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家训扬新风之廿八丨多宝乡西高村:荣耀满堂的院士家族
文/汪国山
家
训
家
规
“高氏家训”:君亲一体,忠孝一道。忘之者谓之逆,遗之者谓之弃,慢之者谓之亵。无将之戒,莫大于忠。王刑之属莫大于不孝。为人臣所当躬鞠尽瘁,为后人所当慎终追远,不可一毫忽也!
高燮堂:湖北商贾 魂归故里
老宅外墙
循柳公长子高燮堂(1870—1926),例授从九品钦加五品衔。他的夫人是湖北巡抚之女,夫妻俩在湖北沙洋县经商。有一年荆门一带干旱,百姓遭遇饥荒,高燮堂头一年收购的三大船大豆价格飞涨,这一年高家的店铺新增不少。
老宅天井
老宅石窗
老宅庭院虬枝
高友同的长子高己民(后改名济民)解放前夕在九江一中读书,和班上十余名同学被国民党骗去上海当兵,一到上海下了火车旋即被逼上了军舰,直驱台湾。高济民在台湾艰辛谋生,发奋图强,曾任高雄邮政局局长、台北邮政博物馆馆长,1994年任台北邮政总局邮政处长,1995年曾回大陆祭祖。高济民的儿子高立仁、女儿高立箴,年轻时留学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现在台湾科研部门和大学工作,卓有成就。高家在台湾的后裔心系祖国统一,反对台独。
新修祖堂
高友同有三个女儿,长女高国英曾在都昌县汪墩中学教书,退休后在九江生活,80多岁的老人身体硬朗,安度晚年。高国英的小女儿吴彬在广州廖承志、何香凝纪念馆工作。高国英老人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同堂弟赴湖北沙洋祭拜祖父高燮堂,祖父的坟墓被平处建了一间仓库。高国英带着当地的一包泥土回到家乡,钉制木盒装上祖父的遗物安葬,并建起纪念碑,让祖父魂归故里。
高润堂:鄱湖红船 救生功高
循柳公的次子高润堂(1879—1938),他的人生轨迹几囿于故乡,也终老于生他养他的西高村。高润堂清末例授国学生,是典型的“乡绅”形象。民国初年在村上创办拔萃高级小学,被委任校长,兼省教育厅咨议。学校良师云集,颇有名声,徐埠、左里邻乡子弟不少慕名而来。高润堂曾被选为本区乡自治议员,经知事委任为第二、三、四届江西省议会及国会选举调查员。第一、二届议会初选当选人,未进入复选当选人。时任省长奖给高润堂金银两色奖章和三等嘉祥章。
西高村貌
当代本土作家詹幼鹏以鄱阳湖“同仁堂”为题材,创作长篇小说《红船》传世。中国作协会员董晋在1993年主编的《鄱阳遗韵》中,也收录了高润堂的一首《谒定江王爷庙》:“炉香未息篆烟浮,岁入禅堂谒比丘。石壁嵯峨浮屋角,雪涛汹涌压船头。西观瀑布云初定,东望扬澜水急流。贾客往来资庇护,巍巍庙貌几千秋。”中央电视台等数十家媒体前来老爷庙水域探秘解密。如今,“东方百慕大”已然成为“鄱阳湖上都昌县”响亮的旅游宣传语。
村前池塘
高润堂的长子高乃同,又名高平叔,派名圣坪,一生奉献于蔡元培研究。高乃同有子高辛民、高以天。高润堂次子高秋同,土改时因“地主”成分迁居多宝乡洛阳村东陈湾刘村生活20余年,后迁田西高安度晚年。高秋同长子高唤民(1938—2003)在上饶行医为生,殁葬于鄱阳县;次子赐民在家务农,现随儿女在景德镇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