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有礼:
我将在这次开团的订单中,抽3位朋友赠送半价名额,记得留言订单号哦。
昨天看过预告的朋友,
可以直接进入小程序购买:
同事说她家的孩子在8岁左右突然提出来,妈妈,我想看新闻,你帮我找点新闻看吧。
当时她一边兴高采烈地回答孩子说,好啊,你怎么突然对新闻感兴趣,一边解锁手机,却猛然发现……
是该点开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还是去澎湃新闻,央视新闻?好像点开哪个都不合适……一边尴尬地到处搜索新闻,一边内心不断感慨,我竟然不知道应该让孩子上哪里去看新闻?
在超出我们视野范围外的世界上正在发生什么,像美国大选,SpaceX星舰第六次试飞,沙白的选择,巴以冲突,国足再战日本……网络上的声音太多了,每次打开手机,先扑面而来的就是各种嘈杂的短视频,那种新闻的画面大家都懂的 ……内容呈现的方式和配的背景音乐,聒噪,煽动,同质化……
短视频新闻主打简短+传播速度快,但制作门槛很低,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内容的发布者,对于没有什么辨识力的孩子来说,质量和真实性都令人堪忧,也可以说简直就是灾难!
他们很容易被虚假新闻以及有误导性的信息带偏……然后容易形成非常狭隘、偏激的观点。
如果不看短视频,直接让孩子去互联网上看新闻,也会不放心,什么内容都有,暂时不说孩子能不能控制自己不乱点,很多时候霸榜的可能是各种明星狗血八卦新闻……还有各种弹窗、广告。
👇随手打开百度,然后出现的新闻:
你会发现,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好奇,较真,热血,简单,容易听什么,信什么,想去了解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但是他们又不具备信息识别的能力。
他们常常觉得,手机上说的都是真的,朋友那边听来的消息可能就是对的,嘴边经常挂着的各种小道消息,流量明星的八卦,哪个国家和国家打仗啊,很多都是道听途说,或者被二次三次加工过的……
如果一直用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来了解新闻,抛开真实性不说,会让孩子对新闻产生片面的、狭隘的、刻板的认知。
但仔细去想一下,好像真的没有什么渠道,可以让孩子安全、真实、全面的去了解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了解此时此刻,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着什么。
孩子们需要一个被筛选过的、合适的、真实的、他们可以听懂看懂,能明白,并且可以引发思考的新闻平台。
直到我看到博雅小学堂《给孩子的新闻周刊》,这个已经做了整整10年、专门给孩子精心制作的新闻产品时,瞬间感觉对了。
10年的时间里,博雅已经用新闻,“俘虏”了300多万的孩子,聚集了一二线城市优质的知识型家庭,一起听新闻。
每次和孩子听博雅新闻的时候,常常会觉得听不下去,但是听不下去的原因不是因为不好,而是因为太有趣、太有意思。
孩子们会忍不住的想要说,想要讨论,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一条新闻常常是在“不断暂停,边听边说”中听完。
很多家长反馈,孩子在接触博雅新闻以后,能聊的话题和内容越来越多了,思想的宽度、深度、以及成熟度,不仅赶超同龄人,甚至比身边的成年人,家长、老师都厉害。
给大家先试听几条新闻:
// 少年科技版——以毒攻毒:女病毒学家用病毒战胜自己的癌症
// 少年版商业版——失去了晚会的“双11”,还能延续以往的热闹吗?
//儿童版国际版-——澳大利亚来硬的,不到16岁不让刷“抖音”?
我们以儿童版里这条“关于澳大利亚禁止16岁以下孩子使用社交媒体”的新闻为例,看看博雅是如何给6-8岁的孩子解读新闻的。
👇 以下是这条新闻的文稿内容:
我知道当时这条新闻一出来,首先炸锅的是孩子,他们都会愤愤不平地说:凭什么?为什么要限制我们使用社交媒体?你们有什么权力?
博雅也很机智,为了拉近和孩子的距离,让孩子愿意听下来,从一开始,就站在孩子的立场,为孩子说话和发声,所以这条新闻刚听了一个开头,孩子就大呼:对啊对啊对啊,凭什么,为什么?
紧接着,开始和孩子去聊:澳大利亚为什么要发布这个禁令?玩社交媒体对孩子有什么伤害?引发孩子的思考和对新闻的剖析,让他们从“凭什么”的情绪出来,学习如何理性思考。
还和孩子一起思考各种“钻空子”的小把戏,去找这项规定的小漏洞,最后引出澳大利亚对这项规定在执行方面做出的努力。
然后开始搜集其他国家对这个问题的处理意见和方式,并进行对比,让孩子了解不同国家在这件事情上的差异点,引发孩子的再次思考,让孩子去想一想,那些“支持的声音和反对的声音”背后都是到底是什么原因?
最后还用“科技大佬不让自己家的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例子,作为论据,向孩子证明社交媒体会带来的伤害。
不仅可以听,还可以查看文稿,为了方便孩子们阅读,对于文稿里出现的生僻字词还有注音:
新闻下方的评论区也非常热闹,很多孩子都把这里当作他们发表自己见解、观点、探讨的交流地,也可以看到不同的人,针对相同的内容,有什么不同的思考:
看到了吗?整个新闻的讲解,从事件的呈现,到引入思考,到论证,到结论,都是一个完整的思考闭环。
难怪那么有那么家庭长期跟随博雅,有见识、有想法、会思考,已经成为很多博雅忠实粉丝的日常标签:
除此之外,我非常喜欢博雅的原因还有:
靠谱!博雅新闻的制作人,都是曾经在中国最好的媒体工作十几年的资深新闻人,他们都是一看到新闻就会眼里发光的人,通过他们的筛选和解读,可以确保给到孩子紧跟时事,涉猎面更深更广的新闻,从国内到国际,从科技到商业……
有趣,孩子爱听!符合孩子的认知,把新闻讲得生动有趣,孩子可以听的懂,爱听,追着听。
博雅不是新闻的搬运工,而是通过对新闻的解读拆解和延伸,带领孩子学会思考,通过新闻带赋予孩子思辨的能力。
不仅仅给孩子,这也是给家庭的新闻通识课,很多家庭都把博雅新闻的内容,当作和孩子之间高质量的亲子话题,和孩子一起听,和孩子一起聊,促进亲子之间的交流,拉进亲子之间的关系。
博雅的新闻内容,经常押中国内中高考的作文题。整个内容的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孩子视野格局,思维能力,还可以提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帮助孩子在应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这次给大家带来了2025年《给孩子的新闻周刊》,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2个版本:
1、针对9岁以上:少年版,这是博雅团队深耕了10年的产品,从9岁听到99岁,很多大人也喜欢和孩子一起听。
2、针对6-8岁的:儿童版,是博雅团队今年全新推出的产品,也是这10年来,在小龄家庭的呼声中诞生的新产品,正式内容会在2025年首次上线。
两个版本的内容都涵盖四大板块,包括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商业新闻、科技新闻,每个板块会每周更新一期,把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热点事件和重要的新闻都讲给孩子听:
两个版本选题内容也大体一致,但是对针对两个年龄段孩子的认知,会在讲述方式和内容深度方面有所不同。
订阅的方法: 以年为单位,2025年刊从2025年1月开始更新,每周每个板块都会更新一期,也就是一周4期的内容,全年四个板块固定更新220期(55*4),还会根据突发新闻,不定期更新其他内容,还有一期半年总结和两期年度总结,内容的丰富度觉得超过预期。
这次也是为大家争取来了博雅年终订阅的优惠:
一年刊 原价796元,小舒团购价439元
两年刊 原价1592元,小舒团购价799元。
还有一大波赠品福利送给大家:
价值199元的40节音频主题式新闻精选刊
价值199元的月度电子刊(每月一期,共12期)
价值219元的博雅小学堂会员专区畅听会员4个月(11.21--11.28期间购买额外加赠畅听会员2个月,到手畅听会员6个月)
价值99元的新闻素养白皮书pdf
下单须知:
新用户下单少年版新闻,新闻内容是在2025年1月开始更新,购买以后,大家可以先听赠品主题精选刊专辑和畅听会员中的权益。
下单儿童版新闻的朋友,新闻内容是在2025年1月开始更新,但是现在儿童版的账号里,已经开始提前给孩子们做不定期的内容,作为福利彩蛋送给大家。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开始追着你去了解新闻了,那博雅的《给孩子的新闻周刊》绝对可以直接闭眼入,如果孩子到了相对应的年龄段,对新闻还没有概念,那么就可以主动把新闻推荐给他。
听过你就知道了,这个绝对是年底最值得给孩子入手的新闻课程。
团购方式
团购产品:
《给孩子的新闻周刊》儿童版
单年:团购价439元
双年:团购价799元
《给孩子的新闻周刊》少年版
单年:团购价439元
双年:团购价799元
团购时间:
11月21日(本周四)早上9:00开始
购买方式:
点击下图,直接进入购买链接
加小助理实时售后,更多福利品每日社群分享:
- 数量有限,售完即止 -
01. 孩子需要新闻
其实很多时候,提出让孩子了解新闻的,不是家长也不是老师,而是孩子自己。很多人会把《给孩子的新闻周刊》当作一门课让孩子来“学”,但是在我看来,带孩子听新闻,完全不是一件被动学习的事情,而是一件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
听新闻原本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作为社会人的“基本素养”。
很多孩子到8,9岁,就开始主动要求去了解新闻,接触新闻,讨论新闻,而博雅从最开始给孩子做的新闻,也是从9岁开始。
这其实是和孩子的认知发展、社会意识、以及身份认同和归属感有关。
当孩子到了9岁,孩子们的认知能力会显著提升,抽象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也开始增强,他们可以理解更复杂的信息和概念,涉及自己所处的社会以及全球发生的事件。
同时,在9岁左右的时候,孩子开始从“我”和“家庭”里慢慢走出来,逐步萌发社会意识,他们开始对社会感兴趣,对影响他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一起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每天发生事件感到好奇,从而去感受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位置,构建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这时候如果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各种题材的书籍,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猎奇心,他们需要“时事”,需要知道此时此刻,和我同在一个星球的人,都发生了什么。
所以从孩子发展的角度来讲,不是成人需要给孩子听新闻,而是孩子自己需要新闻。
02. 孩子需要学会处理庞杂的信息
有朋友会问,孩子既然需要新闻,那给孩子看就好了,网络时代,新闻遍地都是,可以随时随地轻而易举就获取,为什么还要花钱给孩子听新闻呢?
试想一下,你敢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教,随随便便给孩子一个手机,让他们自己去看那些遍地都有,信手拈来的新闻吗?
但凡仔细思考一下现在孩子面对的信息环境和现状,你都会瑟瑟发抖——各种短视频,各种无孔不入的广告,各种片面,没有营养,爆炸化、情绪化、娱乐化的信息,都充斥在孩子的生活中。
孩子今天从这看到一个碎片,从那里看到一个碎片,所有获取的信息,都是片面的,无法确定真实性的,想要通过新闻进行延展和深入的思考,就更无从谈起。
有时候想想,甚至都不如我们小时候看电视和报纸,那时候很多家里,每天晚上7点都会准时调台到《新闻联播》,不管看不看,每天那半个小时,基本都是新闻联播的背景音。
那个时候虽然不能想看啥就看啥,但看到的内容至少都是审核过的,也不会陷入“信息茧房”,很多时候在换台和等待的过程中,也会无意中涉猎到多种多样的信息。
而作为家长,也不一定就能把这个复杂的世界、复杂的信息清楚全面的解释给孩子听。
不论是对于孩子还是成人来讲,信息环境越杂乱,越需要具备“信息素养、新闻素养、媒介素养”,这甚至是每一个生活在数字化时代的人,一定要具备的生存能力。(想象一下那些总被诈骗的老年人,被虚假信息欺骗回不了家的年轻人……)
孩子需要尽早学会如何处理庞杂的信息:
当孩子具备这些能力以后,在他们有一天离开学校离开家,开始自己独立走向真实的社会和世界,在面对各种不确定和挑战时,才能保持独立的思考,才能生出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
03. 这也是国内新课标的趋势和要求
之前听同事说,她家刚上三年级的孩子,每次遇到语文试卷和练习册上那种开放式的题目,都会一脸愁云:
“我最讨厌做这样的题了,一点都不知道什么做,总是让我提出什么问题,得到什么启示,我不会做啊,我没有问题,也没有启示,我不知道怎么写……”
在阅读理解上,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新闻题材,要求孩子进行理解和分析:
不仅仅是语文,数学也让如此,一道解决问题的情景题,给出各种条件,解到最后,总会摆一道给孩子说:
“除了以上问题以外,请你结合以上条件,提出一个相关的数学问题,并且解答。”
而且数学的题目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像阅读理解,更加考察孩子的对信息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
还有,博雅总是压中高考作文这件事,也已经不是一件让人意外的事情了,因为博雅出品的内容一直走在时代的最前沿,一直在精准把握时代的脉搏。
你发现了吗?这些在学习中最容易难住孩子的是什么?是思辨。
如果想让孩子在这样的题目上拿高分,那他们需要:
了解这个当下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和背景
对现有素材进行辩证的分析和思考
论证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输出
之前对学习成果的考核、人才的选拔,更多是拼孩子的记忆和勤奋,但现在是需要孩子打开眼界,去关注时事,关注世界,作为人类命运的共同体,去独立思考,去提出问题,去解决问题。
这种结构化的思考能力,不一定非要等到孩子上了高中,开始学议论文以后才开始,而是从小就可以开始训练和培养。
如果孩子一直都只活在课本上,活在知识上,活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对当下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那么在面对未来的人才选拔和竞争时,会觉得非常难。
01. 谁来给孩子讲?
在给孩子做新闻这件事上,博雅团队的制作阵容,绝对是中国的独一份。
邓瑾和赵凌是博雅小学堂的创始人,同时也是博雅《给孩子的时代周刊》的总编辑,她们都曾在中国最好的媒体工作十几年:
邓瑾老师,哈佛尼曼学者,前《南方周末》高级编辑。除美国外,哈佛每年仅向全世界挑选十几名佼佼者,成为“尼曼学者”。
赵凌老师,也是前《南方周末》资深编辑,在超一流大学加州伯克利分校做过访问学者,很多重大调查报道的,很多都出自赵老师之手。
再看看给孩子们讲新闻的主播,也几乎都是主编级的媒体人,看一眼在少年版中,掌管四大周刊(国内、国际、商业、科技)的六位重量级导师的资料,你就知道每一条新闻的含金量会有多高:
而且含金量不仅仅是在新闻内容本身,还在于这些资深的媒体人,会在给孩子解读新闻的过程中,把自具过往的经历、见识、以及对生命体验,都一并呈现给孩子们。
这样高质量信息输出,是我们作为普通家长,没有办法给到孩子的精神食粮。
02. 给孩子讲什么?
什么样的新闻是孩子需要的?
在此之前,我们可能会考虑孩子的认知能力、知识涉猎范围、兴趣点等等……但是看了博雅给孩子准备的新闻内容后,你就能真正明白什么叫做:父母不矮化孩子,是孩子成长的前提。
从国内到国际,从科技到商业,从孩子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到主流媒体上热议的新闻大事,博雅从来都不会故意去回避、择选那些主观意义上所谓的“合适”,而是尽可能全面的、客观的、真实的让孩子了解: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着什么,让孩子无限与这个世界链接。
板块1:国内新闻
让孩子真实地认识他所处的时代和国家
板块2:国际新闻
让孩子能站在世界的高度,重新认识他所处的时代和地方。
板块三:商业周刊
这里有驱动世界发展最底层的思维方式,
包括经济学思维,博弈论,陌生人打交道的思维方式
板块四:科技新闻
这里有世界发展最前沿的科技成果,
及科技的演化逻辑
看一眼孩子们对新闻的评论
就知道孩子们有多厉害👇
03. 怎么给孩子讲?
其实孩子刚开始新闻最痛苦的是:听不懂。为了解决孩子能听懂并且爱听这个问题,博雅下了很大的功夫,别小看这短短十几分钟的新闻,仔细去听你会发现:
它并不是简单的把新闻复述给孩子听,而是在讲解基础事实的基础上,与孩子聊聊新闻背后的故事,从一条新闻的前世今生开始探究,紧接着对新闻进行深度分析,然后启发孩子思考,引导孩子表达,最后提升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04. 孩子收获什么?
先给大家贴几张孩子们在听完新闻之后的思考和讨论:
发现了吗?孩子不仅仅只是听了新闻,也不仅仅获得了各种国外国内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信息,而是借由新闻去引发他们对信息的梳理和思考,让孩子学会用多元的视角去看待一个事件,同时结合日常生活,或者所学的知识经验,对新闻进行再次的拓展和延伸,提高自身的思辨力。
当孩子长期浸润在这样对新闻思考的环境下,大概率不用担心孩子会在信息时代中被带偏,被欺骗,他们的判断力会不断提高,会自己识别哪些是谣言,哪些是极端片面的观点。
哪怕功利一点,当孩子对国家大事、时事解读都了然于心,并且可以筛选分析并输出自己的观点时,还用担心孩子在语文、道法、政治这些学科上,积累的素材信息以及知识面不够广?还会担心他的作文不会写或者写不到点子上吗?
不仅如此,那些已经听了很多年《给孩子的新闻周刊》的孩子,他们所涉猎的新闻宽度、广度、深度,早已经变成了他们日常生活学习的社交谈资。
这也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精神财富。
其实博雅这十年,一直都在做少年版的新闻内容,直到今年年底,才正式推出针对6-8岁的儿童版,并在2025年1月正式更新第一期内容。
在此之前,很多小龄的家庭因为喜欢博雅新闻的内容,但又苦于孩子太小听不懂,所以一直等,还有一部分等不及的家长,就先买了自己听,听完自己再和孩子讲和交流。
博雅也为此也做了用户调研,对于孩子来说,不是只有满了9岁才能去了解新闻,其实在6岁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想要了解这个世界了,只是认知能力不同,给他们讲述的方式不同罢了。
于是在今年,博雅花了很大的力气给孩子们做了新闻分龄,两个版本的内容大抵相同,最大的区别就是会根据年龄段,根据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接收信息的能力,在知识点的密度上和语言的表达形式上,做了区分。
▲ 儿童版和少年版的区别
少年新闻版,使用客观的新闻叙事。
儿童版,用的是讲故事的手法,用比喻、想象以及情景模拟的方式。
儿童版:在讲解的方式更加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像讲故事一样把新闻讲给孩子听,用故事的方式让孩子可以听懂新闻,理解新闻,并从新闻中汲取知识和力量。
儿童版和少年版相比,他每条新闻集中讲透1-2个知识点,不会讲得特别深,主要目的是用新闻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逐步学会拿到一条新闻时,应该如何去思考。
比如儿童版的内容,会和孩子们讲:
科技新闻:讲珠海航展,带孩子们了解中国新一代隐形战斗机;
国内新闻:讲全国蔓延的小学关停潮;
商业新闻:讲为啥不能好好放国庆假期,非要调休呢?
国际新闻:讲澳大利亚来硬的,不到16岁不让刷“抖音”?
这些内容要么冒险刺激好玩,要么就和孩子日常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所以在和孩子听的时候,常常会听不下去,因为每听一小段,孩子就迫不及待地想要提问,想要表达,想要讨论……
少年版:相比之下,新闻的内容会讲得更加深入,不只告诉孩子发生了什么,还会跟孩子探讨“为什么”,会更讲究逻辑框架,教孩子拆解复杂问题的方法,引导孩子从多个视角,不同角度去思考和思辨,不断探究,探究,尝试去挖每条新闻背后事物的本质。
比如少年版的内容,会和孩子们探讨:
科技新闻:女病毒学家用病毒战胜自己的癌症,这样到底对不对?
国内新闻:故宫为什么劝离几个外国游客?
商业新闻:被批评的“饭圈文化”为什么越来越繁荣?
国际新闻:为什么塔利班倒退20年,剥夺女性权利?
01. 通过什么方式来听新闻?
博雅新闻所有《给孩子的新闻周刊》的内容,都在“博雅小学堂APP”里进行收听,大家购买后,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直接下载APP,用购买的手机号登录即可使用。
除了用手机、平板、学习机以外,博雅还与很多听力机品牌合作,孩子们可以直接使用自己的听力机,收听博雅新闻的所有内容。
目前开放合作的听力机品牌有:
牛听听
听力熊T4/T6
倾听者K3/K5/K9
有道听力宝/听力宝pro
02. 建议在什么时间来听新闻?
在文章的开头和大家分享过,博雅《给孩子的新闻周刊》经过10年的沉淀,现在不仅仅是孩子们定期收听的新闻栏目,更是家庭亲子之间一起高谈阔论的“高质量亲子话题”。
所以根据我们与孩子使用的情况,以及博雅自身对用户的调研,会建议大家:
如果可以亲子共听的话,一定和孩子一起听,这样家长可以通过新闻,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也可以借助新闻,多一条和孩子相互链接的纽带;
尽可能固定一个时间段来听,形成一种听新闻的习惯和仪式感。
博雅之前对用户做过调研,80%的用户会选择在一家人吃早餐的时候,或者接送孩子上学的路上收听,因为每条新闻大概10-20分钟,不会挤占其他学习或者工作时间,而且听完可以相互探讨交流。
不太建议晚上睡觉收听,因为很可能会听得很兴奋,讨论得太激烈,影响孩子的睡眠。
团购产品
《给孩子的新闻周刊》儿童版
单年:团购价439元
双年:团购价799元
《给孩子的新闻周刊》少年版
单年:团购价439元
双年:团购价799元
赠品信息
1.价值199元的40节音频主题式新闻精选刊
2.价值199元的月度电子刊12个月
3.价值219元的博雅小学堂会员专区畅听会员4个月(11.21--11.28期间购买额外加赠畅听会员2个月,到手畅听会员6个月)
4.价值99元的新闻素养白皮书pdf
售后服务
因本产品特殊性,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下单30分钟内自动开通课程,一经开通不支持退款)
授权书
团购方式
团购产品:
《给孩子的新闻周刊》儿童版
单年:团购价439元
双年:团购价799元
《给孩子的新闻周刊》少年版
单年:团购价439元
双年:团购价799元
团购时间:
11月21日(本周四)早上9:00开始
购买方式:
点击下图,直接进入购买链接
加小助理实时售后,更多福利品每日社群分享:
- 数量有限,售完即止 -