外,巩昌府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如城南的南山寺,始建于唐代,历经千年沧桑,香火不断。寺中的千手观音像,雕刻精美,被誉为"陇右第一佛"。再如城西的卧龙山,山上的卧龙寺建在悬崖之上,颇具气势。相传岳飞曾在此地留宿,因此又被称为"岳王庙"。
巩昌府的繁荣与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甘肃一省,更辐射到整个西北地区。它既是商贾云集的贸易中心,又是文人雅士的聚集地,更是军事战略的重要据点。这座古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在清代西北地区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即便在后来省会迁至兰州之后,巩昌府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成为了解清代西北历史不可或缺的一个窗口。
巩昌府与兰州之间的竞争,是清代甘肃政治格局变迁的缩影。这场持续数十年的角力,不仅涉及两座城市的命运,更牵动了整个西北地区的发展走向。要深入了解这段历史,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看地理位置的比较。巩昌府位于陇山以西,自古就是陇右重镇。它扼守着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在军事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之下,兰州位于黄河上游,地处河湟谷地,虽然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但在军事防御上略显不足。
有一个有趣的历史小插曲可以说明这一点。清康熙年间,准噶尔部入侵西北时,朝廷曾考虑将防御重心放在兰州。但当时的甘肃巡抚年羹尧力主选择巩昌府作为抵御外敌的前线。他认为巩昌府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更适合作为军事基地。最终,康熙帝采纳了年羹尧的建议,巩昌府再次展现了其战略价值。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地理位置的优势开始发生变化。随着清朝逐步平定新疆,西北边疆的重心逐渐西移。兰州作为连接内地与新疆的重要节点,其地位日益凸显。这种地理优势的转变,为日后兰州取代巩昌府成为省会埋下了伏笔。
其次,我们来看看经济实力的较量。巩昌府作为传统的商业中心,长期以来都是西北地区的经济重镇。每年的巩昌府集市都吸引了大量商人,交易额十分可观。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兰州的经济实力也在不断增强。
有一个故事可以说明兰州经济的崛起。清乾隆年间,一位名叫张三的商人原本一直在巩昌府做生意。有一次,他偶然去了趟兰州,发现那里的商机竟然比巩昌府还要好。于是,他决定将生意重心转移到兰州。几年后,张三的生意果然蒸蒸日上,成为兰州首屈一指的大商人。这个故事虽然难以考证,但却反映了兰州经济实力的迅速提升。
兰州经济的崛起,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作为黄河上游的重要城市,兰州成为连接内地与西北的重要枢纽。随着清朝对新疆统治的加强,通过兰州的商贸往来日益频繁。这不仅带动了兰州本地的经济发展,也为其日后成为省会奠定了经济基础。
再次,我们来看看文化教育的竞争。巩昌府历来是文化重镇,拥有多所著名书院,其中崇文书院尤负盛名。然而,兰州在文化教育方面也不甘示弱。清代中期,兰州的五泉书院开始声名鹊起,吸引了不少学子前来求学。
有一个小故事可以说明两地在文化教育方面的竞争。清嘉庆年间,朝廷决定在甘肃增设一所书院。巩昌府和兰州都极力争取这个机会。最终,兰州凭借其日益提升的地位赢得了这次机会,建立了兰山书院。这不仅标志着兰州文教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也预示着两地实力对比的变化。
此外,政治影响力的较量也是不容忽视的。虽然巩昌府是名义上的省会,但兰州作为黄河上游的重要城市,其政治地位也在不断提升。特别是在清代中后期,随着西北局势的变化,兰州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
有一个历史事件可以说明这一点。清同治年间,陕甘回变爆发,朝廷派左宗棠前往平叛。左宗棠选择兰州作为大本营,而非省会巩昌府。这一选择不仅出于军事考虑,更反映了兰州在政治地位上的提升。左宗棠在兰州主持军务期间,进一步提升了兰州的地位,为其日后成为省会创造了条件。
最后,我们来看看城市建设的竞争。巩昌府作为老牌省会,城市建设自然不差。然而,兰州在这方面却后来居上。特别是在清代中后期,兰州的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新建的官署、学堂、码头等设施,使兰州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有一个小故事可以说明兰州城市建设的进步。清光绪年间,一位来自巩昌府的官员被派到兰州任职。他初到兰州时,对这座城市的繁华程度感到惊讶。他在日记中写道:"兰州城中街道整洁,店铺林立,河岸码头车水马龙,俨然一副省会景象。"这段话虽然可能有些夸张,但却反映了兰州城市建设的rapid发展。
总的来说,巩昌府与兰州之间的竞争,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这场竞争涉及地理、经济、文化、政治、城市建设等多个方面,反映了清代甘肃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发展变迁。虽然巩昌府最终失去了省会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衰落。相反,这两座城市的良性竞争,推动了整个甘肃省的发展,为近代西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省会从巩昌府迁移至兰州,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这一变迁不仅改变了甘肃的政治格局,更对整个西北地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脉络,详细探讨这一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
省会迁移的决策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早在清代中期,就有官员提出将省会迁至兰州的建议。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建议一直未能付诸实施。直到同治年间,随着西北局势的变化,省会迁移的呼声越来越高。
有一个历史小插曲可以说明当时的情况。同治十年(1871年),时任陕甘总督左宗棠在平定回变后,曾向朝廷上书,建议将甘肃省会迁至兰州。他在奏折中列举了兰州的诸多优势,包括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等。虽然这一建议当时未被采纳,但却为日后的省会迁移埋下了伏笔。
省会迁移的实际操作始于光绪年间。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时任甘肃巡抚杨昌浚再次向朝廷提出迁移省会的建议。这一次,朝廷终于同意了这一提议。然而,由于清廷内部的政治斗争和外部局势的动荡,省会迁移的进程一度停滞。
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可以说明当时的复杂局面。据说,在得知朝廷同意迁移省会的消息后,巩昌府的一些官员和地方势力曾暗中阻挠这一进程。他们甚至派人到京城游说,希望能够保住巩昌府的省会地位。虽然这个故事难以考证,但却反映了省会迁移过程中的各方博弈。
尽管困难重重,省会迁移的大势却已不可逆转。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新任甘肃巡抚张棡的主持下,省会迁移工作正式启动。这一过程持续了数年之久,涉及诸多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政府机构的搬迁。巩昌府的各级政府机构需要逐步迁往兰州,这包括巡抚衙门、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等重要衙门。这一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分批进行的。据记载,当时有一位名叫王德明的小吏,负责运送一批重要公文从巩昌府到兰州。途中遇到强盗袭击,王德明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了这批公文,被时人称赞为"忠吏"。这个故事虽然细节可能有所夸张,但却反映了当时迁移过程中的艰辛。
其次是人员的调配。大量官员、职员需要从巩昌府迁往兰州,这不仅涉及工作调动,更关系到家庭生活的重大变动。有一个小故事可以说明这一点。一位名叫李福的小官员,原本在巩昌府工作。得知要迁往兰州后,他犹豫再三,最终决定举家搬迁。到了兰州后,李福发现这里的发展前景远超巩昌府,他为自己的决定感到庆幸。这个故事虽然可能是民间传说,但却反映了当时许多官员面临的选择。
再次是城市建设。为了迎接省会的到来,兰州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新的政府大楼、街道、桥梁等基础设施纷纷兴建。有一个有趣的细节,当时兰州为了彰显省会地位,特意在城中心修建了一座高大的鼓楼,以此象征政治中心的转移。这座鼓楼后来成为兰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最后是经济重心的转移。随着省会的迁移,大量商人也将生意重心转向兰州。据说,当时有一位富商张广德,原本在巩昌府经营布匹生意。得知省会要迁往兰州后,他立即在兰州开设了分号。几年后,兰州的分号生意竟然超过了巩昌府的总店。这个故事虽然难以考证,但却反映了经济重心随政治中心转移的趋势。
省会迁移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首先,它改变了甘肃的政治格局。兰州一跃成为甘肃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巩昌府则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其次,它推动了整个西北地区的发展。作为新的省会,兰州在交通、教育、工业等方面得到了rapid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繁荣。
此外,省会迁移还对清朝的西北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兰州成为省会后,清廷更加重视对新疆的统治和经营。这不仅加强了中央对西北边疆的控制,也为近代中国的西北开发奠定了基础。
已经消失的古莱坞八景之“柳浪闻莺”
然而,省会迁移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巩昌府在失去省会地位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一些原本在巩昌府的官员和商人流失,对当地经济造成了一定影响。不过,这些问题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得到了缓解和解决。
总的来说,甘肃省会从巩昌府迁移至兰州,是一个历时数十年的复杂过程。这一变迁不仅改变了甘肃的政治经济格局,更对整个西北地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既反映了清代后期西北地区的发展变化,也为近代中国的西北开发开启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